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11-04 05:57

  【宜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菌桂、雷丸、蛇蜕皮。畏菟丝。"

  ②《药性论》:"恶石葵。忌羊血。"

  ③《本草经疏》:"阴虚火旺者忌之。阳萎属于失志,以致火气闭密不得发越而然,及崩中带下由于火盛而非虚寒者,并不得服。"

  ④《本草汇言》:"营虚血热者不宜服。"

阳起石的宜忌相关文章
(一)阳起石的作用 第1步治元气虚寒,精滑不禁,大府溏泄,手足厥冷: 阳起石(煅,研令极细)、钟乳粉各等分。共为细末,酒煮附子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送下。(《济生方》白丸) 第2步治阴痿、阴汗: 阳起石(煅,为末),每服二钱,盐酒下。(《普济方》) 第3步治冲任不交;虚寒之极,崩中不止,变生他证: 阳起石(火煅红,别研,令极细)二两,鹿茸(去毛,醋炙)一两。上为细末,醋煎艾汁
发布于 2023-11-04 05:44
0评论
阳起石的食用方法: 阳起石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1.5钱。 阳起石用药禁忌: 1、阴虚火旺者忌服。 2、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菌桂、雷丸、蛇蜕皮。畏菟丝。《本草经集注》 阳起石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阳起石丸1 功效:主治男子不育,精清精冷。(不孕) 组成:阳起石(火煅红,研极细)鹿茸(酒蒸,焙)韭子(炒)菟丝子(水淘净,酒浸蒸焙,别研细末)天雄(炮,去皮)肉苁蓉(酒浸)各30克覆盆子(
发布于 2023-11-04 05:51
0评论
【鉴别要点】 正品阳起石与误用品阴起石的主要区别点:一是正品全体乳白色或有相间的纵花纹,表面有纤维状纹理;二是质松软,撕之成丝绵状而光滑;三是附粘手上不易去掉。[1] 而误用品阴起石一是全体呈银灰色而微绿有光泽;二是断面显层状纹,质软松酥;三是用手可捻成薄鳞状或短纤维状,附粘于手有滑感,不易掉落。两者用火烧热,正品不导热,误用品导热。 【名典鉴别】 1、梁·《名医别录》曰:“阳起石生齐山山谷及琅
发布于 2023-11-04 06:04
0评论
勃起功能障碍即阳事不举,或临房事时举而不坚。历代医家认为此病多涉及肝、肾、阳明三经,病因有命火衰微、心脾受损、恐惧伤肾、湿热下注,分别治以补肾壮阳、补益心脾、养心安神、清化湿热。【宜】(1)饮食宜松软易消化,适当进滋补性食物,如蛋类、骨汤、枣、莲子、核桃等。(2)肾虚者可适当进温补肾阳的食品,如鸡、鸽蛋、狗肉、鹿肉、虾、海参等。【忌】(1)忌生冷、寒性食物。(2)忌酒、烟。
发布于 2022-09-30 17:44
0评论
阳起石为硅酸盐类矿物,它是闪石系列中的一员,这类矿物常被称为闪石石棉。阳起石的晶体为长柱状、针状或毛发样。颜色由带浅绿色的灰色至暗绿色。具玻璃光泽。透明至不透明。晶体的集合体为不规则块状、扁长条状或短柱状。大小不一。白色、浅灰白色或淡绿白色,具有丝一样的光泽。比较硬脆,也有的略疏松。折断后的断面不平整,断面可见纤维状或细柱状。
发布于 2023-11-04 05:37
0评论
阴虚阳亢者忌服。《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阳盛阴虚者忌之,胃火齿痛亦不宜服。《得配本草》:“命问火炽,疮毒宜凉者,并禁用。”
发布于 2023-03-04 17:09
0评论
宜: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者宜食;口疮口臭,牙龈肿痛,以及风热瘙痒者宜食。忌:阴虚血燥体质,或汗多表虚者忌食;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切忌多食久1、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2、毒副作用薄荷脑、油对哺乳动物具有较强的麻痹作用,若过量服用会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因此,在药品中的使用剂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限量(除药用外,一般每人每日不超过2mg/k 【用途】:用于感冒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昏,
发布于 2023-01-28 23:46
0评论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的原因,有素体阳盛、肠胃积热;情志失和、气机郁滞;气血不足、下元亏虚;阳虚体弱、阴寒内生,故便秘可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四类。【宜】(1)主食宜以糙米、麦类为主,宜多食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土豆、汽水等,以促进肠蠕动。(2)宜多食含粗纤维多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蕹菜
发布于 2022-09-30 17:39
0评论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的原因,有素体阳盛、肠胃积热;情志失和、气机郁滞;气血不足、下元亏虚;阳虚体弱、阴寒内生,故便秘可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四类。【宜】(1)主食宜以糙米、麦类为主,宜多食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土豆、汽水等,以促进肠蠕动。(2)宜多食含粗纤维多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蕹菜
发布于 2022-12-17 14:20
0评论
柏子仁,香气透心,体润滋血。同茯神、枣仁、生地、麦冬,为浊中清品,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忡,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血之功也。又取气味俱浓,浊中归肾,同熟地、龟版、枸杞、牛膝,为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痛,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味甘亦能缓肝,补肝胆之不足,极其稳当,但性平力缓,宜多用之为妙。 便溏及痰多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牡蛎、桂,瓜子为使。恶菊花、羊蹄、诸
发布于 2024-02-09 07:5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