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炎——>各种并发症
痛风一般有四大危险并发症
糖尿病与痛风两者都是因为体内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很容易并发于患者身上,而尿酸值与血糖值之间大有相关,通常尿酸值高者,血糖值也会比较高。
痛风患者大多是较为肥胖体型,体内蓄积过多的脂肪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高血压;且由于痛风患者日常饮食上偏向摄取高脂、高热量食物,因此体内的中性脂肪含量都相当高,胆固醇值通常也都超过正常标准,是高脂血症的好发族群之一。
痛风患者的心脏血管容易发生动脉硬化的情形,导致血液无法充分送达心脏,血液循环机能不良,引起狭心症或心肌梗塞的机率就特别高,尤其是原本就患有高脂血症的痛风患者更是容易发生心脏疾病。
同样是导致于动脉硬化的问题,差别是在脑部发生。其症状包括头痛、头昏眼花、手脚发麻或麻痹等,严重的话,病人有失去意识之虞,甚至死亡,病患就诊时除了血管摄影外,还需做脑部的CT、MRI检查。
容易误认为痛风的病
一、类风湿关节炎
有慢性关节炎的痛风,由于持续关节肿胀疼痛,须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
鉴别要点:
1.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年轻女性,一般缓慢起病,多呈进行性间歇加重。痛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发病急骤,疼痛剧烈,多在夜间突然关节痛或加重,首发症状常为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早期发作疼痛常可自行缓解,间歇期良好,但关节炎可长期反复发作。
2.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的小关节疼痛及梭形肿胀,这些关节包括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晚期才有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罕见单个急性关节炎。而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单侧和不对称性的特点。
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受累关节有明显的晨僵,晨僵时间往往超过1小时。痛风性关节炎无晨僵的特点。
4.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类风湿因子阳性,而血尿酸正常,关节液无尿酸盐结晶发现。而痛风患者类风湿因子阴性,血尿酸升高,关节液可有尿酸盐结晶发现。
5.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甚至关节面的融合,而痛风表现为骨皮质下囊肿样缺损性改变。
6.类风湿性关节炎用秋水仙碱无明显的止痛作用。痛风性关节炎用秋水仙碱有特效。 二,风湿性关节炎
20%~50%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鉴别要点:
1.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日益下降,但痛风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2.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以急性发热及关节肿痛起病。可表现为1日内或数日内游走性多关节疼痛,即一处关节炎症消退,另处关节起病。而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早期多有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受累关节逐渐增多的特点,受累关节多为下肢关节且下肢关节的症状重于上肢关节,多呈非对称性肿胀。个别晚期因尿酸盐在组织中广泛沉积而发生关节进行性强直、甚至关节畸形。
3.风湿性关节炎还应具备心脏、皮肤损害等风湿热的表现,很少累及跖趾关节。
4.风湿性关节炎血尿酸盐正常,x线关节摄片骨质无异常。
5.鉴别困难时可穿刺抽取关节滑液,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滑液在偏光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到大量针状尿酸盐结晶。
6.风湿性关节炎抗“○”阳性,但抗“○”升高只能证明有过链球菌先驱感染,只起到辅助诊断作用,不能仅凭此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血沉和C反应蛋白对诊断更无特异性,一般可作为疾病活动的指标。
三、丹毒
3%~5%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因关节周围红肿明显容易误诊为丹毒,鉴别要点:
1.丹毒为链球菌感染所致,沿淋巴管走行,局部皮肤为鲜红色,周围边界清楚,累及关节时关节处压痛并非是最重点。而痛风性关节炎肿胀以关节为中心,压痛点以关节处最重。
2.患者多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升高多见。而痛风性关节炎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升高者相对少见。
3.关节滑液中无尿酸盐结晶,血尿酸正常。而痛风关节滑液中有尿酸盐结晶,血尿酸常明显升高。
四、化脓性关节炎
5%~8%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可有血白细胞升高、发热,特别是痛风结石伴有破溃时易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但化脓性关节炎有以下特点:
1.为病原体直接侵犯关节,多见于下肢负重关节。如髋关节和膝关节发病最多,不对称,多为单关节炎。并伴有高热和寒战。
2.关节腔穿刺液呈化脓性改变。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细菌。常为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及链球菌等。易并发骨膜炎及骨髓炎。
3.关节液中无尿酸盐结晶发现,血尿酸正常。
五、蜂窝织炎
外科医生往往将痛风误诊为蜂窝织炎,误诊原因主要是对二者临床特点不能很好的认识,蜂窝织炎局部有以下特点:
1。明显红肿,但多为暗红色,周围较淡,边缘不清,红肿范围不以关节为中心,疼痛剧烈,病变向四周扩展迅速。局部常有化脓。
2.病情严重时可有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3.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效。用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六、足拇趾滑囊炎
6%~23%患者误诊为足拇趾滑囊炎,足拇趾滑囊炎有以下特点:
1.局限在关节内侧骨结构异常突出的部位,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是产生滑囊炎的主要原因。其发作与穿尖头鞋、高跟鞋或步行过多等密切相关,穿宽松软鞋后很快缓解,无夜间急性发作的特点。
2.逐渐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包块,缓慢长大伴压痛。可扪及清楚边缘,有波动感,皮肤无炎症。受到较大外力后,包块可较快增大,伴剧烈疼痛。此时皮肤有红、热,但无水肿。
3.穿刺可得滑囊液,急性期可有血性黏液。血尿酸正常,无尿酸盐结晶发现。
七,骨性关节炎
约2%~5%左右误诊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有以下特点:
1.是由于创伤、肥胖、代谢及遗传等因素造成。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全身关节皆可累及,但以远端指间关节,第一掌指关节、跖趾关节、颈腰椎为最常见。
2.临床表现有骨质增生、关节肿胀疼痛、Heberden s nodes或Bouchard s nodes等。受累关节多为钝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注:在末端手指关节会出现小的骨质隆起,可称为海伯顿结节(Heberden s nodes)。中间的手指关节处也会出现相似的结节,叫做布夏达结节(Bouchard s nodes)。
3.X线片可见到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呈象牙质变性,边缘性骨赘及软骨下囊性变,但与痛风的骨皮质虫蚀形成翘突样改变不同。无血尿酸的升高,无尿酸结石形成。关节液及滑膜检查,无尿酸盐结晶。
八、血管性疾病
少数痛风患者因伴有跛行(5%~10%),误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以下特点: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青壮年男子,尤有长期大量吸烟嗜好。一般无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或糖尿病等病史。
2.病变主要在中小动脉,有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肢温度降低,肤色苍白或萎黄,时有疼痛。下垂位潮红,远端可有溃疡和坏死。初发时多为单侧下肢,以后可累及其他肢体。
3.血管造影或彩超容易发现血供障碍。
九、肾小球肾炎
40%以上的痛风患者有肾损害,即痛风性肾病。大部分痛风性肾病多发生在关节炎之后,少数发生在关节炎之前,后者更容易误诊。痛风性肾病多误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由此贻误了最佳治疗良机,有的患者来诊时已达尿毒症晚期。二者主要鉴别点在于:
1.痛风性肾病常有关节症状或伴有关节症状,而原发性肾损害一般没有关节症状。痛风性肾病主要是由高尿酸引起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功能受损较早,早期为肾浓缩功能障碍。尿液变化较少,有轻度蛋白尿,很少有红、白细胞。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较慢,一般为10~15年。而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液改变较重,先为肾小球功能损害,后为肾小管功能损害,继之出现肾功能不全。
2.痛风性肾病在出现肾小球功能减退后其血尿酸升高与尿素氮、肌酐值升高不成比例,血尿酸/肌酐>1.3,24h尿尿酸排泄增加。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肾功能减退较早,血尿酸、肌酐皆升高,但血尿酸/肌酐<1.3,24h尿尿酸排泄量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尽管血尿酸升高明显,但很少发生关节炎。
3.痛风性肾病在关节周围或耳廓处可见痛风结节,而原发性肾损害无此现象。
4.痛风性肾病经别嘌呤醇降尿酸治疗可使临床症状、肾功能明显好转。原发性肾损害别嘌呤醇降尿酸治疗临床症状、肾功能改善相对不明显。
5.有学者认为痛风肾病患者尿蛋白圆盘电泳以小分子蛋白为主,尿红细胞位相检查为均一红细胞,浓稀试验肾小管功能损害早而明显。这些特点与痛风肾病病理主要累及肾间质小管一致。而慢性肾炎病理基础是肾小球病变,以畸形红细胞、中分子蛋白尿为主,两者截然不同。尿蛋白圆盘电泳及尿红细胞位相检查在两者的早期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
十、其他晶体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还需与其他晶体性关节炎鉴别,鉴别要点如下。
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男性中老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累及关节为拇、跖、指掌。发病特点急,午夜凌晨发作,可自行缓解,疼痛程度剧烈较重,发作病程3~14天。秋水仙碱试验治疗显效。实验室检查:①滑膜液和组织活检可见尿酸盐结晶;②x线摄片骨呈凿孔样;③血尿酸水平升高。
假性痛风:多见于男性老年,为性染色体显性遗传,累及关节为膝髋髂、椎间关节,发病可急,凌晨,可自限,有时重,半天至数周或更长。秋水仙碱试验治疗无效。可见CPPD结晶和软骨钙化,血尿酸水平正常。
羟磷灰石沉积症:女性略多于男性,常为老年发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累及关节为肩、膝、髋、脊柱,症状有时加重,病程较长。秋水仙碱试验治疗无效。
Alizarinred染色可见Apatite结晶,有软骨钙化。血尿酸水平正常。
类固醇结晶关节炎:女性多于男性,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封闭关节发病,非家族遗传病。封闭关节有时急性发作,可较重,病程较长。秋水仙碱试验治疗无效。为类固醇结晶,可见软组织钙化。血尿酸水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