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刺”這個字,總是會給人帶來一種不愉快的聯想!如果是去醫院拍片子,結果診斷報告中說有“骨刺”、“骨質增生”、“骨贅”等等,那就不單單是不愉快了,有時會很擔心,甚至是恐懼,因為很多人都說骨刺會扎到神經,弄得不好還要開刀把骨刺割掉。
到底應該怎樣看待骨刺?他真的如同洪水猛獸、十惡不赦嗎?其實大可不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骨刺是我們的好朋友!
隨著年齡的增大,一天天變老,我們身體的內部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醫學上叫做退化,或是退行性變,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通俗地說就是老化。試想一位五、六十歲的人皮膚還像二十來歲一樣光滑潤澤,那不成怪物了嗎?身體表面的變化我們隨時能夠看到,例如皮膚脫水乾燥了,進而慢慢有皺紋和老人斑了,但藏在身體裡面的骨頭也在同步發生著類似的變化,像骨質增生、骨贅、骨刺、椎間盤脫水或膨出等等這些醫學上的描述,說的都是“退化”現象,他並不等於疾病,在大多數情況下,骨頭的退化程度與臨床症狀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相反,骨質增生是因為人體自身的需要才長出來的。在退化比較快或勞損程度比較重的一段時間裡,關節的穩定性會下降,如果用手術的方法治療,會放入一塊兒人工鋼板來進行加固,這是一種起效比較快的“霸道”的方法;如果能夠堅持到骨質增生慢慢長好,也同樣能夠重建關節的穩定,只是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因此是一種“王道”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也可能因為骨刺長的位置不好刺激到周圍的神經、血管等而引起臨床症狀。
骨質增生對於重建關節穩定是有利的,他就好比身體自己長出來的“鋼板”,因此,我們要善待他,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輕易“除掉”他,反而要與他交朋友,通過適當的活動去主動適應他,與他和平共處,這樣便會相安無事,共築和諧。
同時,筋的退化和骨頭有些不一樣,他首先表現為柔順性下降,本來柔軟的筋慢慢變硬了,活動的時候總覺得有一根筋牽著、發緊,關節變得不太靈活了;有時還會出現筋結,按上去痠痛難忍;當然,筋的力量也會減弱,時不時地感覺到腰痠膝軟,不耐久立、久行。由此可見,正是由於筋的退化和慢性積累起來的損傷,失去了對骨頭架子的保護作用,力量比較薄弱的地方就會出現臨床症狀。所以中醫從治筋入手,往往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但是,遺憾的是目前的拍片方法還不能精細地辨別筋的損傷情況,即便是核磁共振成像也只能粗略地看到椎間盤、脊髓、神經和部分肌肉等組織,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人們想當然地用“眼見為實”的思維定式把這筆賬全部記在了“骨刺”頭上,實在是個天大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