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1-27 02:31

  每到秋冬季节,一些有脑梗死病史的中老年人就会到医院要求输液,“疏通血管”以预防脑卒中再发,这种现象已持续多年,无论在大、中、小医院均是如此,目前医学界主流观点认为“输液预防脑梗死”不可取,而现实中换季输液现象却相当盛行,这使得一些基层医生感到十分困惑,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给出建议以供参考。

  1 、换季输液背后的原因

  脑梗死患者之所以在换季时要求输液“输通血管”以预防脑卒中再发,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防控意识增强 脑梗死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对脑血管病进行防控,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健康宣教的深入,脑血管病预防观念正逐年为广大人群所接受,人们渐渐对脑血管病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到脑梗死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防可治的,这是形成换季输液现象的一个重要基础。

  (2)冬春季节高发 脑梗死是脑血管闭塞引起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其发病与季节呈明显的相关性[1],特别是在秋冬和冬春季节变换之际,脑血管病呈现高发态势,这一现象具有鲜明的特征,为普通人群所自发认识,而这一规律也被相关研究所证实,这就构成了换季输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输液起效迅速 对于急性脑梗死,医院往往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所用药物通常是一些抗血小板制剂[2]和中药注射剂[3],部分患者从中受益,患者在既往的治疗中得到了一些经验,即输液往往会使临床症状得到部分缓解而且起效迅速,因此,在进行二级预防时,患者多主动选择静脉输液。

  另外,基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具有中风先兆表现的患者,采用静点一些扩血管药或抗小血板制剂,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从患者方面不断得到正面的反馈,这使得基层医生也愿意接受患者的要求,在脑血管病高发季节给患者输液治疗,这在无形中也对换季输液现象起到了推动作用。

  2 、医学界的主流观点

  由于“输液预防脑梗死”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目前对于这一现象的主流态度是否定的,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输液预防脑梗死没有科学依据 患者预防性输液主要是采用一些活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些药物从理论上讲可能对防治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但是一个方案的可行性需得到循证医学的验证。目前“常规”输液预防方法尚没有得到科学、严谨、大规模的临床验证。

  (2)输液增加感染机会和输液反应 输液是直接静脉给药,这就增加了发生感染和输液反应等[4](如发热、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的机会。输液过程中,进入血管内的杂物可引发血液感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损伤之处可导致脂质沉积,使动脉粥样硬化,久而久之形成新% [' C' z) t5 d6 B7 P7 twww.jcys120.cn的栓塞。

  (3)输液不适宜作为二级预防措施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多需要长期乃至终生用药,输液只是一种暂时的给药方式,因而不适宜作为二级预防措施。

  3 、换季输液现象的启示

  那么输液真能预防脑梗死再发吗?输液的应用有哪些误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脑梗死再发?

  输液作为静脉给药方式,在病情变化迅速时为临床提供了快捷的用药途径,在急性脑血管病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确实存在应用的误区,主要是输液的指征选择不当。应当强调的是,虽然脑梗死具有冬春季高发的特点,也不应以季节作为选择用药方式的依据,是否以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还是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

  (1)有脑缺血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后循环缺血均是临床常见的脑梗死先兆,此时的脑缺血症状是急性脑梗死的警告信号,应视为急诊而进行紧急处理,此时应采用静脉给药方式以尽快控制病情。两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微栓塞、脑血管痉挛和血流动力学(低灌注)[5],可针对性地选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奥扎格雷钠、缓解血管痉挛药物如马来酸桂哌齐特或尼莫地平和扩容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苷等治疗,也可辨证选用中药注射剂,如血塞通、灯盏细辛等活血化瘀或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待症状改善而病情趋于平稳后,评价患者的危险因素采用口服药物治疗。

  (2)无脑缺血症状 脑梗死病史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没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也须积极进行二级预防,主要目的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防止硬化斑块破裂、使动脉内膜稳定和控制动脉硬化斑的发展[6]。此阶段患者病情相对平稳,除嘱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外,可采用口服药物以控制危险因素,主要是针对基础病的治疗,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房颤、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等。目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措施主要是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也可选用活血化瘀中药,如三七、银杏叶等,改善血管功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3)重视季节因素 脑血管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与血管舒缩功能随季节变化有关,特别是秋冬、冬春换季时气候变化多端,冷热交替往往会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寒冷易使血管收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管痉挛,从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因此换季时应嘱有卒中史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头痛、头晕,面部、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时,要“即刻”到神经科就诊,明确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后循环缺血时,可采用输液方式进行治疗以及时控制病情,由于没有任何一种脑梗死治疗方法的效果优于预防,因此,预防是降低脑梗死发病率最有效的措施。

  总之,正确认识脑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长期干预,对于预防脑卒中再发至关重要,而这种预防要注意分层管理,针对病情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稳定者,口服药物;不稳定者,静脉输液。由于脑梗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换季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视病情需要决定是否采用输液治疗。 

关于换季输液预防脑梗死的思考相关文章
近20年的统计表明,脑出血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脑梗死的发病却呈上升趋势。之所以出现如此变化,主要是脑出血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不同,脑出血发生随着高血压的治疗率与控制率的不断改善而下降,而脑梗死除了与高血压有关外与吸烟、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及房颤等多重危险因素有关。医学上将从未患过脑梗死的病人预防脑梗死的措施称之为一级预防,将已发生过脑梗死的病人预防再次发生称之为二级预防。脑梗死是怎么发生的呢?主要
发布于 2023-01-26 04:12
0评论
很多门诊就诊的患者拿着头颅CT或MRI的片子,一脸心慌地来看门诊,说自己“中风”或“脑梗”要求医生进行输液等处理。下面来谈谈何谓腔梗,该何如处理。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很小的梗死灶,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以及脑干等部位。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细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
发布于 2023-03-20 10:36
0评论
概述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患上各种脑血管疾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身边的老人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住了一段院之后出来走路都是一个脚高一个脚低的。问问他们的病情,有的说是得了脑梗塞,有的说是得了脑梗死。这让我有些糊涂了,脑梗塞和脑梗死都是什么病吗,它们有什么样的区别?得了这两种疾病,应该从哪些方面来预防呢? 步骤/方法: 1、 首先,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科疾病,它是由于大脑动脉粥样硬化
发布于 2023-07-11 18:12
0评论
概述 如果心肌梗死的疾病,要坚持要做到从内部的调度来完成关于心肌梗死的治好,近期病人要坚持好的生活习惯,活跃推进心肌梗死疾病的恢复。首先要考虑到这种疾病的伤害性,疾病关于病人的平时会有必定的影响,主张那些患有心肌梗死的病人,要注重心肌梗死的表现,发现有问题及时到医院承受医治,是能够到达不错的医治心肌梗死的效果的,所以针对心肌梗死疾病病人的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步骤/方法: 1、 医治心肌梗死方面
发布于 2024-05-11 00:23
0评论
目前认为低血压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低血压在动脉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可导致局部或全脑血液灌流不足,或诱发脑血栓形成,引起脑梗死。许多脑梗死患者在夜间睡眠中发病,这可能与入睡后血压水平较低,在动脉管壁病变基础上导致脑血流自动调节系统障碍,血流缓慢而形成脑梗死。 一般来说,在脑梗死的发病中,与低血压有关的动脉管壁病变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局部血管病变严重,如颈动脉粥样斑块导致一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或
发布于 2023-03-07 06:21
0评论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依据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通常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常见的病因:脑血栓形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炎;脑栓塞为心源性
发布于 2023-01-03 08:16
0评论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类型,肯定是中风无疑。只不过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很微小的脑梗死病灶,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约占所有脑梗死发病的20%。这种梗死多数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以及脑干等部位。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细小动脉,它们实际上就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梗死灶。由于病变很小
发布于 2023-03-06 07:56
0评论
1、控制体重 脑梗塞的预防应控制体重,保持或减轻体重,使BMI维持在18.5-24.9kg/m2,腰围<90cm。这是脑梗塞的预防措施之一。 2、戒烟限酒 也是可以起到脑梗塞的预防作用,香烟中含三千多种有害物质,烟中的尼古丁吸入人体内,能刺激植物神经,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中胆固醇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硬化。这是对脑梗塞的预防要注意的。 3、积极运动 脑梗塞患者需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
发布于 2024-03-28 21:31
0评论
概述 脑梗塞还有脑梗死都是缺血性的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一般来说是属于两种不同得疾病,但是他们之间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脑梗死是有脑梗塞发展而来的,但是不同处是脑梗死导致了周围的大脑区域组织出现坏死,所以说脑梗死比脑梗塞的症状还有病情严重许多,治疗的时候难度也是要大一些的。要康复治疗师来进行专业的康复工作。 步骤/方法: 1、 脑梗塞早期还是需要稳定患者的病情,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
发布于 2024-04-22 04:07
0评论
概述 大家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在每年的冬季都是人们发病的高发期,而突然的天气变化,寒冷的刺激特别容易导致人们出现心肌梗死的情况,因此,在平时就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需要特别小心,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诱发心肌梗死疾病,同时人们在平时一定要戒烟戒酒,取消尽量要保持平稳,不要急躁,这样就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下面我就说说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疗方法。 步骤/方法: 1、 首先、由于心肌梗死疾病往往是
发布于 2024-05-10 21:5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