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7 08:16

  頸椎病和腰突症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多發病。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電腦電視等家庭辦公用品的頻繁使用,頸椎病和腰突症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學習工作的壓力,不正確的坐姿導致頸椎病和腰突症的發病年齡呈下降趨勢。中醫的“未病先防”、“既病變”,在現代養生保健的觀念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而導引術則是治療頸椎病和腰突症的最佳選擇。

  導引是我國傳統祛病健身方法,是人類最古老的醫術之一,是通過呼吸運動與肢體運動相結合而達到強身治病目的的一種傳統保健方法,主要依靠內功、內動防病於未然。中醫以“形、氣、神”三者作為構成人體生命的三要素。《淮南子?原道訓》中說:“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故呼吸運動以生氣,肢體運動而化形,意識控制則歸神,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嵩山太無先生氣經》中亦說:“是以攝生之士,莫不練形養氣以保其生,未有有形而無氣者,即氣與形,相須而成”。晉代葛洪《抱朴子》中認為:導引可以健身療病,一則以調營衛,二則以消水谷,三則排卻風邪,四則長進血氣。

  在導引功法方面,最常見的是《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等。《易筋經》以“筋”為核心,把中醫的基礎理論和導引實踐相結合,提出“筋弛者易之以和,筋攣者易之以舒,筋靡者易之以壯,筋弱者易之以強,筋縮者易之以長”的“易筋”理論,並通過“筋、氣、膜”的鍛鍊達到從內壯到外壯的目的。《八段錦》的功法具有“柔和緩慢,圓活連貫;鬆緊結合,動靜相兼;神與形合,氣寓其中”的特點。通過“學姿式,求其形似;鍛鍊筋骨、疏通氣血;使氣血運行周身,使不通的經絡逐漸打通”三個階段,以達到“筋骨順而氣血行,氣血順而臟腑調”進而產生防病健身和治療康復的作用。《五禽戲》則是華佗通過研究了虎、鹿、熊、猿、鳥的活動特點,配合中醫藏象學說,意隨形動,氣隨意行,以此來調暢臟腑,輸理氣血。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導引之法是一種物理療法,通過活動對機體的刺激,導致能量、信息的吸收、轉換和傳遞,從而引起機體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反應,對機體的效應及局部組織超微結構及神經生理、神經生化及神經內分泌等產生系統性的影響,對許多頑固性、慢性疾病有著積極的康復醫療作用,對亞健康人群也可以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傳統的導引之法以其簡便易行的操作、獨特顯著的功效備受醫家學者的重視,其理論體系和臨床應用在中醫養生學的產生和發展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的進步,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導引之法必將會得到進一步繼承和發展,成為中醫養生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中醫養生之導引相關文章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也隨之加重。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很容易被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所侵擾。在這種情況下,中醫的特色也隨之顯現出來。“不治已病治未病”,如何通過養生保健使自己的生活質量提高,是人們關注的問題。茶道,作為傳統中醫文化之一,長期備受各階層的關注和喜愛,它的清靜恬淡使之成為重要的養生方法之一。茶在我國被譽為“國飲”。我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
發布於 2023-03-27 08:11
0評論
養生,又稱“攝生”,講的是如何保持生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段文字明確表明通過調攝精神,祛病健身的思想。本文試從以下幾方面簡單探析中醫養生學。1、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內容1.1預防為主《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不亦晚乎!”這裡強調的是一種“上工治未病”的思想。中醫學把防患於未
發布於 2023-02-01 09:47
0評論
所謂“哲理”養生,就是以“道”養生,通過對養生哲理的感悟來指導養生的實踐。用哲理指導養生是養生的關鍵。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養生是一種智慧,非醫學知識所能囊括。”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在關注健康和養生。健康是人類為之不懈奮鬥的主題,是提高生命質量的資本,也是事業的基石。人到老年,自然更要用哲理來指導養生。為達此目的,很多人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得淋漓盡致。保健防病,壽享遐齡,自
發布於 2023-01-05 15:16
0評論
瑜伽(英文:Yoga,印地語)這個詞,是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伽源於古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帶,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探尋“梵我合一”的道理與方法。而現代人所稱的瑜伽則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聖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英文:Patanjali,印地語)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才真正成形,瑜
發布於 2022-10-06 07:26
0評論
牛皮癬動養之道,就是牛皮癬患者適度鍛鍊,可活動筋骨,疏通氣血; 牛皮癬靜養之道,就是牛皮癬患者應適當休息,可減少消耗,怡神健體; 牛皮癬食養之道,就是牛皮癬患者要均衡營養,可飲食有節,二便通暢; 牛皮癬居養之道,就是牛皮癬患者要起居有常,可精神愉快、情緒安定。 牛皮癬患者守此四者,“不妄勞作”,節情慾、避外邪、重內調,輔以必要的自我保健和藥物治療,則有有利於牛皮癬的防治和患者的長久健康。 牛皮癬
發布於 2024-09-06 23:14
0評論
我們不在這裡引經據典,且將歷代文獻中涉及養生文化的記載,綜合歸納而言之,實則為“三觀”理念。即“天人相應”的自然觀、“辨體施養”的個性觀、“陰平陽秘”的平衡觀。在這三觀理念的影響下,古代醫家在長期醫療保健的實踐中,逐步創立並完善了一整套中醫養生理論。例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季養生理論;“順時而養”的晝夜調攝理論;“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瘥後防復”的“上工治未病”理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
發布於 2023-03-20 21:11
0評論
冬季時節,寒風凜冽,萬物凋零,雪花紛飛。正如《素問》所言:“生之本,本於陰陽,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升為雲,天氣下降為雨”。因此,冬季為自然界“陰昇陽降”之季,萬物為了防禦寒冷的侵襲,植物的根基不斷的深入土壤,吸取養分,動物四處覓食,形成厚厚的脂肪,細胞代謝減慢,為來年春季的生機盎然儲存更多的能量。根據《內經》的天人合一整體觀所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
發布於 2022-12-16 00:33
0評論
冬季時節,寒風凜冽,萬物凋零,雪花紛飛。正如《素問》所言:“生之本,本於陰陽,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升為雲,天氣下降為雨”。因此,冬季為自然界“陰昇陽降”之季,萬物為了防禦寒冷的侵襲,植物的根基不斷的深入土壤,吸取養分,動物四處覓食,形成厚厚的脂肪,細胞代謝減慢,為來年春季的生機盎然儲存更多的能量。根據《內經》的天人合一整體觀所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
發布於 2022-11-23 16:16
0評論
        1、源頭啟養人們對現代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有許多困惑:例如,吃反季節性蔬菜,夏天吃大白菜,冬天吃西紅柿;甲魚應有8年的生長期,現在3至5個月就成大鱉;養雞場從孵出小雞到被宰殺,圈養在密集的籠子裡,見不著太陽。還有些不守規矩的人,在飼料裡拌生長激素,兩三個月就長大了,所下的蛋也含有激素;還有人為了縮短植物的生長週期,也大量的使用雌性生長激素,孩子吃了這些植物食品就容易早熟。因此傳統
發布於 2023-03-26 10:21
0評論
一、現代健康理念健康的標準: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近半個世紀的研究成果,將“健康”定義為“健康不但沒有身體疾病和病症,還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亞健康:我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定義的人群只佔總人口數的15%,與此同時,有15%的人處在疾病狀態中。70%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的人沒有器官、組織、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覺不適,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降低、
發布於 2023-01-03 02:2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