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都知道中医治病常常效不更方,疗效也不错。久而久之一些慢性病患者也就懒得再排队就诊,而是挂个普通号径直去抄方,有时候一个方子一吃就是半年。但“抄方”到底好不好呢? “抄方”和“效不更方”是两回事。效不更方是指在医生诊治后继续服用相同药物,此时患者的诊断明确,治疗原则和方法正确,服药后收到一定的疗效,症状、体征有一定减轻,但是还未完全达到治愈目的,而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继续服原来的药方巩固治疗,这叫“效不更方”。 “效不更方”是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需要医生根据服药后的病情和反应,作出是“效”还是“不效”,从而是“不更方”还是“更方”,严格来讲不存在患者自行“效不更方”的情况。而抄方则是患者不经医师指导,自觉服药后效果不错,或是认为“中药起效慢”,还需要继续服药才能见效,从而自行决定照服前药。
从各个角度讲,抄方都是利少弊多的。
简言之:其弊有五:
1、增加用药风险
很多人以为中药是无毒的。其实不然。早在《周礼》中就指出:药物各有偏性。虽然中药与西药相比副作用较小,但得知道:中药也是由各种化合物组成的,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长期连续服用相同的药物,就有蓄积中毒的危险。大家可能听说过,龙胆泻肝丸,小柴胡颗粒不良反应事件吧。上世纪90年代,小柴胡颗粒在日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肝病的治疗,大量患者长期服用小柴胡颗粒,甚至有一名患者,连续3年累计服用小柴胡汤制剂达7.5kg之多,此后不断报出因服小柴胡汤出现间质性肺炎的新闻,日本厚生省于1996年3月,在“紧急安全情报”中发出了“关于小柴胡汤严重的副作用――间质性肺炎的警告”,并于2000年1月14日发出“医药品医疗用具等安全性情报”通令:全面禁止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使用小柴胡汤。而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龙胆泻肝丸事件也闹得沸沸扬扬。龙胆泻肝丸作为一种传统的清热类中成药,被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效果显著,许多反复发病的患者,一吃就好。由于是非处方药,不仅医院的医生大量处方应用,市井百姓平时“上火”,也经常到自行药房购买服用。但是由于龙胆泻肝丸中还有关木通,此药含马兜铃酸,有肾毒性,长期服用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导致尿毒症。许多长期服药的患者出现此类情况,最后不得不换肾或是长期透析治疗。龙胆泻肝丸,小柴胡颗粒事件就是长期不当用药的后果。
2、降低药物疗效
中医的最大特色就是辨证论治。什么叫辨证论治呢?就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方的调整。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个体化治疗。不经医生指导随意抄方使中医药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病人节约了一点儿候诊时间,但在其后的几天或几周内可能服用的都不是最合适的药物。这实际是主动放弃享受中草药灵活多变,因人制宜的特长,结果看了中医,病人却不能从中受益。
3、助长错误认知
在医疗服务中病人是消费者,有被尊重的权利。但大多数病人对中医学了解不多,以为中医药也是一种病对应一种药,反复要求医生照方抓药:实际上对患相同疾病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状况下,中医会开出不同的药物。决非一药对一病那么简单。病人要相信医生有知识、有道德,愿意治好自己的病,不要想省事,省略正常的诊疗程序。
4、造成药材浪费
经常要求抄方的人都是工薪族,是慢性病患者。他们能享受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一方面他们把吃药当作自己重要的福利,另一方面又因为工作紧张,无时间候诊。所以只得抄方。但必须知道,药物与食物不同,药物是有偏性的,不当使用,必有害处。不经医生诊治,将中草药当作中成药服用,疗效必然低。为此病人又会增加服药量或延长服药时间,必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忽略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体。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医患的交流对疾病的减轻、痊愈有重要的作用。盲目抄方破坏了这种交流(一般说来这种交流的效用占总疗效的30%左右),代之以简单的买药、卖药关系,确实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因此要知道:时间紧张,但健康更重要。中药虽然相对安全,但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如果您真的重视自己的健康,我们相信您是能安排好时间去看病的。实在没有时间,也得知道:盲目抄方还不如不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