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9-06 13:23

  乳腺导管扩张症又名浆细胞性乳腺炎,非泌乳性乳腺脓肿,其发病率占乳房良性疾病的5%左右。临床上常因缺乏对本病的认识而导致诊治失误。乳腺导管扩张症始发于30岁~40岁经产、非哺乳期妇女,病因至今尚无统一认识。一般认为该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为退行性变,病因与内分泌紊乱有关系。

  也有人认为是由于乳腺导管排空不畅或其它原因使导管开口堵塞,分泌物潴留,引起导管扩张,扩张的导管内中性脂肠可刺激管壁纤维组织的增生,并可破坏管壁渗入间质,引起剧烈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病变处有大量的浆细胞浸润。本病独特的基本病变是乳腺导管潴留性扩张,而浆细胞浸润系继发改变而非本病所特有。由于该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检查对本病诊断无特异性,所以临床极易误诊误治。由于本病具有乳房肿块,乳头内陷,乳头溢液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特点,常误诊为乳腺癌。

  作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供与乳癌鉴别:

  (1) 发病年龄轻。该病的发病年龄相对于乳癌的平均年龄约年轻10岁。本组平均年龄为35岁。

  (2)病史中可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 ,病史较长,但白细胞计数不高,分类正常。

  (3)早期即可有乳头内陷且多为偏向性。腋窝淋巴结肿大伴轻触压痛,但随病程进展腋窝淋巴结可缩小或消退。

  (4)该病乳房肿块多位于乳晕周围,常伴触痛。乳头或乳晕下有时可触及增粗的大导管。询问病史可有乳房肿块缩小史及哺乳障碍史,乳腺癌的无痛性肿块多位于乳房周边区,进行性生长。

  (5)乳腺导管造影及针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鉴别。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是确诊及决定术式的可靠依据。此外,本病由于具有脓肿反复破溃或有经久不愈的慢性瘘管等特点,易于乳腺结核相混淆。但乳腺结核多远离乳晕及输乳大导管,且乳头内陷罕见。再者乳腺结核多为继发性,多伴有中毒症状及结核抗体阳性等,有助于鉴别。

  本病属乳腺良性病变,也并非癌前病变。单纯脓肿切开引流不能取得永久疗效。合并感染时,灭滴灵与其它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可获得短暂效果。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性措施。常用的术式及适应症为:

  (1)乳管切除术:适用于单纯乳头溢液或乳晕下肿块者,对单纯乳头溢液者,在探针的引导下,切除该乳管及周围0.5cm的乳腺组织;对有乳晕下肿块和乳晕下大导管普遍扩张者,则采取乳晕边缘弧形切口,保留翻转乳头,切除全部大乳管及楔形切除乳晕下乳腺组织,所成腔隙荷包缝合,乳头外翻整形缝合。

  (2)乳腺区段切除术:适用于单纯表现为乳腺肿块,且肿块局限,位于距乳晕2.0cm以外乳腺周边部的病例。此手术强调切口内端必须达乳头下,以保证所属大乳管的彻底切除,否则,术后仍有形成乳晕下囊肿、乳头溢液甚至乳腺瘘的可能。切面如有细条状乳汁样物溢出,即应扩大切除范围,以防复发。

  (3)乳房单纯切除术:仅适用于少数弥漫性病变首次治疗不合理而致严重乳腺瘘等已生育的病例。对于合并急性感染而致乳房弥漫性肿胀者,并非乳房单纯切除的适应症。应先控制炎症后再酌情选择合理的术式,对于已控制炎症的乳腺瘘病例,行保留乳头的瘘管及周围瘢痕组织彻底切除,一期缝合为佳。腋窝肿大之淋巴结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乳房病灶切除后可自行消退。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分析相关文章
近年来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其发病年龄不等,少者则为20岁左右的青年女性,常以乳晕旁脓肿或乳晕旁瘘管而就诊,青壮年好发乳晕旁脓肿,在31~40岁这一组仍属好发年龄。有乳晕下肿块、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症状乳腺导管扩张症的早期可以是没有症状的,但其中一部分人变得有症状时,则在临床上常以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乳晕旁瘘管以及浆细胞性乳腺炎等形式出现。乳腺导管扩张症常
发布于 2023-01-14 05:21
0评论
应予鉴别的有: 导管内乳头状瘤(或癌):患者年龄可稍轻,表现为无痛性单个或偶有2-3个导管溢液,有时在乳晕附近可扪及小结节,按压史有淡黄或血性溢液。通过乳腺导管造影或活组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乳腺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乳房内肿块为单个,质坚,边界不清,呈进展性生长,常有腋淋巴结转移,较少有乳头溢液。B超、细针穿刺活检和病理切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乳房结核:也可表现为乳房内炎性肿块及慢性溃疡
发布于 2024-03-14 14:20
0评论
社交恐怖症是以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处于难堪的境况,因而尽力回避为特征的一种恐怖障碍。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害怕处于众目睽睽的场合,大家注视自己。或害怕自己当众出丑,使自己处于难堪或窘困的地步,因而害怕当众说话或表演,害怕当众进食,害怕去公共厕所解便,当众写字时控制不住手发抖,或在社交场合结结巴巴不能作答。害怕见人脸红,被别人看到,因而惴惴不安者,称赤面恐怖症。害怕与别人对视
发布于 2022-12-03 16:51
0评论
【目的】回顾性分析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0kg的早产新生儿中,动脉导管单一因素对患儿预后的影响。      【对象】筛选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胎龄小于32周的登记出院早产新生儿共2771例,其中患儿体重小于等于1.0kg的早产新生儿共134例,排除合并室缺的3例患儿及入院未行心脏超声检查的7例患儿,符合条件的早产新生儿共124例。【方法】全部符合条件的体重小于等于1.0kg的早
发布于 2022-12-06 00:26
0评论
以中年人居多。起病多缓慢,有时可达10年以上。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短和水肿最为常见。最初在劳动或劳累后气短,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短,或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常感乏力。 体检见心率加速,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有抬举性搏动,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常可听得第三音或第四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由于心腔扩大,可有相对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此种杂音在心功能改善后
发布于 2023-12-28 13:36
0评论
能否根除要看疾病的具体情况。通常来讲,乳腺癌经过规范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手段),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一部分患者可以完全治愈,终生不出现复发、转移;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复发、转移,但重新治疗后可获得长期缓解;也有的患者可能因复发转移等危及生命。当然,越早发现和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要太看重群体的“治愈率”、“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等数据,群体的数据不代
发布于 2022-09-28 14:03
0评论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主要是防治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其关键在于呼吸道保持引流通畅和有效的抗菌药物的治疗。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祛痰剂稀释脓痰,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一)祛痰剂:可服氯化铵,溴已新。亦可用溴已新8mg溶液雾化吸入,或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必要时可加用支气管舒张剂喷雾吸入,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再作体位引流,以提高其疗效。 (二)体位引流根据
发布于 2024-12-10 08:55
0评论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引起管腔粘膜的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导致引流不畅而加重感染;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会诱发肺部感染。故两者互相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先天性发育缺损及遗传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较少见。 多数患者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的病史,以后常有呼吸道反复发作的感染。气管和主支气管扩张较少见,因为较大的支气管有完整
发布于 2024-12-10 08:42
0评论
举一例:症状: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喑音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 证候分析: 脏腑之间有互相资生、制约的关系,因此在病理情况下,肺脏局部病变也必然会影响其他脏器和整体,故有“其邪展转,乘于五脏”之说,肺痨与脾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脾为肺母,肺虚则耗夺脾气以自养,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以养肺,
发布于 2023-11-02 09:36
0评论
1、周期性疼痛 表现为月经前乳腺胀痛加重,肿块增大;行经后疼痛减轻或缓解,肿块变小;此种周期性疼痛常因病变分型而不一,在小叶增生型时,周期性疼痛非常明显;纤维腺病型时则疼痛减轻;硬化性型时几乎无疼痛,疼痛常为胀痛,针刺样痛或隐痛,可向患侧腋窝,肩部放射。 2、乳房肿块 常为多个,可累及两侧乳腺,但亦可单发,肿块一般较小,直径多在2cm以上,肿块形状不一,呈片块状,结节状和条索状等,边缘不甚清楚
发布于 2025-01-18 17:5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