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白喉杆菌后1~4天就会发病。初期的症状是咽喉有轻微疼痛,以吞咽时为明显。一般说来,儿童的常见症状有低热、心跳加快、恶心、呕吐、寒战和头痛。颈部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如果病菌存在于鼻腔内,患儿会流鼻涕,且经常只影响一侧的鼻孔。感染会从喉部扩散到声带,并使咽喉部水肿而减小空气的通道,出现呼吸困难。
白喉的典型表现是形成假膜。假膜是由坏死的白细胞、细菌和其他物质组成的膜状物,常位于扁桃体和靠近咽喉的其他部位。假膜很厚且硬,呈污秽的灰色。如果强行剥脱假膜,其下面的粘膜就会出血。假膜可能缩小气流的通道,或者突然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阻碍患儿呼吸,出现紧急情况。但是,一些较轻微的白喉,也可不产生假膜。
如果细菌释放出毒素,毒素会通过血液进入并损害人体组织,尤其是心脏和神经。对心肌的严重损害通常发生在感染后的10~14天,但也可能会在第1到第6周的任何时间。对心脏的损害可能轻微,只在心电图中显示轻度的异常;但有的也可能非常严重,而导致心力衰竭或突然死亡。
毒素通常影响特定的神经,如支配喉部运动的神经受累,可发生吞咽困难。这些神经在病程的第1周就会受到影响,周围神经在第3周到第6周开始受累,而导致四肢无力。心脏和神经的损害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极缓慢地康复。 白喉也会影响皮肤(皮肤白喉)。虽然白喉在热带更为常见,但在美国也发现了皮肤白喉,特别易发生在居住条件拥挤又不讲卫生的人当中(例如无家可归者)。在极少的病例中,白喉会影响眼睛。
二、按假膜部位可分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白喉。
1.咽白喉
约占发病人数的80%,按假膜范围大小及症状的轻重可分为以下四型:
(1)普通型白喉 即典型咽白喉。起病缓慢,表现为咽痛、发热、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婴幼儿可表现为神态不活跃、流涎、易哭闹等。体查咽部充血,见假膜形成,初为点片状,1—2天内融合、扩大,但范围不超过腭弓。初期假膜呈灰白色,境界清,不易抹掉,强行剥离可致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假膜范围可扩大,超出腭弓,中毒表现重,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2)轻型白喉 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咽病,假膜局限于扁桃体、腭垂,呈小片状。本病流行期间,部分患者反有咽痛和轻微的全身症状,而无假膜形成,表现为渗出性咽炎或支气管炎,临床极易漏诊。
(3)重型白喉 亦称中毒型白喉。全身中毒症状重,假膜范围大,可扩展至腭弓、咽后壁及喉部,色灰黄,多因出血、坏死而变成黑褐色,口臭明显。该型患者可有心肌炎症状或周围神经麻痹等。严重可致心源性循环衰竭。
(4)极重型假膜范围更广,呈污黑色,具特殊的口臭气味。扁桃体及咽部明显肿胀,有时出现咽门堵塞。颈淋巴结肿大,周围软组织高度水肿,甚至达胸壁,状似“牛颈”。毒血症症状严重,可有超高热、烦躁、气促,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预后极差。
2.喉白喉
约占病人总数20%,多为咽白喉向下蔓延所致,其中1/4为原发性喉白喉(多见于1~3岁小儿)。临床特征为犬吠样咳嗽,声嘶,吸气性呼吸困难。若假膜侵及支气管,病情严重可致喉梗阻表现,假膜脱落可导致窒息而死亡。
3.鼻白喉
原发性少见。好发于儿童,尤其要幼儿。主要表现为鼻塞;充血性浆液性鼻涕,小儿张口呼吸、吮乳困难。体查鼻孔周围,上唇皮肤发红及糜烂,个别见溃疡,其上覆盖结痂。单纯鼻白喉患者中毒症状轻。
4.其他部位白喉
皮肤白喉好发于皮肤破损部位。另白喉杆菌可侵袭耳、食管、睑结膜、女婴外阴和新生儿脐带等部位,局部形成假膜、周围淋巴结肿大。
三、白喉的并发症
1.中毒性心肌炎 最常见,多发生在病程的第2~3周。临床症状为面色苍白,烦躁,体查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心律失常,肝肿大,心电图有异常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奔马律、心力衰竭,个别猝死。毒血症越严重,心肌炎发生越早,对重型或极重型咽白喉需高度重视。
2.神经麻痹 多发生于病程的第3~4周。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最常见为软腭麻痹,其次为眼肌麻痹,偶见面神经麻痹或颈肌、膈肌、肋间肌、四肢肌麻痹。另外迷走神经、感觉神经亦可受累。白喉致神经麻痹均能恢复,数周至数月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