面癱是指各種原因所致的面神經面神經核及其核上通路(包括中腦!內囊!放射冠及額葉中央前回下部)病變而出現其所支配的部分或全部的面部表情肌癱瘓"面神經為混合神經,除支配面部表情肌外,其內臟運動纖維支配淚腺!舌下腺!下頜下腺及鼻顎黏膜腺的分泌,其內臟感覺纖維支配舌前2/3的味覺"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可將面癱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兩類"中樞性面癱(核上癱)病變在面神經核的核上通路,周圍性面癱(核性或核下性癱)病變在面神經及面神經核"由於面神經核下部僅受對側皮質核束支配而其上部受雙側皮質核束支配,故一側的面神經核上癱僅出現病灶對側瞼裂以下的面肌癱瘓"表現為病灶對側鼻唇溝變淺或消失!口角向病側偏斜!不能鼓腮示齒"而一側面神經核性或核下性癱時出現病灶側包括額肌在內的全部面肌癱瘓"表現為額紋消失!不能閉眼!鼻唇溝消失!口角下垂!不能鼓腮示齒等"面神經自延髓腦橋溝外側出腦,經內耳門入內耳道走行於面神經管內,出莖乳孔後進入腮腺交織成叢,而後分支分佈於面部。
臨床上根據病變部位又將周圍性面癱劃分為:
1、核性面癱:為面神經核病變引起"可見於腦橋的炎症!腫瘤!出血!變性疾病等"面神經核位於腦橋下部網狀結構腹外側,故面神經核病變時多伴有病側面神經核臨近的其他腦神經受累,且常伴有皮質脊髓束受損,而出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徵"如Milard---Guble-綜合徵,表現為同側周圍性面癱!同側外展神經麻痺!對側肢體偏癱及中樞性舌下神經麻痺"Foville綜合徵,表現為病側外展神經和麵神經麻痺,合併兩眼向病灶側凝視麻痺和對側肢體偏癱;若損及脊髓丘腦束還表現為對側半身痛!溫覺障礙"
2、核下性面癱:此型最常見,多由面神經病變引起"常因面神經過面神經管處的病毒感染或血管異常引起"表現為包括額肌在內的所有面部表情肌癱瘓,因面神經受累節段的不同可出現不同的伴隨症狀"面神經出莖乳孔處病變僅表現為病灶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鼓索參與面神經處以上節段的病變除病灶側面肌癱瘓外還伴有同側舌前2/3味覺喪失!唾液分泌障礙;當鐙骨肌支以上受損時可伴有同側舌前2/3味覺喪失!聽覺過敏及唾液分泌障礙;膝狀神經節病變除有周圍性面癱!同側舌前2/3味覺喪失和聽覺過敏外,還有患側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覺減退!外耳道或鼓膜皰疹,稱為Hunt綜合徵"膝狀神經節以上的病變還可累及淚腺!鼻顎黏膜腺體的分泌"最常見的周圍性面癱又稱麻痺或特發性面神經麻痺,是因莖乳孔內面神經非特異度炎症所致的周圍性面癱"臨床可根據經驗和肌電圖來判斷其預後:不完全性面癱起病後1~3周可開始恢復,多數患者在2個月內可明顯恢復並逐漸痊癒,少數患者恢復不全"如果味覺在1周內恢復,或病後5~7d運動功能開始恢復則預示預後良好"年輕患者的預後較好;有受涼史而起病者預後較好;發病4d後鐙骨肌反射仍存在者預後好"老年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者等,發病時有患側乳突疼痛者預後不佳"肌電圖檢查可估計面癱的預後"病後5~7d面神經傳導速度的檢查:若患側肌肉動作電位波幅下降<50%則預後較好;如患側動作電位為健側的30%或以上,則可望在2個月內恢復;如為10%~30%,則恢復約需2~8個月,且可能出現併發症;如僅為10%或以下,則需6~12個月才能恢復,並多伴有面肌痙攣及聯帶運動等併發症"如病後10d發現失神經電位,則恢復開始的時間將平均延長3個月"若肌電圖顯示神經變性,恢復的時間將延長2年或更長,且恢復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