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1-14 05:36

  ①防治链霉素毒性及过敏反应

  取骨碎补干片5钱,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视需要可长期服用。对已知有链霉素毒性反应者,用链霉素同时使用本药,可防其毒性反应;既往有链霉素过敏的患者再次使用时,除从小剂量开始外,并加服本药脱敏。对使用链霉素过程中已出现毒性或过敏反应者,则用本剂治疗;临床观察21例(过敏反应2例,毒性反应19例),服药后除2例无效外,其余均于第二天反应症状减轻,大部分于第3~4天反应症状消失。停服骨碎补后链霉素反应再次出现.再用骨碎补煎剂仍有效果。据观察,本药对反应中的头痛、头晕、口唇及舌尖麻木等症状疗效最好;对耳鸣、耳聋的控制也有一定效果。提示其主要作用,在于解除链霉素对第八对脑神经和三叉神经下颌枝的毒性作用。

  ②治疗鸡眼

  取骨碎补3钱,碾成粗末,放入95%酒精100毫升中浸泡3日备用。用时先将足部鸡眼或疣子用温水洗泡柔软,再用小刀削去外层厚皮;然后涂擦骨碎补酒精浸剂,每2小时1次,连续4~6次,每日至多10次。擦后略有痛感,几分钟可消失。治疗鸡眼6例,均在10~15天内痊愈;疣子2例,均在3日内脱落而愈。

骨碎补的临床运用相关文章
骨碎补治耳鸣,亦能止诸杂痛:骨碎补去毛细切后,用生蜜拌,蒸,从巳至亥,暴干,捣末,用炮猪肾空心吃。(《雷公炮炙论》) 骨碎补治挫闪:骨碎补二两,杵烂,同生姜母、菜油、茹粉少许,炒敷患处。(《闽东本草》) 骨碎补治关节脱位,骨折:在关节复位或正骨手术后,取槲蕨(去毛)和榔榆皮捣烂,加面粉适量,捣成糊状,敷伤处,二至三日换药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骨碎补治斑秃:鲜槲蕨五钱,斑蝥五只,烧酒三两
发布于 2024-01-14 05:10
0评论
植株高15-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4-5毫米,密被蓬松的灰棕色鳞片;鳞片阔披针形或披针形,长达8毫米,先端长渐尖,边缘有睫毛,中部色较深,边缘色较浅。叶远生,相距1-5厘米;叶柄长6-20厘米,粗1-1.5毫米,深禾秆色或带棕色,上面有浅纵沟,基部被鳞片,向上光滑;叶片五角形,长宽各8-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浅心脏形,四回羽裂;羽片6-12对,下部1-2对对生或近对生,向上的互生,有短柄
发布于 2024-01-14 05:16
0评论
①治腰脚疼痛不止:骨碎补50克,桂心75克,牛膝1.5克(去苗),槟榔100克,补骨脂150克(微炒),安息香100克(入胡桃仁捣熟)。捣罗为末,炼蜜入安息香,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 ②治耳鸣,亦能止诸杂痛:骨碎补去毛细切后,用生蜜拌,蒸,从巳至亥,暴干,捣末,用炮猪肾空心吃。(《雷公炮炙论》) ③治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骨碎补200克,
发布于 2024-01-14 05:23
0评论
1.据中国药科大学周铜水等研究,槲蕨根茎水煎剂(20g/kg,30g/kg)及柚皮甙(相当原药20g/kg)灌胃对实验性大鼠骨损伤愈合有促进作用。 2.骨碎补水煎剂7.5-50g/kg灌胃,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具有刺激骨关节软骨细胞代偿性增生作用,并能部分改善由于力学应力线改变造成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从而降低骨关节病变率。 3.骨碎补双氢黄酮甙能增加体外培养大白鼠乳鼠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使收缩有力
发布于 2024-01-14 05:30
0评论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取明雄黄500g,白糊为丸1000粒。成人每服1丸,10-15岁每服1/2丸,5-9岁每服1/3丸,2-4岁每服1/4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9例(其中喘息性交气管炎19例)、支气管哮喘11例,效果:治愈(症状消失未再发)16例,显著好转(症状消失,但感冒或劳累过度时仍有轻微症状)14例,症状减轻9例,无效5例(均合并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因效果不
发布于 2023-10-28 07:15
0评论
概述 桑叶味苦、甘、性寒。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铁扇子,家桑叶,枯桑叶、黄桑叶,霜桑叶,冬桑叶等。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 步骤/方法: 1、 取材:取适量的冬桑叶3-5克左右,开水200-300毫升左右,浸泡即成桑叶茶,频饮。用于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等症状 2、 如果伴有眼睛发痒、色红,口干,可以加入野菊花、夏枯草入内平肝泻火、清热解毒。 3、 如果有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
发布于 2024-01-10 14:35
0评论
①治疗血吸虫病 临床试用南瓜子仁治疗血吸虫病,具有一定疗效。治后大便复查,部分患者转为阴性。尤其对急性病例具有良好的退热作用,据73例观察,服药1~5天体温即开始下降者占89%,在6~14天开始退热的占11%,体温降至正常时间为服药后6~34天;疗程结束后部分病例的肝脾肿大、血象、肝功能、心电图等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慢性病例的病情则无明显改变。常用制剂:㈠去油粉剂:每日全量240~300克
发布于 2024-03-24 19:36
0评论
1.治疗黏连性肠梗阻乌药、川楝子、当归、炒莱菔子各12克,厚朴、元胡、赤芍、枳壳各9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6克(冲)。水煎服。治疗85例,临床治愈70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6.5%,多在1~2日内显效 2.治疗多种疼痛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炒)、青皮(去白)、良姜(炒)各15克,槟榔(锉)2个,川楝子10个,巴豆70个(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候黑色,去巴豆及麸不用),共研
发布于 2024-04-22 23:30
0评论
引产取离块根约20厘米的番薯藤嫩茎,选取软、粗、肥的茎段,长约10~20厘米,去枝叶,浸在75%酒精中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揩干即可使用。 带根块番薯藤按妇科操作常规,将消毒后的番薯藤1~2条插入官腔(宫口宽的插2条,1条插至宫腔,1条插至宫颈),然后在阴道塞入纱布球,以防番薯藤过早脱出。 插入2天未娩出的,可再插1次。 观察147例,年龄在19~48岁,有初孕妇,也有多孕妇;妊娠月数多数为4~6个
发布于 2024-01-20 07:48
0评论
1.拔罐的方法 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2.拔罐的应用 (1)留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 (2)走罐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感冒、咳嗽等病症。 (3)闪罐罐子拔住后
发布于 2024-02-06 06:3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