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人們習慣上要做做一年的總結。我也不例外。粗略看了一下手術登記,對一年的勞動還是比較滿意的,單純瘢痕疙瘩手術,就已五百四十多人次,也就是說,去年一年,我為五百多位瘢痕疙瘩病人提供了服務或著說解除了病痛。作為一名外科醫生,這一年可謂充實。但當我仔細研究這些病人時,我一點也不為自己一年的工作開心。
在五百多名病人中,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佔百分之九十還多,很多是大學生,研究生,有的甚至還沒有高中畢業。為甚麼瘢痕疙瘩多是年輕人呢?是遺傳因素嗎?不是,真正有家族病史的幾乎鳳毛麟角。不是遺傳因素,又是甚麼讓這群祖國的花朵上落下疤痕疙瘩的瑕疵呢?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瘢痕疙瘩的起因上分析。在這些病人中,除耳廓瘢痕疙瘩病人有比較明確的手術損傷病史(打耳洞)外,其它面部、胸部、肩部、背部等部位的瘢痕疙瘩,幾乎沒幾個病人有外傷或手術病史,局部皮膚感染幾乎是所有病人能想得到的原因。那麼,又是甚麼讓這些人容易發生皮膚感染呢?為甚麼他們發生皮膚感染就會引起瘢痕疙瘩呢?
雖然我沒有時間去系統地研究這些問題,但是,在和一些病人的交談中,我深切地感到,痤瘡等皮膚感染引發瘢痕疙瘩似乎是一些生活在這個時代的病人的必然。我們的生存環境在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在改變,我們的社會心理在改變。不是在變得健康,而是在越來越不健康。特別是年輕人,如果他們是在這種不健康的環境中長大而沒有人告訴他們甚麼是健康的或者即使有人指出而他們卻習以為常,他們就面臨極大的患病風險。
對於環境,人們對它和健康關係的認識還比較狹隘,認為只有嚴重的水、大氣或土壤汙染才會致病,其實,對人體來說,不僅水、大氣或土壤是生存環境,飲食、生活、情緒等等所有和健康有關的因素都是生存環境,這些因素不健康,即使是水、大氣等環境因素健康,人體也會患病。這就是所謂的“環境應激”。已有研究證明,環境應激會影響人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調節,而這和痤瘡等皮膚感染及瘢痕疙瘩的形成息息相關。
因此,預防痤瘡等皮膚感染及瘢痕疙瘩的形成,首先要避免“環境應激”的發生。不僅水、大氣等生存環境要沒有汙染,飲食、生活、情緒等日常和健康密切相關的因素也不應給機體輸入不良信息。實現這一目標,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健康教育。
在和一位病人交談時,我和他談起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手術在瘢痕疙瘩治療中的價值。其實,做手術不是醫生的心願,因為就醫生個人來說,總有做不了手術的時候。醫生最希望看到的,是在做不了手術前,就已經沒有瘢痕疙瘩病人。如果瘢痕疙瘩病人越做越多,手術做得再好又有甚麼意義呢?這就是我為甚麼要在新年伊始寫下這篇文章。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下一個年度,我要做的,也不僅僅是手術,而是關於瘢痕疙瘩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