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14年,瑞士的Plater在他的书中描述了一种叫做Dupuytren掌骨肌腱挛缩的疾病,后来被称为Dupuytren挛缩症。克林在1777年提出了一种病理性带状切断法。库珀是第一个进行经皮筋膜切开术的人,并称之为 "库珀筋膜切开术"。后来,从19世纪初Goyrand的局限性筋膜切开术到20世纪中期的全掌腱膜切开术,由于并发症较多,外科医生逐渐转向选择性筋膜切开术或局限性筋膜切开术,但仍存在手术创伤和手部皮肤坏死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外科医生修改了Cooper的筋膜切开术,并称之为经皮针式筋膜切开术。国外的一些研究报告了良好的效果。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2007年以来我院采用经皮针式筋膜切开术治疗的掌腱挛缩病例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了经皮针式筋膜切开术的近期效果和并发症。
一、治疗方法的选择
掌腱挛缩是一种无痛性进行性挛缩畸形,不能治愈,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大部分可以达到功能改善。患者就诊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矫正手部畸形,尽可能地恢复手部功能。掌腱膜挛缩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国内文献中对掌腱挛缩的治疗大多是通过切开的方式对掌腱膜进行有限或广泛的切除。Van Rijssen[7]比较了经皮针刺筋膜切开术和有限切除筋膜的疗效,活动受限的改善率分别为63%和79%,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和5%,而后者的总并发症(包括血肿、皮肤坏死、神经损伤、交感神经萎缩等)发生率高达30%。这些并发症都不是医生和病人所希望的。国外文献报道的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3736根手指的经皮针式筋膜切开术的并发症只有2%的皮肤裂伤和0.8%的神经损伤,虽然这种方法的5年复发率约为50.4%,但由于手术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即使在复发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同样的手术方法来治疗病人。, 经皮针式筋膜切开术可以作为治疗掌腱挛缩的首选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不适合特别严重的病例,其最佳适应症是Tubiana I级或II级挛缩。
二.并发症的预防
经皮针式筋膜切开术是一种盲目的松解术,所以也存在意外损伤手指神经和手指血管束的风险,甚至有文献报道导致指屈肌腱切断的病例。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风险,(1)必须对掌腱挛缩的病理解剖结构和挛缩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螺旋束部位松解挛缩最容易损伤血管神经束,Watson在文献中对螺旋束部位的挛缩特点有很好的描述,如果术前发现Watson试验阳性,我们可以避开这个部位,在其近端切断挛缩束,从而使这里的血管神经束的损伤得以避免。(2)术中应注意,以免针尖刺入过深而伤及深部肌腱。(3) 在屈曲挛缩>90°的病例中,经皮筋膜切开松解时极易发生皮肤撕裂,尤其是在皮肤与筋膜紧密粘连的部位。预防的方法是先用针尖松开皮肤与筋膜之间的皮肤,游离局部粘连的皮肤,然后再切开筋膜,拉直关节。(4)从远端到近端的方向应逐渐多切点。如果先切近端带,有时不能触及远端带而不能切开,导致术后不久复发。
综上所述,经皮针式筋膜切开术是治疗掌腱挛缩的一种比较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靠的方法。掌握好适应症和手术技巧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