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补钙就要多喝骨头汤。为了补钙,有的准妈便按照老人的指点猛喝骨头汤。其实,喝骨头汤补钙的效果并不理想。骨头中的钙不容易溶解在汤中,也不容易被人体的肠胃吸收,而喝了过多骨头汤,反而可能因为油腻,引起孕妇不适。
误区二:为控制体重不吃脂肪。在怀孕阶段尤其不应该拒绝脂肪,因为脂肪对胎儿神经系统以及细胞膜的形成是必不可缺少的。接下来,我们又有一个疑问。我们知道脂肪被分为两类:好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如有名的欧米加-3)和坏脂肪(饱和脂肪酸,比如黄油或全脂奶产品中的脂肪)。在孕期,这两种脂肪都应该吃吗?答案很明确:是的,因为胎儿需要各种类型的脂肪。如果在孕期的某个阶段,胎儿缺乏本应该得到的某种脂肪,在以后的时间里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孕妇不能吃素!当然,还有有一点需要提醒:不要忽视了暗藏的脂肪,如果在烹饪的菜肴当中已经含有了脂肪,那就没必要再加更多的脂肪进去。
误区三:盲目购买营养保健品。价格昂贵的营养品一定比普通食物好吗?准妈妈在选择营养品时,主要该考虑的是自己的身体是否需要进补,而不是盲目听从销售商的花言巧语,许多营养品的吸收效果并不会比普通食物更好(如鲜牛奶的补钙功效未必就比直接补充钙剂差),有些营养品甚至根本不适合孕妇食用。准妈妈在决定购买营养品前,最好先咨询一下有经验的产科医生。
误区四:以保健品代替正常饮食。为了加强营养,一些准妈妈们每天要补充很多营养品,诸如蛋白粉、综合维生素、钙片、铁剂、孕妇奶粉等等,大量营养品下肚,某些准妈妈就认为自己的营养已经足够了,日常三餐的营养保证不了也没什么关系。其实这样做反而对身体不利,因为营养品大都是强化某种营养素或改善某一种功能的产品,单纯使用还不如保证普通膳食的营养均衡来得更为有效。
误区五:一人吃双倍食物。很多女性在得知自己怀孕后,就努力开始加大饭量,希望借此来满足胎儿的营养需要。几乎所有的准妈妈都相信只要自己吃的多,宝宝就一定会健康。其实,怀孕的妈妈即使进食量加倍,也不等于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可以吸收所有妈妈比以前多吃的那些食物的全部营养,准妈妈多吃的那部分,很可能大都变成了自己身上的肥肉。孩子的营养是否够,关键在于准妈妈对食物的科学性选择,而不是靠盲目多吃来达到。
误区六:有营养的东西摄入越多越好。在孕期中加强营养是必须的,但营养摄入绝非多多益善。太多的营养摄入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并存积过多的脂肪,导致肥胖和冠心病的发生。体重过重还限制了准妈妈的体育锻炼,致使她们抗病能力下降,并造成分娩困难。
误区七:多吃菜,少吃饭。许多人认为菜比饭更有营养,准妈妈应该把肚子留下来多吃菜。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饭是米面等主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一个孕中、晚期的孕妇一天应摄入400~500克的米面及其制品。
误区八:多吃苹果少吃西瓜。步入6月,仍有不少孕妇对苹果情有独钟,认为只要孕妇多吃苹果,生产时就会顺产、母子"平安"。许多老年人不许怀孕的媳妇吃西瓜、梨子,认为这些水果性凉寒,吃了容易流产。更有甚者,连某些蔬菜也不允许吃,说是会动"胎气"。其实,上述说法毫无科学根据。苹果并无安胎特效,只能起到补充维生素的作用,吃多了还会产生腹胀感,容易便秘。至于西瓜等所谓性凉的水果,只要适量食用,孕妇也不会因此而流产。专家指出,孕妇食用蔬菜水果时,新鲜是最重要的原则。同时,应该多吃时鲜瓜果。不过,食用水果也不宜过量,不能一次性"恶补",否则容易拉稀。应根据"一天一个苹果、一个橙和一块西瓜"的基本量予以增减。
误区九:妊娠期吃糖易患糖尿病。有的准妈妈担心患上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从怀孕开始就拒绝吃糖、巧克力。其实,这是出于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原理的误解。正常人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会转化为葡萄糖,如果有剩余,则会通过胰岛素的作用,转化为糖元储存在肝脏或变为脂肪。而在妊娠期间,胎盘可以分泌物质对胰岛素进行抵抗,以保护胎儿获得充分的糖供应。如果孕妇摄入的糖越多,胰岛素消耗得越多,而遭遇胎盘分泌物质的"抵抗"也就越多,直至不堪负荷,就可能出现糖尿病症状。正常女性特别是偏瘦的女性根本不需要对糖避之不及,肥胖女性、以前在妊娠期曾患有糖尿病的孕妇,虽然的确不宜多吃糖,但也不需要一点糖都不碰。
误区十:呕吐厉害就要多吃零食。怀孕初期常有呕吐、恶心和胃口不佳等症状,嗜好多吃酸、吃辣。为压制孕吐,有的准妈妈索性餐餐吃话梅、果脯等零食。殊不知,这样并不能缓解孕吐。孕吐是由于胃酸分泌不足、胃肠功能下降失调才会出现的。虽然酸辣口味的食物可以刺激胃酸分泌,但如果长期大量食用,终究可能损害肠胃功能。如果孕妇孕吐得厉害,应尽快到医院检查,并进行治疗才能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