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5-12 21:18

  要点1:触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触觉是人体发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觉,也是人体分布最广、最复杂的感觉系统。触觉是新生宝宝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透过多元的触觉探索,有助于促进动作及认知发展。因此,良好的触觉刺激是宝宝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宝宝从出生后就需要持续的触觉刺激,通过爸爸妈妈的拥抱与抚摸,宝宝可以获得满足感和舒适感,产生被爱和安全的感觉。

  触觉系统首先感应到的部位就是皮肤,每个人的皮肤接受程度不一,传递信息的速度也不一样,所以给予感觉刺激必须因人而异。

  要点2:胎儿就已经有触觉

  触觉是人类最早出现的感觉之一,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有触觉了。当妈妈抚摸肚子时,胎儿就可以感觉得到。一般来说,胎儿到了7周大左右时,口腔就开始对外来的触觉刺激有所反应,并能通过皮肤感觉周围的环境。而另一个较早成熟的系统则是控制平衡感的内耳系统,胎儿亦可通过该系统接受母体摇动所传来的刺激。

  由于早产儿出生的时间比较早,错过了在妈妈肚子里最后发育成熟的时机,因此对外界的刺激显得比较敏感。建议妈妈每天在固定时间给宝宝一定的肌肤刺激,以促进触觉能力的发展。

  要点3:新生宝宝触觉发展

  在宝宝出生后,其触觉发展会逐渐扩展。在0~2个月大时,其触觉发展主要以反射动作为主,这些反应都是为了觅食或自我保护。等到3~5个月大时,宝宝可以将反射动作加以整合,利用嘴巴与手去探索,并感受到各种触觉的不同,开始懂得做简单的辨别。等到6~9个月大时,宝宝的触觉发展已经遍及全身,会用身体各个部位去感受刺激、探索环境。等到10个月大之后,宝宝的触觉定位越来越清晰,开始分辨出所接触的不同材质。

  爸爸妈妈拥抱初生宝宝,这是建立亲密接触的良好开始。宝宝出生后要面对不同于子宫的全新环境,难免会有不适应的无助之感。如果多将宝宝拥在怀中,让他感受温暖的肌肤接触、聆听熟悉的心脏跳动,自然能降低适应新环境的焦虑。

  要点4:触觉刺激的好处

  通过对皮肤的抚触刺激,可同时刺激到宝宝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神经系统,进而产生整合和成熟化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宝宝的成长来说,爬行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可获得丰富的触觉刺激和经验。在爬行的过程中,宝宝的大脑还会将所接受到的刺激加以整理、比较,进而促进脑部发育。

  要点5:触觉VS本体觉

  本体觉主管肌肉、肌腱、关节、韧带、骨骼等身体组织的综合动作,有助于统合触觉与前庭觉的感觉讯息。宝宝会通过本体觉与触觉的接触,了解到手或脚伸出去后还可以收回来,进而学会控制身体四肢。良好的触觉经验有助于本体觉的发展,能让宝宝日后的各项动作更加熟练。

  要点6:触觉VS前庭觉

  前庭觉主管身体平衡、动作的速度感、身体的空间概念等,能感觉到头部位置的改变及维持身体姿势,同时也会影响眼球、头部、四肢的运作,因此与宝宝的动作、平衡及协调等能力有关。

  在爬行时,宝宝需要运用手臂和腿部肌肉的力量、颈部的支撑力,而且会通过触觉刺激去认识周围的环境。因此,当宝宝拥有良好的触觉经验之后,也有助于刺激前庭觉,增强平衡感和动作的敏捷程度。

  要点7:触觉失调的影响

  触觉发展状况会影响宝宝的区分和辨别能力。凡是触觉敏感的宝宝,对外界刺激的适应力都比较差,甚至对轻微的碰触也产生负面情绪。这类宝宝比较黏人、怕生,进而可能出现许多令人费解的行为。而触觉迟钝的宝宝则比较笨拙,大脑的分辨能力比较弱。这类宝宝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容易跌跌撞撞,无法有效保护自己。

  通过触觉传递给大脑的讯息,对情绪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如果爸爸妈妈经常给宝宝轻柔的安抚,就能让宝宝产生安全感,不仅情绪比较稳定,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反之,如果宝宝接触到的是负面的触觉刺激,则会造成情绪不稳,长大后也变得容易紧张、神经质。

  要点8:主动提供触觉刺激

  越是年龄小的宝宝,越需要接受多样的触觉刺激。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宝宝一些拥抱和触摸,一方面传递爱的讯息,一方面增加宝宝的触觉刺激。可以用不同材质的毛巾给宝宝洗澡,让宝宝接触多种材质的衣服、布料、寝具等,给宝宝不同材质的玩具玩。

  在大自然里有许多不同的触觉刺激,那是一般家庭环境所缺乏的,如草地、沙地、植物等。父母不妨多找机会带宝宝外出,充分接触大自然,这对触觉发展大有帮助。

抓握联系帮助宝宝触觉发育相关文章
抓握是婴幼儿生活经常使用的动作,这可以帮助孩子们表情达意,让宝贝们得到更大的活动空间,最主要的是对触觉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1.信息的交流 婴幼儿难以通过畅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只能利用基本的抓握动作如拉衣角、用手指指等来传达自己的需求。 2.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 在宝宝肢体动作尚未完善的时候,宝宝一般采用的就是抓握动作。通常他们也会想办法扩大自己的活动空间,如用手去抓远处的东西、在地上到处
发布于 2023-05-12 21:11
0评论
尽管抓握能力是天生的,但至少要到一岁左右才会相对协调。三岁前后,孩子这方面的协调能力更进一步,可以握着笔画画写字。宝宝从出生到三岁前的抓握能力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出现反射本能 宝宝的小手在出生两个月内会一直握着,偶尔也会打开。如果你进行碰触,宝宝就会打开,并且握住你的手。但此时宝宝的抓握能力只是出于本能。 2.抓握能力显现 三个月时,孩子的手开始半张开,试图去抓一些东西,但是由于距离判断不
发布于 2023-05-12 21:05
0评论
抓手指法:在训练宝宝的握力时,妈妈可以把自己的大拇指或食指,放在宝宝的手心里让宝宝自己抓握,等感觉到有一定的握力后,再把手指从宝宝的手心向外拉,测试宝宝能不能抓。 拉线法:2个月之后的宝宝还不会自己拉线,妈妈可以买一些带拉线的玩具,最好选择那些一拉线就会动或者发出响声如音乐类的玩具;开始训练的时候,妈妈先把线放在宝宝手里帮助宝宝拉动,玩具的活动或响声会引发宝宝的兴趣,经过多次训练宝宝就会自己玩耍
发布于 2023-05-12 20:58
0评论
概述 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以及这个望女成凤,那么为了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多的家长就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使用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孩子的大脑的发育,甚至在娘胎的时候就开始相关的胎教,其实我们大脑的大多数都是在人生的头几年建立起来的,等到我们的宝宝到了5岁,孩子的大脑就会和成人大脑的大小及容量非常接近了,那么我们如何帮助婴儿大脑发育? 步骤/方法: 1、 首先一个就是当孩子处于婴儿阶段时,我们完全可
发布于 2022-10-15 03:59
0评论
抓握是一项重要的宝宝发育里程碑,只有学会抓握,他才能开始玩耍。抓握也是宝宝自己吃饭、看书、写字、画画和照顾自己的第一步。 虽然宝宝在刚出生时就知道本能地抓握东西,但至少要到1岁时,他才具有用手捡起东西并牢牢抓住的协调能力。宝宝从3个月起,就开始集中精力学习抓握,并且每个月都会有进步。 抓握是一项重要的宝宝发育里程碑,只有学会抓握,他才能开始玩耍。抓握也是宝宝自己吃饭、看书、写字、画画和照顾自己
发布于 2023-05-12 20:51
0评论
听说儿歌 虽然婴儿宝宝们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但是,你也要注意给孩子带来良好的听觉环境,最好就是要选择一些简单趣味的儿歌,并且,由你给宝宝进行这些儿歌的说唱,因为,他们对你声音的熟悉,会更加激励他们认真听。 趣味玩具展示 婴儿宝宝们对于玩具还是很喜欢的,所以,你选择宝宝们喜欢的玩具,然后,给宝宝趣味展示这些玩具,边展示边给宝宝示范动作,让宝宝边听边看。 宝宝涂涂画画 小宝宝们的手虽然还不能清楚地画
发布于 2023-04-13 20:20
0评论
概述 怀孕是一个女性走向成熟的分界点,可是怀孕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顺利的完成的。其中卵泡发育水良就是怀孕的最大“敌人”。我一个闺蜜结婚两年时间,今年打算要个小孩。去医院做了各项检查,可是医生说她的卵泡发育不是很好,她非常的担心,其实这个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吃什么可以帮助卵泡能够更好的发育 步骤/方法: 1、 首先,卵泡的发育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怀孕,一般只有发育成熟的卵子
发布于 2023-11-29 20:50
0评论
文献上有关抓周的记载,对民间这一“抓周”习俗,可上溯到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中就明确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满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拭儿。”不少著述在论及抓周习俗的历史时,都称此俗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普遍流行于江南地区,至隋唐时逐渐普及全国。到了唐宋时期,这
发布于 2023-07-06 19:57
0评论
1、抓周要成功必须找出宝宝抓在手上玩最久的那件东西,才能反应出宝宝真正的兴趣与潜能。所以当宝宝在物品中央的同时,爸爸妈妈在一旁要仔细观察。为求精确,还要有人使用码表记录时间。 2、无论在桌上还是地面上摆放抓周物品,要注意呈扇形均匀排列。可以选择将物品按重要度排列,由中间向两侧依次放置。也就是说,爸妈最希望宝宝抓到的东西,要放在扇形的正中。 3、准备的每种东西最好宝宝都已经有了熟悉度,或者都是完全
发布于 2023-07-06 20:04
0评论
中国第一套木雕艺术型抓周物品,由赵润豪先生参考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并结合中国南北的抓周风俗习惯创作完成,并取“抓周儿”的谐音将该套产品定名为“抓周乐”,而组成该套产品的十二件也分别加以命名。由此中国的抓周物品首次有了自己的名字,并以艺术品的形式正式为世人所了解。这样,中华民族特有的抓周文化因此得以继续发扬光大!目前,抓周乐是最具艺术收藏价值,最为世人所认可的抓周物品,并在文化界产生广泛影响,现已
发布于 2023-07-06 20:1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