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連有友人的親人離開了這個世界,有正值風華正茂的有為青年,還有剛剛認識世界的青春少年,而我之前總是信心滿滿地給予安慰,結果依然是無奈和傷悲,可我依然從來沒有懷疑對於疾病,我們不應該是跟病魔做鬥爭,而是安然地接受疾病這個不受歡迎的客人,與它們和平共處,然後友好地送走它們。作為一名醫者,經歷了太多的生老病死之後,依然認為很多疾病是可以自愈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開啟、促進、推動體內的自愈功能,和引導病患恢復正常的平衡。愛迪生曾這樣說過: “ 未來的醫生不再給病人藥物,而是引導病人關注人類本身、飲食的營養以及疾病的起因和預防。 ” 希波克拉底說: “ 大自然治病,醫生不過是大自然的助手 ” 。我們中國古老的醫學, 兩千多年前, 《黃帝內經》中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即 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所以,最好的治病在於預防,任何企圖同病魔做鬥爭的自詡為妙手回春的嘗試,結果都只能是弄巧成拙。
我這裡要講的與疾病同行意思就是,怎麼去對待疾病這個令人討厭的不速之客,也就是怎麼去預防疾病,怎麼去對待疾病,疾病首先表現為症狀,有些症狀恰恰是身體自我??防禦的本能反應,發熱、咳嗽、噁心、嘔吐等等都是自我保護和防禦的動作,同時也是對你機體即將失去平衡的一種警告,警告你需要改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了,這種時候我們應該感謝這些不速之客,感謝它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錯誤。可不幸的是人們本能的反應總是試圖去打壓它,消滅它,結果是退燒藥、止咳藥、止吐藥,結果症狀被你消滅了,但是你不良的習慣依然存在,依然在吞噬著你的健康,最終爆發出來,結果不可收拾。
拿我經常說的癲癇發作來舉例,其實也是一個症狀,一次癲癇發作,其實跟發熱、咳嗽、噁心、嘔吐沒甚麼區別,很多時候僅僅是個症狀,是對你某些不良習慣的警告,有一種癲癇叫放射性癲癇,它只在某些特定條件下發作,熬夜、疲勞、閃光刺激、電腦遊戲、打牌、打麻將,甚至深呼吸就會出現癲癇發作,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嘗試吃各種抗癲癇藥物,而是去避免各種引起發作的因素,那麼就不會發作了,癲癇發作本身就是因為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兩根神經搭牢了引起短路,而出現過度異常放電,這樣就是一次癲癇發作,當然造成癲癇發作的原因可以很多,我們要做的是要找到原因,去除引起發作的原因,發作自然就終止了,當然有些是屬於腦子內在因素造成反覆發作的,這時候我們需要通過藥物的幫助達到控制發作的目的,所以經常有患者問我這能不能根治,其實能不能根治要靠自己,是不是聽從醫生指導,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了,是不是很好地吃藥了,這些都沒有做好,而企圖依靠手術和一些物理治療就治癒,簡直是天方夜譚。
我經常跟病人說疾病能不能友好地離開你要靠你自己,醫生只是用他的專業知識幫助你送走疾病這個不速之客,而最終能不能讓你回到健康之路上來,要靠你自己,所以在與疾病同行的日子裡,我們更應該善待它、重視它給我們的警示,友好地對待它,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情緒等等,糾正不好的習慣,然後友好地送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