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22 17:59

良性颅内高压综合征,又称假性脑瘤综合征,是一组具有不同病因的综合征,以颅内压升高为特征。
I.病因

本综合征的病因很多,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1、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导致疏水介质平衡失调,水和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导致颅内高压。多见于肥胖患者(可能有肾上腺皮质或雌激素失衡)、甲状腺功能低下、妊娠或产后、阿狄森氏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停用、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2、颅内静脉窦引流障碍。如中耳炎并发横窦血栓,乳突炎和产后继发性静脉窦血栓,原发性静脉窦血栓。
3、药物作用。过多的维生素A可产生颅内压升高。服用四环素的婴儿偶尔会出现继发性颅内高压。硫代二苯胺、萘啶酸、庆大霉素等药物也可引起颅内压升高,停药后可使颅内压下降。
4.其他。如缺铁性贫血、脊髓灰质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结缔组织病等,偶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II.发病特点

良性颅内高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年以前更常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患者的外观和自我感觉良好。
头痛是良性颅内高压综合征的主要和最常见的症状,程度为中度至重度,多为钝痛,弥漫于整个头部,有时为糜烂性,在早晨或劳累咳嗽后明显,可伴有恶心和呕吐。体征只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和颈椎抵抗。严重者可有复视、眼球外展受限等导盲神经麻痹症状,无其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III.诊断

良性颅内高压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慎重。应在进行详细全面的临床检查,排除颅内压高的其他原因(肿瘤、炎症、脑积水等)后,再根据临床特征,如仅有颅内压高的症状,脑脊液的细胞化学检查正常,以及颅脑CT或MRI未能发现局部颅内病变等,做出诊断。以后仍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密切观察和随访。
IV.治疗

本病预后良好,病程可持续数月,有少数复发。该病可持续数月,少数病例可复发。病程长者的视力可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失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后遗症。
治疗的基础是消除病源和降低颅内压。如果病人过于肥胖,应建议他节食,对静脉窦血栓考虑使用抗凝剂,对乳突炎进行手术,对病因不明者进行脑脊液分流。主要的对症治疗是降低颅内压,常采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也可结合乙酰唑胺减少脑脊液的分泌。

什么是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相关文章
⑴.年龄婴幼儿及小儿的颅缝未闭合或尚未牢固融合,颅内压增高可使颅缝裂开而相应地增加颅腔容积,从而缓和或延长了病情的进展。老年人由于脑萎缩使颅内的代偿空间增多,故病程亦较长。 ⑵.病变的扩张速度当颅内占位性病变时,随着病变的缓慢增长,可以长期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一旦由于颅内压代偿功能失调,则病情将迅速发展,往往在短期内即出现颅内高压危象或脑疝。 ⑶.病变部位在颅脑中线或颅后窝的占位性病变,由于
发布于 2024-01-10 00:41
0评论
良性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良性颅内压增高有两种类型,即弥漫性良性颅内压增高和先局部性良性颅内压增高,再通过扩散波及全脑。弥漫性良性颅内压增高通常预后良好,能耐受的压力限度较高,可以通过生理调节而得到缓冲,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而局部性良性颅内压增高调节功能较差,可耐受的压力限度较低,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慢。 颅腔容纳着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种内容物,当儿童
发布于 2024-01-14 10:48
0评论
当然不能吃辛辣食物,它会刺激肠胃,增大血管的负担,过咸的食物也是如此,不要为嘴伤身哦。在血管瘤病人中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因此,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对肿瘤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酸、甜、苦、
发布于 2024-01-10 00:54
0评论
(一)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injury)任何原因引起的颅脑损伤而致的脑挫裂伤、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均可使良 性颅内压增高。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即可出现良性颅内压增高。少数患者可以较迟出现,如慢性硬膜下血肿等。颅脑损伤后患者常迅速进入昏迷状态,伴呕吐。脑内血肿可依部位不同而出现偏瘫、失语、抽搐发作等。颅脑CT能直接地确定颅内血肿的大小、部位和类型,以及能发现脑血管造影所不能诊断的脑室
发布于 2024-01-14 11:08
0评论
引起颅高压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一、颅腔狭小多见于颅骨先天性病变和畸形、颅骨异常增生症及外伤性颅骨广泛凹陷性骨折等,都可引起颅腔变小,使脑组织受压,影响脑的正常发育和生理功能,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 二、脑血流量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二氧化碳蓄积和碳酸血症;颅内各种血管性疾病如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瘤,脑毛细血管扩张症,丘脑下部、鞍区或脑干等处血管运动中枢附近受到刺激后所导致
发布于 2024-01-14 10:55
0评论
处理颅内压增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争取时间进行病因治疗。要使颅内压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保证正常的脑灌注压和能量供应,防止或减轻脑移位和脑疝的发生。病因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 1、非手术治疗颅内压增高的非手术治疗主要是脱水降颅压治疗,包括各种脱水药物的应用、激素治疗、冬眠降温降压治疗等;另外对颅内肿瘤术前或术后的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的治疗、免疫治疗、抗感染治疗、高压氧治疗
发布于 2024-01-14 11:15
0评论
头痛 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间较重,部位多在额部及颞部,可从颈枕部向前方放射至眼眶。头痛程度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行性加重。当用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头痛性质以胀痛和撕裂痛为多见。 呕吐 当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呕吐呈喷射性,易发生于饭后,有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体重减轻。 视神经乳头水肿 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
发布于 2024-01-14 11:02
0评论
番茄生菜沙拉 1.把生菜叶洗净,平铺于容器中;2.把番茄和黄甜椒洗净,切成圆形薄片;3.将切好的番茄、黄甜椒薄片交错摆放在生菜叶上;4.加入沙拉酱调味即可。 圆白菜炒粉丝 1.将圆白菜洗净,均匀切成4厘米长的丝;2.将粉丝用温水泡透,切成段;3.葱、姜、蒜洗净,均切成细末待用;4.锅内加油烧热,放入葱、姜、蒜末炝锅;5.放入圆白菜丝,加料酒、白糖、酱油煸炒几下;6.放入粉丝、精盐、醋炒匀至熟,加
发布于 2023-12-28 16:30
0评论
颅内压的形成与正常值 颅腔容纳着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种内容物,当儿童颅缝闭合后或成人,颅腔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约为1400—1500ml。颅腔内的上述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由于颅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一般以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颅内压力,通过侧卧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脑室穿刺测量来获得该压力数值,成人的正常颅内压为0
发布于 2024-01-10 00:34
0评论
保持大小便通畅 颅脑损伤的病人常有呕吐、高热,加上早期限制水钠的摄入,脱水剂、利尿剂的应用,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加上意识障碍或瘫痪导致长期卧床,使胃肠蠕动功能降低,多伴有排便不畅,神经损伤等致尿潴留。当病人表现躁动不安时,要及时观察,避免其用力排便,根据情况给予缓泻剂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避免高压大量灌肠,必要时用手指抠出粪块,并及时解除尿潴留,防止腹压增高,以免引起颅内压增高。 亚低温疗法
发布于 2023-12-28 16:2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