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本身引起的肾脏损害,临床上以出现持续的蛋白尿为标志,即持续的白蛋白尿>200微克/分钟或300毫克/24小时,通常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大约20%至40%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病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有关,病程为20至25年者的发病率为40%至50%,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约为20%至50%。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约为20%至50%。如果肾脏在中晚期衰竭,尿毒症的症状会逐渐出现。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透析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早已超过肾炎患者(美国超过40%,居首位)。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低于肾炎患者,但比例仍在继续上升,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而控制力度却相差甚远。
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对肾小球和肾血管的损害。肾脏有大约100万个肾小球,每个肾小球都是一团细小的动脉,长期高血糖会逐渐引起肾小球硬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肾小球硬化。"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肾小球硬化。"张先生说。
糖尿病肾病是一个慢性过程。其早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常可见到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μg/min,或30-300mg/24小时);而在临床肾病阶段,尿白蛋白排泄率超过200μg/min,或300mg/24小时,或尿蛋白总量超过0.5g/24小时。大约1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尿蛋白排泄率>3.5克/24小时,血清蛋白减少,可能伴有水肿。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高,危害大,必须高度重视其防治工作,关键在于早期预防和综合防控。首先应重视早期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特别是有5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患者,每年至少应检测2次以上。控制病人的血糖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基本措施。血糖必须达到标准,即空腹血糖水平<140mg/dl(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80mg/dl(10.08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以下。0%;如果有些患者空腹血糖水平<110mg/dl(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40mg/dl(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至6.5%以下,就比较理想。
同时,应强调综合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高血糖、高血压、蛋白尿、高脂血症、高尿酸、高体重指数(肥胖或超重),缓解微血管病。必须定期检查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害和早期治疗。如果合并有高血压,应积极控制血压,确保血压降至标准(低于130/80毫米汞柱)。
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严格限制主食的摄入,避免甜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以及戒烟。同时,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为0.8至1.0克/公斤/天,出现蛋白尿后,应适当限制0.8克/公斤/天或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