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1-19 00:39

  一、急性黄疸型

  1、黄疸前期起病急,急数患者有发热畏寒,体温在38~39℃之间。平均热程3日,少数达5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或轻度腹泻。少数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色。本期持续5~7日。

  2、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热退后黄疸出现,可见巩膜、皮肤不同程度黄染,肝区痛,肝脏肿大,有压痛和叩痛,部分患者有脾肿大。本期可有短期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肝功能明显异常。持续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好转以至消失,肝脾回缩到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本期持续2周至4月,平均1个月。

  二、急性无黄疸型

  较黄疸型少见。起病较缓,临床症状较轻,仅表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和腹胀等。以肝肿大为主,脾肿大少见。一般在3月内恢复。

  三、瘀胆型

  旧称毛细胆管性肝炎,现证实其原发病变在肝细胞泌胆机制而不在毛细胆管,故原称病名已不用。

  本型为黄疸型的一种非凡表现,临床特点是胃肠道症状较轻,发热时间较长,肝内梗阻性黄疸持续较久(数周至数月),可有腹胀、皮肤瘙痒、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尿色深呈浓茶色,肝肿大、有压痛。需与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鉴别。

  四、亚临床型

  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肝功能轻度异常。

  五、重型肝炎

  较少见。成人感染HAV者年龄愈大,重型肝炎发病的比例越高。

甲型病毒性肝炎症状有哪些相关文章
1.HAV和HAV抗原检测:取病前2周及病后10天内患者的粪便,采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HAV或HAV抗原颗粒,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粪便和血清中的HAVRNA。 2.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AVIgM,其特异性高,在发病早期即明显升高,可作为HAV近期感染的指标。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病后1月可检出,3个月后达高峰,维持2~10年,抗-HAVIgG阳性
发布于 2024-01-01 04:51
0评论
1、急性丙肝 急性丙肝主要分2型: (1)急性黄疸型丙肝:丙肝起病相对较缓,仅部分丙肝患者有发热症状。少数丙肝症状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为主,类似感冒。此型丙肝症状主要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ALT升高。随着病情发展,丙肝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但随后出现黄疸症状。 部分丙肝患者可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搔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
发布于 2024-06-26 12:48
0评论
甲型肝炎症状1、中国急性肝炎中甲肝的发病率占病毒性肝炎的首位,约占40%~50%。 甲型肝炎症状2、甲肝为自限性疾病,能完全治愈;无慢性化。传染源是患者和亚临床型感染者,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 甲型肝炎症状3、甲肝潜伏期(平均30天)。感染HAV后,在潜伏期最后10天的粪便中排出病毒,多数至发病后2周排毒停止。 甲型肝炎症状4、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
发布于 2024-12-08 18:00
0评论
临床表现 临床上,病毒性肝炎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 1.潜伏期 甲型肝炎15~45日(平均30日),乙型肝炎30~180日<平均70日),丙型肝炎15~150日(平均50日),丁型肝炎同乙型肝炎,戊型肝炎10~75日(平均40日)。 2.临床经过 (1)急性肝炎: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 1)急性黄疸型肝炎:分为三期,总病程2~4个月。①黄疸前期:甲、戊
发布于 2024-08-18 11:24
0评论
 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急性黄疸型肝炎宜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起病后3周)满,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在17.1U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时可以出院,但出院后仍应休息1-3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半年-1年。 通过细胞再生疗法治疗甲型病毒性肝
发布于 2024-06-24 18:40
0评论
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1.急性肝炎的治疗 (1)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2)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
发布于 2024-12-08 11:22
0评论
乙肝一般是不会通过吃饭传染的,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染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它不仅仅危害患者本身的健康,还可能对身边的人造成危害,若不治疗,部分患者会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肝硬化、肝癌发生,所以患者要根据自身病情积极对症治疗。 患者在治疗时如果选择正规专业的医院,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治疗误区,那么,肝病康复是有希望的。平时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油
发布于 2024-12-08 11:36
0评论
由于本病患者在潜伏期后期,症状出现前已大量排毒,即具有传染性,难以及时发现并采取隔离措施,而至今尚无主动或被动免疫制剂供预防,因此戊型肝炎的预防策略是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大多数戊型肝炎的流行系经水传播,保证饮水安全,广泛宣传喝开水,不喝生水,改善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等,大力进行卫生宣教,管理好水源、粪便、食品和病人,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尤其应该重视集体单位及幼托机构,预防流行和
发布于 2024-12-27 23:34
0评论
1.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潜伏期在15~45天之间,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本期持续平均5~7天。 (2)黄疸期热退,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出现而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肝大伴压痛、叩击痛,部分患者轻度脾大,本期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恢复正常,肝
发布于 2022-10-04 07:00
0评论
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黄疽等,有的病程迁延或反复发作成为慢性;少数人发展成为重症肝炎。重症肝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主要为肝昏迷、肝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及继发性感染。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同时或先后感染,混合感染或重叠感染,使症状加重。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以
发布于 2024-02-10 18:3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