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灌肠, 不同于一般灌肠操作, 在常规肛指诊下确定肛管插入直肠方向, 同时在操作中根据肛直肠角变化情况而随时改变肛管伸入方向与角度。
常规肛门指诊, 用食指沾润滑石腊油后触摸肛周、肛直肠角及直肠粘膜以及患者病变部位情况, 从而为肛管插入直肠的方向、角度、注意事项等做好必要的准备。
灌肠操作与肛直肠角当肛管头触紧肛门口时,多数肛门加紧收缩, 肛门盆底肌上提, 当肛管达肛直肠角处时, 由于刺激直肠壁而出现排便反射, 患者有便意感主诉, 部分患者肛肌群表现为排便时的舒缩状态肛门松驰, 盆底肌下移、肛直肠角偏大, 肛直肠角偏角变小。此时, 使肛管按肛直肠偏角过度数 旋后、朝能骨轴向伸入直肠。相反, 也有部分患者表现肛门括约肌始终紧缩, 提肛肌、耻骨直肠收缩, 体征示肛管插入涩, 肛门盆底肌上提、两臀间裂加深, 此时肛直肠角必然变小, 肛直肠偏角加大。此患者则使肛管旋后大于“ 接近尾骨轴向伸入直肠。肛管深入约10cm, 然后转灌肠开关, 依患者感觉耐受情况使之由小到逐渐把灌肠液流入直肠。注意肛管顺序肛直肠角之成角度数, 其由大到小需依不同患者肛门松驰与盆底肌下移程度决定。
结肠炎患者结肠炎的炎性改变有肠粘膜充血、水肿而脆弱, 尤其是溃疡面易触压后出血, 故对此类患者例在指诊与肛门镜检明确病变全部情况后再进行灌肠治疗,用时灌肠液温度应偏凉。
操作中若不注意肛管插入方向与角度或对患者病情了解不够, 则易出现潜在危险因素, 或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 灌肠前常规指诊的应川、结肠炎患者肛门镜检应用等, 均为操作者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安全顺利操作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