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雲:“陽加於陰謂之汗”,也即有火有陰才可作汗,“氣有餘便是火”,是相對於陰而言。陰是血和水,火有君火相火,相火以水為養,君火以血為養。血不足,產生心火,也稱陰火,伏於血脈,夜寐時陽入於陰為甚而汗出,稱為盜汗,而相火由水不足或心火煽起 灼金煉水而陰血雙虧,多動則汗出,或伴有盜汗。皮膚腠理為三焦府,正常人相火旺而氣血足,心火以明,相火以位,皮膚腠理就像身體的空調一樣,通過出汗調節開合,以調節體溫,排洩代謝產物,多汗就是“開”太過了,必需通過補氣血,清伏火而收斂,一般人都會適時治療,而不出汗確少有人重視,其危害不能小覷,很多疾病都是因不出汗而起。
不出汗一是因為體虛陰陽俱不足無力作汗,二因表部(太陽、陽明)燥結無法作汗,三因體虛加燥結而不汗。第二種情況是寒冷(太陽)、涼燥(陽明)體質的人不出汗(太陽陽明病),甚直在太陽底下都不出汗,必有溼熱內蘊,諸病叢生。此種救治之法是發汗,發散“溼、熱”。如麻黃湯、大青龍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臨床常見的是第三種情況,陰陽俱虛加太陽、陽明燥結,這種病人因虛而結,初期臨床症狀往往不明顯,患者待到明顯不適來就診,往往氣血陰陽俱損,氣機升降失調,出現手足厥冷,血壓低,頭暈、失眠、耳鳴等諸症,需調治陰陽與發散同治,臨床頗為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