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7-21 15:46

  二胎有产假吗?只要是符合一定的实体和程序要件,依法取得再生育证明之后即为计划内生育。那么二胎是有产假的!

  国家规定,除计划外生育和非婚生育外,无论第几胎,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均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等福利待遇。女职工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那么二胎产假多少天呢?一般单胎顺产为98天,难产或多胞胎各相应增加15天。

二胎有产假吗相关文章
“单独二胎”政策开放以来,许多符合条件的夫妻都十分关心“单独二胎”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二胎”还有陪产假吗?这个问题大部分省份依然没有相关的规定出台,但江苏那边明确规定了,二胎爸爸没有了产假。 1.江苏单独二胎新政策:二胎爸爸没了陪产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而
发布于 2023-08-14 21:30
0评论
“单独二胎”政策开放以来,许多符合条件的夫妻都十分关心“单独二胎”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二胎”还有陪产假吗?这个问题大部分省份依然没有相关的规定出台,但江苏那边明确规定了,二胎爸爸没有了产假。 1.江苏单独二胎新政策:二胎爸爸没了陪产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而
发布于 2023-10-27 19:51
0评论
妈友们造吗?生第一胎的时候,产假是这么计算的:正常享受98天产假外,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15天,对晚育的增加产假30天,给予粑粑护理假10天。也就是说一胎正常可以享受128天的产假哦。 但是,生二胎就没有晚育假了,也就是等于少休30天,只有98天产假了。同时,爸爸也没有护理假。不过,各地政策也会略有不同,详情还要跟当地的计生委咨询哦。
发布于 2023-07-21 15:53
0评论
产假有哪些分类? (一)授乳时间哺乳假 女职工生育后,在其婴儿一周岁内应照顾其在每班劳动时间内授乳两次(包括人工喂养)。每次单胎授乳时间为三十分钟,亦可将两次授乳时间合并使用。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一胎,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谓哺乳假六个半月。(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六条) (二)晚育假、晚育护理假 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产假
发布于 2023-11-03 18:34
0评论
前段时间,关于二胎的新政策得到实施,因此很多符合要求的家庭都想生二胎。生育二宝后妈妈也能拥有哺乳假吗? ·二胎享有哺乳假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只要是合法生育的二胎,都与一胎一样享有每天两次,一次半个钟头的哺乳时间,一直到宝宝1岁。如果是多胞胎,则每多一名宝宝多1个钟头。而假期时长就不一样了,只有3个月,但申请条件也跟第一胎一样。 ·二胎哺乳假假期待遇 国家规定二胎哺乳假假期待遇如下: 1.请3个月
发布于 2023-08-22 01:49
0评论
二胎生育险报销标准是什么?二胎生育险报销标准和一胎生育险报销标准有什么差异?下面华律小编将为您解答此类问题,希望对您了解更多生育险的报销标准的现状有所帮助,祝您阅读愉快! 二胎生育险报销标准 凡是符合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第二胎也是可以享受有关生育保险待遇的。生育津贴规定:“女职工产假90天,其中产前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一婴,产假增加15天;晚育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
发布于 2023-09-04 20:09
0评论
指标内二胎产假:根据我国《劳动法》第62条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可见,妇女生育产假是法定的,只要有怀孕和生育的事实,员工提出要求休产假,单位都应当无条件批准。但根据各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90天以外的另外给予晚育妇女30天的晚育产假,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女职工是不能享受的。 指标外二胎产假:各省(市、区)制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均规定,违反国家规定生育子女的
发布于 2023-07-21 16:13
0评论
具有生育证生育二胎,因头胎没有报销,产假为98天,生育津贴(即产假工资)计发基数为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 报销所需材料:个人医疗保险编号,《居民身份证》、《结婚证》、《生育证》、《出生医学证明》(包括两个孩子的)以上5个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诊断书,住院现金收据,出院治疗明细单及出院记录。 凡是符合政策允许生育二胎的,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在领取二胎待遇时,有两种情况需分别处理。
发布于 2023-05-24 06:20
0评论
1、2014年女职工最新产假规定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98天,其中产前休息15天,产后休息83天。 2、难产者,增加15天假期。 3、晚育假,增加30天假期。 4、多胞胎生育,每多生一个增加15天假期。 5、另外,有独生子女证的再增加15天假期。 6、生育二胎的产假时长与一胎一样,但是不重修晚育假。
发布于 2023-07-27 02:13
0评论
产假期间,依法享受生育生活津贴和生育医疗费补贴。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为本人生产或者流产当月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当月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如果本人工资标准高于社会保险支付标准的,超出部分,仍应由用人单位补足。 另外,女职工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报销生育医疗费用等。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不合理待遇,可以通过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解决。
发布于 2023-07-21 16:0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