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胃是整个消化道的最膨大部分,是食物暂时贮存和消化的场所。由食管送来的食团在胃内进行部分消化,经过一定时间后,再送入十二指肠,此过程称为胃排空。幽门两侧的压力差是胃排空得以实现的关键,当胃内压大于十二指肠内压时,食物即可由胃排出;反之,十二指肠内容物则对胃蠕动造成抑制作用,进而延缓其排空速度,使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
中医没有胃动力病名,此病多归属于中医“胃脘痛”“痞证”“嘈杂”“纳呆”“胃缓”等范畴。但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早在《内经》就有“否”“满”“否塞”等概念的提出,《伤寒论》中有“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的明确定义,《本草经疏》更明言“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的病机基础,《丹溪心法》中也有近似的论述:“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为痞者;有饮食痰饮不能施化为痞者”。本病多由情志不遂,或饮食劳倦,或邪犯胃府等,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发病的中心环节。病变部位在胃,涉及肝脾。病症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气滞或血瘀,一般多虚实夹杂,寒热并见,气滞日久后,必见血瘀。
胃动力不足在临床上可归纳为以下6型:
①脾胃虚弱型:胃脘胀闷,恶心呕吐,纳呆乏力,身体消瘦,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而弱。治则: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20g,白术30g,茯苓20g,砂仁10g,香附15g,姜半夏20g,厚朴20g,苏梗15g,生姜10g,甘草15g。
②肝胃不和型:脘胁胀闷疼痛,嗳气吞酸,胃纳差,时欲呕,常随情绪波动而加剧,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则: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处方: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减。柴胡10g,白芍25g,茯苓20g,半夏15g,厚朴20g,枳壳15g,香附15g,陈皮10g,吴茱萸10g,黄连10g,竹茹30g,郁金10g。
③气滞血瘀型:脘腹胀闷,痛及两胁,入暮加重,平时烧心返酸,心下嘈杂,嗳气善叹息,舌紫暗苔薄白,脉沉弦而涩。治则:行气化瘀,和胃止痛。处方:四逆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10g,赤芍20g,白芍30g,当归15g,川芎10g,生地黄15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5g,牛膝15g,香附15g,川楝子20g,甘草15g。
④胃阴不足型:胃脘嘈杂隐痛,常伴有灼热感,口苦便结,恶心干呕,口渴欲饮,舌质红、苔花剥,脉细弱微数。治则:滋阴养胃,降逆平冲。处方:一贯煎合旋覆代赭汤加减。沙参30g,麦冬10g,玉竹20g,太子参30g,白芍30g,竹茹20g,天花粉20g,半夏15g,旋覆花30g,代赭石10g,当归10g,枳实15g,甘草15g。
⑤湿热中阻型:胃脘痞满,呕恶吞酸,口中粘腻,渴不欲饮,四肢困重,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燥湿,化浊止呕。处方: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15g,厚朴20g,苍术10g,陈皮10g,黄芩15g,黄连10g,枳壳15g,香附15g,竹茹30g,党参20g,茯苓20g,莱菔子15g。
⑥饮食停滞型:脘腹满闷,痞塞难消,早饱厌食,吐物腐臭,吐后痛减,大便不爽,矢气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弦滑有力。治则,消食导滞,行气消痞。处方:保和丸加减。山楂20g,神曲15g,半夏15g,陈皮10g,茯苓20g,白术20g,连翅20g,黄芩15g,黄连10g,大黄15g,枳实15g。
胃动力不足脾虚是关键。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最终出现肝胃失和,寒热虚实错杂现象。临床上必须根据中医辨证进行针对性治疗,这和西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协调各种平滑肌,以改善胃动力的作用是不同的。中药通过增强消化液分泌,促进肠蠕动,改善胃适应性弛缓,抑制消除消化道内气体,进而改善胃肠道症状,但总以疏肝扶脾,平调寒热为要。以柴胡、枳壳、厚朴、香附、乌药、木香、陈皮、青皮、香橼、佛手、川楝子等行气疏肝以解郁;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化瘀止痛;山楂、神曲、谷芽、麦芽、鸡内金等化饮食积滞;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等,补中助运促排空;藿香、佩兰、白蔻、砂仁、草果、菖蒲、苍术等,振脾阳化脾湿。茵陈、金钱草、郁金等利胆祛郁;黄芩、黄连、大黄等荡涤积热;三棱、莪术、半夏、旋覆花等治久病痰瘀入络;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天花粉能促进胃液分泌。随证治之,多奏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