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芍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赤白芍药对不少专业人士来说也有所不知,甚至犯知识性或科学性的错误。所谓赤白芍药,即中药赤芍(古称赤芍药)和白芍(古称白芍药)的合称。国家标准的和大学教科书规定的赤芍和白芍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但它们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却大相径庭。一个物种成为两种效用很不相同的中药,实在不可思议,让人匪夷所思。究竟是博大精深,还是故弄玄虚。实有必要且迫切需要向受教育者、使用者和其他学科说清楚、讲明白,至少要把问题的尖锐性和挑战性提出来讨论和研究。
芍药始出中岳山谷,今白山、蒋山、茅山、淮南、杨州、江浙、吴松处处有之,而园圃中多旖植炙。春生红芽,花开于三月四月之问,有赤白二色,又有干叶、单叶、楼子之不同,入药宜用单叶之根,盖花薄则气藏于根也。开赤花者,为赤芍。开白花者,为白芍。
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芍药春生红芽,秉厥阴木气而治肝。花开三四月间,秉少阴火气而治心。炎上作苦,得少阴君火之气化,故气味苦平。风木之邪,伤其中土,致脾络不能从经脉而外行,则腹痛。芍药疏通经脉,则邪气在腹而痛者,可治也。心主血,肝藏血,芍药秉木气而治肝,秉火气而治心,故除血痹。除血痹,则坚积亦破矣。血痹为病,则身发寒热。坚积为病,则或症或瘕。芍药能调血中之气,故皆治之。止痛者,止病腹之痛也,肝主疏泄,故利小便。益气者,益血中之气也。益气则血亦行矣。
白芍药气味酸平。元明诸家相沿为酸寒收敛之品,凡里虚下利者,多用之以收敛。夫《本经》主治邪气腹痛,且除血痹寒热,破症坚积聚,则新产恶露未尽正宜用之。若里虚下利,反不当用也。
白芍、赤芍各为一种,白补赤泻,白收赤散,白寒赤温,白入气分,赤入血分。赤芍秉少阴厥阴之气,白芍秉厥阴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