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季节,一些有脑梗死病史的中老年人就会到医院要求输液,“疏通血管”以预防脑卒中再发,这种现象已持续多年,无论在大、中、小医院均是如此,目前医学界主流观点认为“输液预防脑梗死”不可取,而现实中换季输液现象却相当盛行,这使得一些基层医生感到十分困惑,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给出建议以供参考。
1 、换季输液背后的原因
脑梗死患者之所以在换季时要求输液“输通血管”以预防脑卒中再发,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防控意识增强 脑梗死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对脑血管病进行防控,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健康宣教的深入,脑血管病预防观念正逐年为广大人群所接受,人们渐渐对脑血管病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到脑梗死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防可治的,这是形成换季输液现象的一个重要基础。
(2)冬春季节高发 脑梗死是脑血管闭塞引起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其发病与季节呈明显的相关性[1],特别是在秋冬和冬春季节变换之际,脑血管病呈现高发态势,这一现象具有鲜明的特征,为普通人群所自发认识,而这一规律也被相关研究所证实,这就构成了换季输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输液起效迅速 对于急性脑梗死,医院往往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所用药物通常是一些抗血小板制剂[2]和中药注射剂[3],部分患者从中受益,患者在既往的治疗中得到了一些经验,即输液往往会使临床症状得到部分缓解而且起效迅速,因此,在进行二级预防时,患者多主动选择静脉输液。
另外,基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具有中风先兆表现的患者,采用静点一些扩血管药或抗小血板制剂,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从患者方面不断得到正面的反馈,这使得基层医生也愿意接受患者的要求,在脑血管病高发季节给患者输液治疗,这在无形中也对换季输液现象起到了推动作用。
2 、医学界的主流观点
由于“输液预防脑梗死”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目前对于这一现象的主流态度是否定的,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输液预防脑梗死没有科学依据 患者预防性输液主要是采用一些活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些药物从理论上讲可能对防治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但是一个方案的可行性需得到循证医学的验证。目前“常规”输液预防方法尚没有得到科学、严谨、大规模的临床验证。
(2)输液增加感染机会和输液反应 输液是直接静脉给药,这就增加了发生感染和输液反应等[4](如发热、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的机会。输液过程中,进入血管内的杂物可引发血液感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损伤之处可导致脂质沉积,使动脉粥样硬化,久而久之形成新% [' C' z) t5 d6 B7 P7 twww.jcys120.cn的栓塞。
(3)输液不适宜作为二级预防措施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多需要长期乃至终生用药,输液只是一种暂时的给药方式,因而不适宜作为二级预防措施。
3 、换季输液现象的启示
那么输液真能预防脑梗死再发吗?输液的应用有哪些误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脑梗死再发?
输液作为静脉给药方式,在病情变化迅速时为临床提供了快捷的用药途径,在急性脑血管病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确实存在应用的误区,主要是输液的指征选择不当。应当强调的是,虽然脑梗死具有冬春季高发的特点,也不应以季节作为选择用药方式的依据,是否以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还是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
(1)有脑缺血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后循环缺血均是临床常见的脑梗死先兆,此时的脑缺血症状是急性脑梗死的警告信号,应视为急诊而进行紧急处理,此时应采用静脉给药方式以尽快控制病情。两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微栓塞、脑血管痉挛和血流动力学(低灌注)[5],可针对性地选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奥扎格雷钠、缓解血管痉挛药物如马来酸桂哌齐特或尼莫地平和扩容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苷等治疗,也可辨证选用中药注射剂,如血塞通、灯盏细辛等活血化瘀或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待症状改善而病情趋于平稳后,评价患者的危险因素采用口服药物治疗。
(2)无脑缺血症状 脑梗死病史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没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也须积极进行二级预防,主要目的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防止硬化斑块破裂、使动脉内膜稳定和控制动脉硬化斑的发展[6]。此阶段患者病情相对平稳,除嘱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外,可采用口服药物以控制危险因素,主要是针对基础病的治疗,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房颤、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等。目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措施主要是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也可选用活血化瘀中药,如三七、银杏叶等,改善血管功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3)重视季节因素 脑血管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与血管舒缩功能随季节变化有关,特别是秋冬、冬春换季时气候变化多端,冷热交替往往会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寒冷易使血管收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管痉挛,从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因此换季时应嘱有卒中史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头痛、头晕,面部、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时,要“即刻”到神经科就诊,明确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后循环缺血时,可采用输液方式进行治疗以及时控制病情,由于没有任何一种脑梗死治疗方法的效果优于预防,因此,预防是降低脑梗死发病率最有效的措施。
总之,正确认识脑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长期干预,对于预防脑卒中再发至关重要,而这种预防要注意分层管理,针对病情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稳定者,口服药物;不稳定者,静脉输液。由于脑梗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换季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视病情需要决定是否采用输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