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手足搐搦症,多见于1岁内小儿,尤以3-9个月发病率最高,冬春季多见。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或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致血中游离钙降低,使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局部或全身肌肉抽搐。血清钙离子降低是本症的直接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血清弥散钙约占总钙量的60%左右,若血清总钙量降至1.75~1.88mmol/L(7~7.5mgdl),或钙离子降至1mmol/L(4mg/dl)以下时,即可出现抽搐症状。
血钙降低可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维生素D缺乏症初期,若甲状旁腺未能代偿其血钙的降低,以至血磷正常而血钙降低,临床上出现低血钙症的表现而骨骼变化不显着。
(二)春夏季户外活动增多,使体内维生素D合成骤增,或用维生素D治疗之初,均使未钙化的骨骼加速钙化,血钙大量沉着于骨骼,骨骼钙化加速,旧骨脱钙减少,肠道钙吸收又相对不足,使血钙下降。
(三)感染、发热、饥饿时,由于组织分解,磷从细胞内释出,血磷升高,使血钙下降。
(四)六个月以内婴儿生长发育最快,需要钙质较多,若饮食中供应不足,加以维生素D缺乏则易发病。
(五)长期腹泻或梗阻性黄疸,使维生素D与钙的吸收减少,致血钙降低。
(六)当血液pH升高时,如过度换气所致的呼吸性碱中毒,碱性溶液注射过量或酸中毒被纠正时,可加速钙离子在骨中沉积,致血钙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