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9-17 05:34

  1、《温病条辨》):苡仁、白豆蔻、杏仁、竹叶、通草、滑石、半夏、厚朴。治温病出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胸闷不饥,午后身热。

  2、《和剂局方》:与人参、茯苓、白术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能渗除脾湿,健脾止泻。

  3、《千金方》: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苇茎汤可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痰

中药苡仁的相关配伍相关文章
1、《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1] 2、《本草经疏》: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3、《本草新编》: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适用之。
发布于 2023-09-17 05:40
0评论
柏子仁,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1、治老人虚秘:柏子仁
发布于 2024-02-09 07:47
0评论
1.配黄连: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黄连苦寒泻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除逆止呕。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黄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萸之辛热,同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所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证。 2.配党参: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良好的暖肝开郁、温脾燥湿、除逆止痛的作用,党参具补气和
发布于 2023-10-16 00:23
0评论
配伍:1、《伤寒论》吴茱萸汤:与生姜、人参等同用,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沬,苔白脉迟等。 2、《医方简义》导气汤: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 3、《类编朱氏集验医方》鸡鸣散:与木瓜、苏叶、槟榔等配伍,治寒湿脚气痛,或上冲入腹。 炮制;1、吴茱萸:除去杂质。 2、制吴茱萸:取甘草捣碎,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干燥。(每l00kg吴茱萸,用甘草6k
发布于 2023-10-16 00:03
0评论
1、中药薏苡仁甘补淡渗,又兼补脾健脾。对水湿内停之疾患,兼有脾虚者尤相适宜。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常与猪苓、茯苓、木瓜等配用,亦可与粳米煮粥食。治脾虚泄泻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配伍,如参苓白术散。 2、中药薏苡仁能祛湿除痹,兼可舒筋,适用于湿邪留滞肌肉筋脉之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因其性寒尤宜于湿热痹痛,常与苍术、黄柏、牛膝等配伍,如四妙散。亦可与防己、络石藤、桑枝等同用。《食医心镜》单用薏苡仁为
发布于 2023-09-17 06:00
0评论
1、治肾虚腰痛:丝瓜藤连根,焙燥研细末。黄酒送服,每次3g,每日2次。(《食物中药与便方》) 2、治鼻中时时流臭黄水,甚者脑亦时痛:丝瓜藤近根三五寸许,烧存性,为细末,酒调服之。(《医学正传》) 3、治牙宣露痛:①用丝瓜藤阴干,临时火煅存性,研搽。(《纲目》引《海上妙方》)②丝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灯心一把。水煎浓汁,漱吐,其痛立住。(《纲目》引《惠生堂房》) 4、治阳旺:用丝瓜小藤捣烂。敷玉茎,
发布于 2023-12-15 00:25
0评论
种仁呈卵形—椭圆形,基部略平,顶端钝圆。表面乳白色。光滑。常有少量的淡棕色种皮残存,基部凹入,中央有点状种脐。侧面有腹沟,沟内淡棕色(有残留种皮)。依腹沟方向纵切可见胚乳较大,白色粉质,盾片狭长,淡黄色,油质,胚细长,位于腹沟一侧,上端为胚根,下端为胚芽。种仁横切肾形,质坚硬,味甘。以粒大、色白、完整,无碎粒,无粉屑杂质者为佳。
发布于 2023-09-17 05:47
0评论
作为辅助药,用于利尿消炎,去湿止痛、健脾止泻。 1、用于治疗轻症水肿,尤为脚气水肿较适宜。慢性肾炎而水肿较轻者,可用薏苡仁和鱼腥草等利尿退肿,并可根据患者脾肾阳虚的情况酌加杜仲、菟丝子、黄芪等补益药,方如薏苡仁杜仲汤。 2、用于治疗内痈。例如治肺痈的苇茎汤,治肠痈的肠痈方,均用本品配合。 3、用于治疗湿热痹痛(录入风湿性肌炎、多发性神经炎),可缓解肌肉挛缩疼痛,无论热症寒症都可用,偏热的,配络石
发布于 2023-09-17 05:54
0评论
1、用于经血不止:乌龙尾(炒烟尽)、荆芥穗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茶下。(《圣济录》) 2、用于头项风强:八月后,取荆芥穗作枕,及铺床下,立春日去之。(《千金方》) 3、用于咽膈不利,疏风壅,涎唾多:牛蒡子(微炒)、荆芥穗各一两,炙甘草半两,为末。食后汤服二钱,当缓缓取效。(寇氏《本草衍义》)
发布于 2023-07-22 14:59
0评论
1、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2、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仁存堂经验方》) 3、治偏正头痛:川芎二两,香附子(炒)四两。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 4、治吐血:童便调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
发布于 2023-11-11 15:3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