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03 07:06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

母婴血型不合最基本的病因是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中,胎儿的血型基因一半来自母亲,另一半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基因恰好是母亲所缺少的,胎儿红细胞膜上父本基因编码的抗原就有可能刺激母体产生抗体,这种抗体的性质为IgG类免疫性抗体,并且能够通过胎盘。一旦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就可能与胎儿红细胞相结合并破坏红细胞而发生溶血现象。

新生儿ABO溶血病中,以母亲O型而胎儿A(B)型时最多见,约占95%。这是因为“O”型母亲含有IgG类ABO抗体量最多。或是“O”型母亲机体在受到A或B型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IgG类ABO抗体分子量小,效价较高,并易通过胎盘。而A或B型母亲的机体,受异型血型抗原刺激后,主要产生的是IgM类ABO抗体,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故O型母亲怀有A(B)型胎儿时易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病。

免疫学研究证明,只要有0.03~0.07ml的血液进入母体,即可导致母体的免疫反应。漏出的血越多,母体的免疫反应越强,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越高。从Rh溶血病来看,当胎儿血进入母体如少于0.1ml时,产生Rh免疫反应的可能性是3%;如为0.25~1ml时则为25%;如大于或等于5ml则可达65%。但大多数产妇(75%)经胎盘漏出的血少于0.1ml,因此母子血型不符不一定都发病,发生溶血病的仍属少数。

新生儿Rh溶血病很少发生在第一胎,而ABO溶血病却能在第一胎发病

Rh阴性型的血清中并不存在自然发生的Rh抗体,Rh抗体仅能由人类的血细胞作为抗原刺激而产生,并且仅在反复刺激后才产生(与ABO血型不同)。Rh阳性胎儿红细胞经母胎出血进入Rh阴性母体循环中,被母脾脏的巨噬细胞所吞噬,经较长时间才能释放出足够量的抗原,此抗原抵达脾脏淋巴细胞的相应抗原受体而产生Rh抗体,此种初发免疫反应发展缓慢,常历时2个月以上甚至6个月,第一胎娩出时仅处于初发免疫的潜伏期。因此,一般第一胎不发病。当发生原发免疫反应后,再次怀孕,即使经胎盘出血量很少亦能很快发生次发免疫,IgG抗体迅速增加,通过胎盘与胎儿红细胞结合而导致溶血。

ABO血型IgG类免疫抗体可因孕妇和胎儿ABO血型不合引起,但由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A型和B型物质,如寄生虫感染、预防接种等都可以使孕妇产生IgG类ABO抗体,即孕妇体内可以在妊娠前已存在IgG类免疫抗体,所以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在第一胎就可以发病。

       通过产前免疫学检查可预知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产前免疫血液学的常规检查包括:

      1、夫妇ABO血型鉴定。

      2、夫妇Rh血型鉴定。

      3、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检(不规则抗体多为免疫性不完全抗体,且多为IgG抗体,IgG抗体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妊娠妇女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并鉴定抗体特性,可预测新生儿溶血病) 。

      4、对筛检阳性者进行抗体鉴定。

      5、同种免疫性抗体的效价测定。第一次检测可在妊娠第12~16周进行,以了解夫妇基础资料和抗体基础水平。然后于28~30周作第二次检测,以后每隔2~4周重复检测一次,了解抗体增加速度。检查用的血样为孕妇静脉血5ml,一般为非抗凝血(普管),无需空腹。同时,提供3~4ml孕妇丈夫的血样,对判断母子血型的配合与否是十分有益的。

影响ABO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的因素

  ① 孕妇体内IgG类ABO抗体的浓度。当母体内存在能够破坏胎儿红细胞的IgG类ABO血型抗体,并不意味着新生儿一定罹患ABO新生儿溶血病,一般认为只有当该抗体效价≥64时才有可能造成新生儿溶血病。当母体内抗体效价≥256时,新生儿患病的可能性就变得比较高了。但是母体内IgG抗体效价的高低与ABO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因为还有许多其它影响因素。
  ②新生儿抗原的强弱。ABO抗原在5~6周的胎儿身上已经可以检测出来,但直至出生其抗原发育仍不完全,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与成人红细胞有着较大差距。结果是每个新生儿红细胞上只能结合很少IgG类ABO抗体(相对于每个红细胞上几十万ABO抗原而言),并且存在个体差异。红细胞上结合IgG抗体数量的差异与溶血关系密切。
  ③IgG亚类。结合在胎儿红细胞上的IgG抗体亚类与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强弱相关。IgG1和IgG3型抗体的量与溶血严重性有线性关系。IgG4则关系不大。
  ④胎盘的作用。IgG类抗体是通过胎盘绒毛膜上的IgG受体,主动吸收到胎儿血液循环中来的。吸收IgG抗体的速度以及亚类与IgG受体的数量和种类有关,因此胎盘对新生儿溶血病的严重程度也有影响。
  ⑤血型物质的含量(与非分泌型无显著关联)。在某些胎儿的体液中含有可溶性A或B物质,这种物质能中和抗A或抗B的抗体,从而保护胎儿红细胞,起到阻止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或缓解其临床表现的作用。

影响Rh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的因素

       ①如果孕妇体内存在IgG类Rh抗体,同时胎儿红细胞又存在相应的Rh抗原,则胎儿几乎一定会患Rh新生儿溶血病。母体内IgG类Rh抗体的浓度与Rh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一点有别于ABO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的Rh抗原已经发育成熟了,结合抗体的能力很强,因此相应抗体的量成了关键因素。根据经验,在妊娠后期,孕妇体内IgG类Rh抗体效价≤64时,新生儿预后较好,当抗体效价≥256时,胎儿可能严重受害。
  ②Rh新生儿溶血病一般不会发生在第一胎,只要没有输血、妊娠等明显的免疫过程,孕妇一般不会产生IgG类Rh抗体。即使在妊娠后期,由于经胎盘出血,少量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母亲被免疫并产生抗体一般需要2~6个月的时间,这时妊娠过程已经结束了,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
  ③如果孕妇体内已经存在Rh抗体,同时胎儿红细胞又存在相应的Rh抗原,这时母婴之间的免疫反应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受胎儿红细胞的刺激作用,母体内的抗体浓度不断地升高,越到妊娠后期升高的速度越快。如果不进行治疗,极易造成死胎。
   孕妇体内Rh抗体的效价及其变化情况,除了取决于孕妇本身的个体差异外,还与母婴之间ABO血型是否相合有着较大的关系。如果母婴之间ABO血型不合,意味着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亲体内后,将立即被母体内的相应ABO抗体破坏掉,因此无法有效地刺激母体内Rh抗体效价的升高。这种情况下新生儿所患的Rh溶血病往往较轻。

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与治疗

①产前预防
  一旦证实胎儿存在溶血病危险,在妊娠期间应该随诊,以便估计发病的程度,确定最适分娩的时间,并引起医师重视,做好治疗新生儿的准备。
  产前治疗
  孕妇治疗:
  综合治疗
:为减轻症状,减少流产、早产或死胎,对IgG抗A(B)效价≥64孕妇服用茵陈汤加减(基础成分:茵陈、黄芩、制大黄、甘草等),20天一疗程。中、晚期孕妇外加西药综合治疗:50%葡萄糖40ml,维生素C 500mg,每天静脉注射1次,10天一疗程,全程口服维生素E 100mg,每天3次。IgG抗A(B)效价≥128的孕妇终止妊娠前1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00 mg.kg-1.d-1,7天一疗程。
  注射免疫球蛋白:其作用为抑制母体IgG抗体产生,阻止母体IgG抗体进入胎儿体内,阻止胎儿红细胞被破坏。
  血浆置换:血浆置换可以降低抗体水平至75%,但是经常出现反弹。
  ②胎儿处理
  a)宫内输血:可纠正贫血,防止胎儿宫内死亡,仅限于严重受累,肺部尚未发育成熟的胎儿。
  b)提前分娩:妊娠越接近足月,抗体产生越多,对胎儿影响越大,当母体IgG抗体过高时胎儿接近足月时可考虑提前分娩。
  ③产时处理
  溶血病新生儿因红细胞破坏过多,出生时容易窒息,临产时应做好抢救准备,防止窒息。胎儿娩出后立即钳住脐带,以免脐血流入胎儿体内过多。保留脐带5~150px以备换血用。留取脐带血3~5ml,用于血常规、血型、血型抗体和胆红素测定。仔细进行体检,判断溶血程度。
  a)新生儿治疗
  b)纠正贫血和心力衰竭:胎儿出生后,立即吸氧,用药物控制心衰。
  c)黄疸的治疗:主要方法有光照疗法、药物治疗、交换输血,可降低血清胆红素,以避免核黄疸发生。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阻断Fc受体,抑制溶血过程,使胆红素产生减少。
  换血疗法:可去除抗体、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核黄疸发生。

母婴血型不相容与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相关文章
出现母婴血型不合怎么办呢? 若出现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症,那母体产生的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带给胎儿,进而与胎儿红细胞发生作用,尤其在有较多的抗体进入胎儿体内时,便会破坏红血球,这就造成了新生儿溶血症,也就是ABO溶血症。除了ABO溶血症外,还可发生其他血型系统的溶血症,但在中国以ABO溶血症最为常见。 新生儿溶血症,轻者表现为黄疸,使脑神经核受损,出现抽风、智力障碍等症状,更为严重者,胎儿会
发布于 2023-09-19 06:33
0评论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夫妻血型不合造成的,夫妻血型不合现象很普遍,所以新生儿溶血病也很常见,不过年轻的爸妈们也不用太担心,一般情况下abo血型溶血症状很轻,孩子出生后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及时进行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孩子病情都可以缓解,即使是严重的rh溶血病,若及时进行换血,绝大多数宝宝也都能转危为安。另外,并不是宝宝患黄疸就说明有溶血病。浙医妇院吴明远主任说,一般新生宝宝中有80%左右可能发生黄
发布于 2023-07-10 17:44
0评论
一般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①细菌感染和新生儿败血症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②新生儿溶血病; ③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 ④母乳性黄疸,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在停止哺乳1-3天后胆红素即可下降,如3天无明显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 ⑤其他因素如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当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于生后24小时出现
发布于 2023-08-08 10:27
0评论
概述 要是换上血溶性尿毒症的话,那么患者一定就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虽然说血溶性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尿毒症,但是他跟其他的尿毒症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患者可能会突现腹泻,腹痛,呕吐,或者是食欲不振的情况,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正常的,要是出现少尿,或者是无尿的话,那么对于患者以后的生活的话,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息,所以希望一些患者就要积极地采取措施应对。 步骤/方法: 1、 在患上尿毒症的话,
发布于 2023-10-20 06:50
0评论
一、发病原因 1、根据溶血发生的部位不同分类根据溶血因素存在的部位不同,可将溶血性贫血分为红细胞内和红细胞外两大类。 (1)红细胞内因素: ①红细胞膜的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畸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棘细胞增生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②红细胞酶的缺陷: A、红细胞糖分解酶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缺乏、磷酸果糖激酶
发布于 2024-04-03 23:50
0评论
病因 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均可产生溶血性黄疸,包括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前者有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后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及蚕豆病、伯氨喹啉、蛇毒、毒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临床表现 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或茶
发布于 2024-06-15 13:38
0评论
概述 人的红细胞本身可能就存在一定的缺陷,还有的人可能红细胞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受到了一些损伤,这样就能够使得患者身体的红细胞受到破坏,当红细胞受到破坏之后会大量释放出来一些血红蛋白,当这些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之后就会使得患者血浆里面的胆红素的含量不断的增高,当胆红素的含量持续的增高之后肝细胞就没有能力继续处理多余的胆红素,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黄疸的问题。 步骤/方法: 1、 溶血性黄疸的病因非常的多
发布于 2024-06-04 14:57
0评论
黄疸是常见症状和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均可产生溶血性黄疸,包括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而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有报道表明,ABO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85.3%,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A型,第一胎即可发病。这样一来,有些O型血的准妈妈就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
发布于 2023-07-18 16:17
0评论
来自福建厦门同安区西柯镇丙洲村的10个月大的婴儿陈逸航,出生后半月就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大便颜色发白等胆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当地医院一直未能明确黄疸病因,患儿于2013年1月就诊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明确诊断为胆道闭锁,并进行了Kasai手术(肝门空肠吻合术),术后患儿皮肤巩膜黄染逐渐减退,大便颜色变黄,胆汁引流获得初步成功,但患儿术后3个月以后再次出现
发布于 2023-01-09 20:21
0评论
溶血性黄疸是指母亲跟婴儿的血型不合,在怀孕期间,母亲的血型进入到胎儿体内刺激产生抗体,分娩过程中胎儿再次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导致溶血反应, 溶血性黄疸一旦治愈,就不会对小孩将来发育有影响的,所以不必过于担心,这种病没有遗传的,主要是跟胎儿受父母亲血型组合成的血型不同于母亲所致的。
发布于 2023-07-21 07:4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