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从来源上讲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来源于颅内组织包括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和脑垂体等组织结构的称为原发性脑肿瘤;
二是来源于其它系统而侵入或转移到颅内的称为脑转移瘤;从恶性程度来分,又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从发生的时间上又分为先天性肿瘤和后天获得性肿瘤。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现在对脑肿瘤的诊断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CT和MRI的出现,已经是具有革命性的重要意义,使得脑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从临床治疗角度来说,则要求医学影像不仅能够及早发现病变,而且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能够确定诊断;
2、能够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3、能够指导治疗;
4、能够及时评价治疗的效果;
5、判断肿瘤的预后等。
事实上,现在虽然有多种影像学的检查手段,例如通过磁共振就能诊断出许多疾病,但依然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以上的这些要求。具体来讲,现有的影像学检查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不足,不能准确区分所有肿瘤的性质,不能指导特异性的靶向治疗,以及不能早期预见治疗的成败和判断预后。目前国际上诊断脑肿瘤的金标准还是组织病理学诊断。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对于经过磁共振等检查后依然不能确定病变的性质,还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就不足为怪了。
现在诊断脑肿瘤的医学影像检查有多种,不用说普通人,就是一般的专业医生也没有完全掌握这些影像学检查的适应症,更不用说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疾病了。所以,当一个磁共振的影像让不同的医生看时,就可能得出不同诊断结论。但作为就诊的人来说,了解一些这些影像学检查的知识,客观地考虑医生的诊断,从而对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还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就将现在常用于脑肿瘤诊断的影像学检查向大家做一简介。
一、解剖影像学检查
1、 头颅CT:也称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分为平扫和增强扫描,也可以进行脑血管成像(CTA),简便快捷、能够清晰显示骨性结构和颅内出血是其最大的优点,但在脑肿瘤的诊断方面则是第二位的,不如磁共振清晰。目前主要用于体检、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在脑肿瘤手术后进行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是用于探查手术的急性并发症,如:出血、梗塞、脑肿胀或张力性气颅,初步评价手术切除的范围。
2、磁共振(MRI):分为平扫和增强扫描,在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是第一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CT,但需要检查时间较长、不能显示颅骨结构是其主要不足。近些年来,磁共振的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检查序列以外,还出现了MRA(显示脑血管)、脑灌注成像和弥散张力成像、以及MRS(波谱分析)技术等。
二、代谢影像学检查
1、PET/CT:也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通过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来判断病变的代谢情况,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示踪剂主要有FDG (18F-Fluorodeoxyglucose)、MET (11C-Methionine)和FLT(18F-Fluoro- thymidine),而国内主要有前一种或两种。PET/CT在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判断肿瘤的残留情况、以及鉴别肿瘤复发和放射性坏死的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同时进行全身扫描,在脑转移瘤的诊断中价值较高,不足之处是需要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和价格较昂贵。
2、MRS:也称磁共振波谱分析,是利用磁共振进行一种无创伤性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目前主要在脑部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多,检测代谢的指标主要有:
(1) NAA水平是正常神经元的标志;
(2)Cho水平是膜转运增加或细胞密度增高的标志;
(3)Cr水平是一种能量代谢的标志物;
(4)Lac水平是无氧代谢的产物。
通过检测这些生化指标的变化对判断病变的代谢情况,特别是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以及恶性肿瘤与炎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不足之处在于检查时间较长,很多磁共振机器没有配备相应的系统软件,因此并非有磁共振就可以进行MRS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