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1 08:51

       治療風溼病的藥物相當多,但基本可歸納為四大類:
  1、非甾體抗炎藥:這一類藥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消炎止痛藥,主要用於治療風溼病的疼痛,如類風溼關節炎、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骨關節炎、痛風等。
  2、甾體類抗炎藥:即常說的激素,主要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症、肌炎、皮肌炎、乾燥綜合徵、白塞病、血管炎的治療。
  3、改變病情藥:也稱慢作用藥,這一類藥主要用於控制疾病的發展。
  4、抗腫瘤壞死因子TNF-a抑制劑,這類藥物起效快,靶向性強。
  非甾體抗炎藥 (NSAIDs):
  1、作用

  (1)抗風溼作用:廣泛應用於風溼性疾病的對症治療,如痛風性關節炎、急性風溼熱、賴特綜合徵、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等多種急、慢性關節炎,以及多種軟組織的疼痛、觸痛、晨僵、腫脹、積液等炎症表現,但不能根治炎症,不能防止組織損傷、關節破壞和失能。
  (2)鎮痛作用:臨床上NSAID可作為癌性疼痛三階梯治療中的第一階段治療藥物,也可以用於拔牙、肛門手術等小手術後的鎮痛,以及痛經、偏頭痛等疼痛的治療。
  (3)退熱作用:NSAID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體溫調定點恢復正常,從而產生退熱作用,因此,非類固醇抗炎藥可以使過高的體溫下降,而對正常體溫影響甚微。
  (4)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臨床上使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用於有動脈血栓形成危險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可減少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5)抑制惡性腫瘤作用:早期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長期服用NSAID的患者,患直腸癌/結腸癌的發病率明顯減少。在動物實驗中,美洛昔康、舒林酸等NSAID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2、不良反應及對策
  (1)胃腸道副作用。胃腸道不良反應居各種副作用之首。對上消化道影響的臨床表現,輕者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飽脹、噯氣、食慾減退等消化不良症狀,重者可引起急性胃粘膜病變、誘發和加重胃、十二指腸潰瘍,導致出血和穿孔。
  (2)腎毒性。NSAID造成腎臟不良反應的主要臨床表現有蛋白尿、管型尿、紅白細胞尿等尿液檢查異常,也可出現水腫、頭暈、高血壓等症狀,嚴重者可引起急性間質性腎炎、甚至腎乳頭壞死、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
  (3)過敏反應.。藥物過敏主要是由於患者接觸過起著抗原或過敏作用的藥物而發生的反應性改變,這些反應與使用藥物的劑量無關。主要臨床表現為光過敏、皮膚瘙癢、各種形態的皮疹如紅斑、丘疹、蕁麻疹或血管神經性水腫,嚴重者可出現史蒂文斯-約翰遜綜合徵、剝脫性皮炎及過敏性休克。患有血管運動性鼻炎、鼻息肉、支氣管哮喘三聯徵者,服用NSAID後易誘發急性支氣管哮喘。
  (4)中樞神經性的反應。NSAID的中樞神經反應的主要臨床表現是頭疼、頭暈、耳鳴、視聽減退、睏倦、意識模糊、精神錯亂等,偶可見抽搐,無菌性腦膜炎。
  (5)血液系統的副作用:長期應用NSAID還可以出現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及時發現和停藥後恢復。某些NSAID會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及血小板缺乏症。雖然少見,一旦發生則嚴重,應立即停藥。
  (6)肝損害大部分藥物經過肝臟代謝,可引起肝損害。一般表現為轉氨酶升高、輕度黃疸、食慾差、食量減少等。
  糖皮質激素
  1、作用

  (1)糖皮質激素的抗炎作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通過多種機制對多種原因導致的炎症(免疫因素、機械因素、化學因素和感染刺激物)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表現在對免疫調節蛋白和免疫調節細胞的抑制,具體包括:減少炎症滲出;降低炎症調節因子的產生和效能;減少炎症細胞向炎症部位的聚集,抑制炎症細胞的活化。總而言之,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抑制細胞免疫甚於抑制體液免疫。臨床上廣泛應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皮肌炎、血管炎、硬皮病、混合性結締組織病以及類風溼關節炎等風溼病的治療。
  (2)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非免疫調節作用。具有與免疫調節無直接關係的作用。例如,它們對代謝的作用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雖然它們與免疫調節活性並無直接關係,但可能引起患者的不良反應。如造成胰島素抵抗,降低葡萄糖耐受。還能是血脂濃度發生改變,一般來說容易發展成為動脈粥樣硬化。
  2、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
  (1)增加感染的易感性。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以產生不良作用,如增加細菌、病毒、真菌、原蟲的感染風險。事實上,這方面的結果紛雜而且難予評價。因為大部分需使用皮質類固醇的疾病患者本身可能就有易於感染的傾向。
  (2)骨質疏鬆。糖皮質激素減少腸鈣吸收、增加腎鈣丟失、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抑制成骨細胞功能、抑制生長因子、增加骨吸收、降低性激素濃度等,上述環節導致骨質疏鬆。使用糖皮質激素患者的骨折風險度為11%-15%,而且其風險的高低受糖皮質激素的劑量和其疾病本身影響。維生素D、鼻內給藥的降鈣素等均有可能緩解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導致的骨質疏鬆。
  (3)骨壞死。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發生骨壞死的風險較高,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骨壞死的風向相對較低,但使用糖皮質激素後,會進一步增加風險。骨壞死最常累及髖,其次是膝和肩關節,且通暢是雙側同時受累。由糖皮質激素誘發骨壞死的風險與其使用劑量、時間和疾病本身有關。低劑量的潑尼松一般不會誘發骨壞死。
  (4)肌病。糖皮質激素可誘發肌病,特別是在大劑量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肌病表現為漸進性肌無力,嚴重者甚至影響行走。發現肌病應儘快減少劑量逐漸停藥。
  (5)消化性潰瘍: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可能誘發或加重消化性潰瘍。尤其糖皮質激素與非類固醇抗炎藥合用時,更進一步增加消化性潰瘍和胃腸道出血的風險。
  (6)高血壓。它的發生與糖皮質激素的內源性過度分泌和外源性過度給予有關。因為地塞米松沒有鹽皮質激素樣作用,潑尼松也僅有微弱的鹽皮質激素樣作用,故其誘發高血壓的機制不能簡答說成是由鹽皮質激素樣作用的水鈉瀦留造成的。吸納在認為,血管對加壓素的反應的改變更重要。低劑量的潑尼松對血壓僅有很小的影響,不是高血壓產生的重要原因。
  (7)脂肪代謝。使用中高劑量糖皮質激素常可導致體重增加,可能與食慾增加和代謝變化有關。高劑量可導致脂肪的重新分佈,引起滿月臉、向心性肥胖、水牛背等典型庫欣綜合徵症狀。低劑量時一般不會發生。
  (8)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突然中斷糖皮質激素治療可能引起急性腎上腺功能不全,如果不採取適當的防治措施,有可能導致循環衰竭甚至死亡的風險。
  (9)神經精神。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可能導致的精神症狀很多,主要有情緒變化、情緒不穩、欣快、失眠、抑鬱、精神病等。大多數病人精神方面的不良反應出現在治療的前五天。
  甲氨蝶呤(MTX)
  1、應用

  臨床上廣泛應用於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以及系統性硬化的治療。
  2、副作用和毒性
  (1)腸道反應。最常見,它是導致減量甚至停藥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狀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腹痛、消化不良和體重減輕等,大多數症狀比較輕,多在給藥後短時間就出現。減少劑量,或使用腸道外途徑給藥,或補充也算、均可減輕症狀。並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病人可逐漸耐受。
  (2)肝臟毒性。發生率很低。為了減少MTX對肝臟的毒性反應,推薦每週而不適每天使用MTX。
  (3)肺損傷。MTX所致的急性和慢性肺部毒性在RA中常見。呼吸困難是最早期的症狀,其次是咳嗽、發熱、頭痛和不適感。臨床症狀可早於胸部的放射線病變徵象出現。肺炎的發生率約為2.1%-5.5%,多數可完全治癒,小部分病人遺留永久性肺損傷。在MTX治療前,應瞭解病人肺部情況,提醒病人在應用MTX期間對肺部症狀要有足夠的重視,及時就診,以期早期診斷,早期處理。
  (4)血液學異常.毒性表現為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巨幼細胞性貧血和全血細胞減少,發生率小於5%。
  環磷酰胺(CTX)
  1、應用

  環磷酰胺可用於治療多種風溼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結節性多動脈炎及系統性動脈炎等。
  2、不良反應
  (1)骨髓抑制。CTX引起的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及全血細胞減少等均見報道。發生率最高的是白細胞減少,其出現與用藥劑量有關,一般在用藥3-7天出現。衝擊治療後一般8-12天白細胞最低,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都有下降。
  (2)泌尿系及生殖系統毒性。國外報道,環磷酰胺應用後會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而在國內,這類情況發生率較低,可以在治療期間多飲水,沖淡該藥在膀胱中的濃度。該藥能抑制卵巢功能,破壞卵巢中的卵泡,影響生育。所以在有要求生育的年輕病人中使用要慎重,如必須使用,則次數不能太多,以免生殖功能喪失。
  (3)消化系統。首先在環磷酰胺治療時,可產生較嚴重的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等,此時可用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多潘立酮(嗎丁啉)等胃動力藥。
  (4)感染.感染的出現常與白細胞低、合併糖皮質激素治療有關。嚴重感染少見,包括肺炎、感染性關節炎和敗血症。
  (5)腫瘤、增加腫瘤的發生率,淋巴瘤、白血病、皮膚和膀胱腫瘤的發生率均較正常人群為高,是免疫抑制劑增加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抗瘧藥
  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多的為氯喹和羥基氯喹。
  1、應用
  廣泛應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盤狀紅斑狼瘡、以及乾燥綜合徵、銀屑病、皮肌炎等結締組織病。
  2、副作用和毒性
  (1)胃腸道反應。多見厭食、胃燒灼感、噁心、嘔吐和體重下降,多見於用藥初期。腹脹、腹瀉或腹部不適感也不少見,未見胃腸道出血。偶見肝功能損害。
  (2)皮膚和頭髮受損。多見苔蘚樣、蕁麻疹樣、麻疹樣和斑丘疹樣等皮疹。皮膚或頭髮出現灰色低色素或藍黑色高色素等色素改變,多見於治療日期長或劑量高的病人。很少見脫髮。
  (3)神經系統症狀。偶見頭痛、頭暈、失眠和神經緊張,多不嚴重且可恢復。
  (4)眼部病變。有三種表現:眼球調節反射障礙、角膜沉積、視網膜病變。
  柳氮磺胺吡啶
  1、應用

  廣泛應用於類風溼關節炎、脊柱關節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
  2、副作用和毒性
  (1)消化系統反應。噁心、嘔吐、厭食、消化不良及腹痛是最常見的副作用,2/3的病人因此而中斷治療。一過性的無症狀的輕度轉氨酶增高偶可見到,這種情況不影響繼續治療。嚴重的肝毒性或過敏反應較少見,常於用藥2-3周內出現,表現為發熱、皮疹、淋巴結病、肝大、肝酶譜增高及高膽紅素血癥。
  (2)呼吸系統。呼吸系統併發症包括亞急性纖維性肺泡炎、氣管炎、喉炎伴支氣管哮喘及一個在臨床上和放射學上類似嗜酸性肺炎的併發症,後兩個併發症在服藥後2-5個月內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發熱和體重減輕是主要症狀和體徵。
  (3)男性不育。一般在服藥兩個月內出現精子數目減少,精子運動和形態異常。其發生率可能較高,但多為可逆性的,停藥幾周後恢復生育能力。
  來氟米特
  1、應用

  目前,來氟米特已經開始應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腎炎、乾燥綜合徵、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硬皮病、多發性肌炎、貝赫切特病、韋格納肉芽腫、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字典等。
  2、不良反應
  來氟米特的主要不良反應有:腹瀉、瘙癢、皮疹、一過性轉氨酶升高和白細胞下降、可逆性脫髮等。一般為輕度和中度,嚴重的不良反應少見。
  生物製劑
  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的生物製劑為TNF-α受體拮抗劑,在類風溼關節炎及脊柱關節病的治療中療效顯著。在治療過程中,病情的改善十分迅速。目前臨床上觀察到的副反應以感染為主,包括細菌、病毒、結核等感染。

風溼科常用藥物有哪些?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