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4-21 00:48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苦,微温。

  《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

  《中药志》:“甘苦,微寒。”

  归经:入肺、脾经

  《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功效主治

  补益脾肺;益气生津。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干咳痰少;自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内热口渴;或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头昏健忘,小儿夏季热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太子参的药性相关文章
现介绍几则食疗药膳方,供选用:银耳太子参银耳15g,太子参25g,冰糖适量。将银耳泡开,洗净,太子参布包,同冰糖加水适量炖至银耳熟,去药包饮用,每日1剂。可益气养阴、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慌、气短。 百合双参汤百合、太子参各25g,北沙参20g,饴糖50g。将二参布包,同百合水煎取汁,去药包,调入饴糖,拌匀服食。可补气止汗,适用于气虚所致的自汗、体虚、气短、口渴等。 茭白太子参炒鳝丝茭白、鳝鱼丝各2
发布于 2024-04-21 00:35
0评论
太子参具有气阴双补的作用,用于治疗少气懒言、精神疲惫、稍有活动就汗出较多,面色较红、夜间汗出较多,心烦、口干咽燥等症状。一般用量每天10-30g,大剂量用到60g即可。本品尚未见到明显的副作用,但没必要超过60g,避免浪费药材。 看完了上面关于太子参的副作用这个问题的详细答案,相信很多朋友对于太子参已经大致有认识和了解了。其实太子参的副作用是相对比较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般来说每天的用法用量
发布于 2024-04-21 00:28
0评论
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药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白菜性味甘平,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的功效,经常吃白菜可防止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 民间还有用白菜治感冒的验方,其方法是用白菜干根加红糖、姜片、水煎服,或用白菜根三个,大葱根七个,煎水加红糖,趁热饮服,盖被出汗,感冒即愈。大白菜洗净切碎煎浓汤,每晚睡前洗冻疮患处,连洗数日即可风效。 白菜子则可解酒,对于酒醉不醒者,可用白菜子
发布于 2023-11-29 07:56
0评论
1、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2、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与人参不同科属,功效虽似人参,但药力薄弱,须大剂量持续服用,才能见效。 太子参虽补力平和,但
发布于 2024-04-21 00:42
0评论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有补气生津的作用,在中医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一般素有口干、烦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热等气阴两虚症状的病人均可使用,它既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又能单味煎水温服,常用剂量为10~30克,可根据病情适量加减。那些久病、体弱之人脾胃被伤,出现饮食减少、乏力、自汗等症状时,可用其配伍山药、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药物,或取太子参15克、莲子20克,加水上锅煮至莲肉烂熟
发布于 2024-04-21 00:55
0评论
牛奶具有补肺养胃、生津润肠之功效,对人体具有镇静安神作用,对糖尿病久病、口渴便秘、体虚、气血不足、脾胃不和者有益;喝牛奶能促进睡眠安稳,泡牛奶浴可以治失眠;牛奶中的碘、锌和卵磷脂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牛奶中的镁元素会促进心脏和神经系统的耐疲劳性;牛奶能润泽肌肤,经常饮用可使皮肤白皙、光滑,增加弹性;基于酵素的作用,牛奶还有消炎、消肿及缓和皮肤紧张的功效;儿童常喝鲜奶有助于身体的发育,因为钙能
发布于 2023-11-09 06:31
0评论
方中龙川、豆豉姜、降香、虎杖、横经席、薄荷脑、皂荚、五味藤、穿壁风、樟脑、碎骨木、土鳖虫、莪术、徐长卿、羊耳菊、朱砂根、木香、两面针活血消肿止痛,买麻藤、过江龙舒筋活络,草乌、香加皮、海风藤、香樟、千斤拔、鹰不扑祛风湿,通经络。诸药合用,共奏化瘀止痛,舒筋活络,祛风除湿。
发布于 2023-10-02 10:03
0评论
方中茵陈为君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栀子味苦,性寒,为臣药,具有清热利湿,泻火除烦的作用。黄芩苦寒为臣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三药相伍,加强了其清利湿热的作用,方中佐以具有清热解毒素作用的金银花,共同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发布于 2023-10-17 04:48
0评论
方中肉苁蓉、枸杞子、山茱萸、蕤仁、菟丝子、黄精、熟地黄补益肝肾而益精填髓;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决明子、青葙子、蔓荆子、菊花、密蒙花清肝明目;党参、黄芪补气健脾;车前子利水渗湿,清肝明目;白芍敛阴柔肝;葛根、升麻升举阳气,而引药上行;黄柏退虚火;川芎活血;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退翳明目之功。
发布于 2023-10-28 14:17
0评论
病因   引起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激素类药物、中枢神经类药物、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中草药类等。诊断   因疾病需要使用某药物,常规剂量的该药物本身或该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患者血压升高且超过14O/9OmmHg,即可诊断物药性高血压。治疗   一旦明确高血压与用药有关,应该停用这类药物,换用其他药物或者采取降压药物治疗。
发布于 2022-10-08 04:3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