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11-18 05:44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胃酸,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腹泻。胃里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或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正常胃粘膜由于粘膜周围萎缩,出现腔内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时,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现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既可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息肉状改变。

  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胃息肉:胃息肉患者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常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与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腹泻等症状。息肉表面如有糜烂、溃疡,可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

  胃息肉的危害

  胃息肉不是胃癌 ,但是胃息肉有恶变的可能 ,是胃癌的癌前期状态。因此患有胃息肉的病人应提高警惕 ,定期随访 ,及时处理。

  不少人做胃镜检查发现长有息肉,他们常产生这样的疑惑:胃息肉这种病危害大不大?会不会发生癌变?

  胃息肉分两种,一种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10%—30%,被人们称“癌前病变”;另一种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症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此外,还有与胃息肉有所不同的息肉变,如幼年性息肉变,无恶变倾向;弥漫性息肉变,癌变率可达20%;还有遗传性息肉变等。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也会癌变。腺瘤性息肉虽说容易引起癌变,但也可预防,如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将息肉切掉。

  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胃息肉如何诊断?

  胃息肉本身病理上可分为增生性和腺瘤性两种,后者癌变率较高(30%~58.3%),因此活组织病理检查鉴别,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诊断:胃息肉常无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是通过x 线胃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被发现。胃息肉发生炎症时,则有胃炎样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胃灼热、腹泻等。息肉发生在贲门部时有吞咽阻挡感。发生在幽门管时,容易出现幽门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腹痛腹胀加重伴呕吐。息肉有溃疡或癌变时可出现黑便和呕血。胃息肉很少有阳性体征,合并炎症时上腹部可有压痛,出血多者有继发性贫血表现。

  x 线胃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息肉的主要方法。x 线胃钡餐透视显示胃腔内呈现圆形或半圆形边界整齐清晰,表面平整的充盈缺损,多数在1cm 左右大小,有蒂者可见其移动。胃镜检查对诊断实属必要,镜下可见胃壁黏膜上有圆形或半圆形隆起,一般小于2cm,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平整,色泽呈正常黏膜象或呈鲜红色,质地柔软,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发。部分息肉呈菜花状表现,其表面或有糜烂或有溃疡。菜花状息肉和体积大于2cm 者有恶变之可能,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多表现为粪潜血实验阳性或黑便。

  其他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

  内镜下可见息肉呈圆形或椭圆形隆起,少数呈分叶状,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在0.5~1.0cm 之间,少数直径大于2cm。腺瘤性息肉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而增生性息肉则与周围黏膜相似。内镜直视下活检及组织学检查可明确其性质及类型,同时可进行治疗。

  x 线检查

  x 线钡餐检查表现为充盈缺损,对诊断胃息肉有一定价值,但其发现率低于胃镜,适用于内镜检查有禁忌证者。

胃息肉易发生癌变相关文章
1、对于息肉进行内镜(胃镜、肠镜)下的息肉切除,是防止其病变十分有效的措施。目前镜下治疗息肉的方法有:高频电凝电切、高频电灼、激光治疗、微波治疗、注射摘除、冷冻疗法等。 2、对于息肉切除后的复查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是因为,腺瘤性息肉切除后再生、复发的机率较高,多发性息肉容易漏掉。 3、息肉切除术后的随访复查,一般认为,单个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第一年随访复查一次,如检查阴性者则每3年随访复查一次
发布于 2023-11-22 11:50
0评论
不少人做胃镜检查发现长有息肉,他们常产生这样的疑惑:胃息肉这种病危害大不大?会不会发生癌变? 胃息肉分两种—— 一种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10%—30%,被人们称“癌前病变”; 另一种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症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
发布于 2023-11-18 05:58
0评论
要做活检才行。膀胱癌可以做如下检查做诊断。 超声检查:在行膀胱镜检查前,行经腹超声检查,初步了解泌尿系统的状况,作为膀胱癌的最初筛选,膀胱镜检查时经尿道超声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及膀胱壁浸润情况。 静脉肾盂造影(IVP):由于移行上皮癌具有容易种植及多中心发病的特性,膀胱癌患者应了解上尿路有无异常,因此IVP不但能了解双侧肾功能,还能发现上尿路并发的肿瘤。 膀胱造影:肿瘤较大时,可显示肿瘤引起的
发布于 2024-05-28 13:36
0评论
1、恶性口腔溃疡易癌变 良性的口腔溃疡一般数天至数周就可以愈合,而恶性口腔溃疡常呈进展性,迟迟不愈合,形态多不规则,其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溃疡面的基底部不平整,呈颗粒状,疼痛不明显。 2、慢性创伤性口腔溃疡易癌变 临床中经慢性创伤性溃疡转变为口腔癌的患者并不少见,尤其患者存在未拔除的残牙根、应用不合格的假牙、边缘锐利的假牙等,其锐利边缘不断刺激刮破舌、颊黏膜,如不去除刺激
发布于 2023-02-06 12:41
0评论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等各种原因,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及癌变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资料显示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胆囊息肉的癌变率逐渐增高。国内资料报告显示20%~82.6%的胆囊癌合并有胆息肉,国外报告则高达54.3%~100%。而胆囊息肉有5%~1%
发布于 2023-03-13 03:31
0评论
概述 胃溃疡这个疾病,目前,在我国十分的常见,胃溃疡这个疾病是内科的一种疾病,胃溃疡这个疾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愈合,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疾病,心情也啊重要的,不要过于的紧张,不要过于的担心,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疾病,要早期治疗,要弄清楚病因在进行治疗疾病。不要耽误了治疗疾病。 步骤/方法: 1、 胃溃疡这个疾病,要是不及时的治疗,一直都是慢性的话,很容易癌变
发布于 2024-04-13 22:18
0评论
概述 甲状腺在癌发病初期是以甲状腺结节表现为主。会出现呼吸困难,进食障碍。那么应该如何预防甲状腺结节易癌变呢?以下是我的妙招; 步骤/方法: 1、 患者要长期坚持适当的身体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及增强血液的新陈代谢功能及提高身体免疫力。 2、 每天应该合理饮食,要多吃植物类食品(例如新鲜蔬菜水果)可以吸收多植物营养成分增强身体抗癌功能,但是要尽量少吃动物类食物。 3、 俗话说得好“生老病死,人
发布于 2024-06-02 12:41
0评论
概述 这位患者您好,近几年研究发现,胆囊息肉发生病变或者是癌变的几率性还是比较大的。近几年来,有上升的趋势。一般研究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是在患者伴有结石时,癌变的机率会明显的提高。无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身无百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的。 步骤/方法: 1、 胆囊息肉近几年来发病率急剧增高
发布于 2024-06-11 14:34
0评论
概述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饮食当中也会出现一些变化,环境也会出现改变,而且来自于各方面的生活压力也会直接地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地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生,而且胆囊息肉也是一种常见疾病,说起胆囊息肉相信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那么胆囊息肉癌变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本狼息肉一般情况下是很少出现而变的。 步骤/方法: 1、 胆囊息肉一般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它就有一定的隐蔽性,大多数患者都会
发布于 2024-06-11 08:50
0评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常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某些药物的不良作用诱发.中医认为本病不单纯局部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与肝脏有密切关系,临床多见肝胃不和,脾胃虚寒和牌虚肝郁等症型,食疗是一项十分主要的措施. 1.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十二指肠粘膜(即内壁)发生破溃. 2.精神紧张,生活起居,饮食不规律,食物不洁以及神经功能失调等原因可导致胃,十二指肠抵抗力降低,加之胃所
发布于 2024-08-20 16:4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