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結膜炎多發生於春夏季節,有很強的傳染性。發病時病人一眼或雙眼的瞼結膜和球結膜充血明顯,伴有疼痛、流淚、作癢、有分泌物等不適。因其外觀上雙眼通紅,故俗稱“紅眼病”。本病主要是由於感染了腺病毒、腸道病毒及肺炎球菌等引起。少數病人也可以因為有不潔的性接觸史,感染淋球菌或腦膜炎雙球菌造成。
“紅眼病”,中醫稱為“天行赤眼”。《審視瑤函》曰:“天行赤眼,時氣流行,三焦浮燥,淚澀睛疼,或椒瘡沙擦,或怕熱羞明,或一目而傳兩目,或七日而自清寧,往往爾我相感。”描述了疾病的症狀和轉變的特點。《銀海精微》強調其傳染性:“天行赤眼者,……一人害眼傳於一家,不論大小皆傳一遍。”
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被患眼分泌物汙染的手、毛巾、臉盆、水源和其他公共物品的接觸而傳播。臨床上以家庭暴發為多見。空氣中不傳染。
預防與治療:患者用過的盥洗用具必須採取隔離並消毒處理,不和病人合用一條毛巾,搓洗毛巾時應用流動水,不提倡用臉盆。病人滴眼藥水前與後均應仔細洗手,滴眼藥水前洗手,是預防再次感染,滴眼藥水後洗手,是阻止“紅眼病”傳染給其他人。有些患者一眼患病,一眼正常,作為預防性用藥,應先給正常眼滴眼藥,然後再滴患眼,最後洗淨雙手以防交叉感染,切不可顛倒先後順序。在滴眼藥時,滴管的頭部不要接觸到睫毛和角膜,以免引起反射性眨眼,使藥液不易滴入結膜囊內,同時也防止睫毛上的細菌汙染藥液。如果需滴用兩種以上的眼藥液,不要同時滴入,以防互相稀釋,降低療效,應該在滴用一種藥液後,雙眼閉合5分鐘,使眼藥水充分發揮作用,間隔15~30分鐘後再滴用另一種眼藥水,使每種藥液都能發揮最大效力,每次滴用一滴即可,在滴眼藥液前,先觀察藥液是否已變混或變色,如果已變質即應丟棄,如果是混懸液,在滴用前應搖勻後再滴。同時應積極去除病因:眼部局部滴用敏感的抗生素和(或)抗病毒眼藥水,急性期應每1~2小時一次,病情好轉後,可逐漸減少滴眼次數,臨睡前可塗眼藥膏,發揮持續的治療作用。有條件的醫院或家庭,可選用敏感的藥物,加入生理鹽水中,作結膜囊超聲霧化沖洗,每天1~2次,使病情好轉加速。嚴重者需全身使用抗生素和(或)抗病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