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8-20 16:22

  消化道息肉较为常见,但十二指肠息肉相对少见,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临床易误诊误治,尚未见国内大量病例报告,我院在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息肉26例,对部分息肉行高频电凝治疗,疗效满意,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息肉共26例,息肉60枚,男12例,女14例,年龄31~75岁,平均45.7岁。息肉大小:2~5cm。形态:分为扁平或广基。数量:1枚5例,2枚10例,3枚5例,4~5枚6例。部位:2例位于十二指肠前壁。1例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其余息肉均位于球移行部的顶部及后壁。对部分息肉取活检1~2块。所治息肉均一次性治愈,疗效满意,无并发症。

  2 讨论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胃肠道息肉检出率增高,但十二指肠息肉临床上检出率仍低于胃息肉,结肠息肉〔1,2〕。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易漏诊误诊;(2)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只在健康体检或行某些腹手术时发现;(3)当息肉位于十二指肠第3、4段时,内镜往往难以发现〔3〕。十二指肠息肉多位于移行部顶部后壁,且以多发常见,前壁及球后少见。检查时应常规检查到降部以免漏诊。表面光滑,直径小于5cm的息肉多为炎性息肉。

  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消化道息肉以来,至今已有微波、激光、射频、氩离子凝固术等多种方法,但最普及的是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因其安全,有效,痛苦小,较经济容易被患者接受,临床上也得到广泛运用,我院对26例十二指肠息肉病人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灼除,均一次性治愈,无并发症,但对较大息肉疑有恶变者应先取活检,如有恶变则以外科手术治疗为宜。治疗时电凝探头轻轻接触息肉顶部,避免探头接触正常肠壁,以免肠壁损伤,以息肉变平为宜。治疗后不需住院及其他药物治疗。

十二指肠息肉相关文章
1、非萎缩性胃窦炎伴糜烂的问题 2、十二指肠球息肉的问题 指导意见: 建议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1、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埃索美拉唑 2、服用保护粘膜的药物,如铝镁加混悬液 3、十二指肠球息肉可以在胃镜下行息肉高频电治疗,并注意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息肉变化情况 4、注意饮食规律和清淡饮食,少食用对胃肠道刺激大的辛辣食物等 非萎缩性胃窦炎伴糜烂和十二指肠球息肉都属于老胃病范畴,一般药物很难根治,建议你
发布于 2024-08-20 16:35
0评论
概述 十二指肠息肉是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在胃肠道产生的突出腔内的炎性新生物,一般属于良性病变,但是容易复发,它的发病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胃肠道的长期炎性刺激或者是饮食相关。胃息肉本身病理上可以分为增生性和腺瘤性两种,后者的癌变率比较高,大概是30%-58.23%,因此活组织病理检查鉴别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步骤/方法: 1、 它的危害主要是有,幽门梗阻,溃疡发生于幽门部或十二指肠球部,容易
发布于 2024-04-10 07:05
0评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常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某些药物的不良作用诱发.中医认为本病不单纯局部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与肝脏有密切关系,临床多见肝胃不和,脾胃虚寒和牌虚肝郁等症型,食疗是一项十分主要的措施. 1.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十二指肠粘膜(即内壁)发生破溃. 2.精神紧张,生活起居,饮食不规律,食物不洁以及神经功能失调等原因可导致胃,十二指肠抵抗力降低,加之胃所
发布于 2024-08-20 16:48
0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口服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充盈胃腔后,对980例中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阳性病例的随访分析,总结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的方法学和临床价值。结果:超声诊断阳性病例93例,其中进展期胃癌25例,消化性溃疡18例,胃息肉5例,食道下段(胃底)贲门癌8例,胃实质性肿瘤6例,胃窦炎23例,胃黏膜囊肿3例,胃下垂8例,阳性检出率9.49%,与胃镜诊断符
发布于 2023-03-14 12:26
0评论
胃是消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器官,慢性胃炎、胃溃疡所引起的不适常常困扰着人们,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胃镜、钡餐被公认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检查方法;胃镜检查直视下可观察食道、胃、十二指肠黏膜面的病变情况,对慢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能作出明确的诊断,对粘膜面出血点可进行喷洒止血,对疑有恶变的部位进行组织活检获得病理结果,具有一定的诊断和治疗价值。钡餐是口服钡剂后行X线摄片检查,可以观察上消化道黏膜面
发布于 2023-03-14 12:41
0评论
概述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通过胆管与胆总管相连,胆囊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同时具有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过去,人们认为胆囊的功能对人体并不重要,切除胆囊后可使胆汁直接进入十二指肠,从而对消化功能影响不大,主要是对于疾病的认识不够,但是现在认为,胆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一不小心就会患上胆囊息肉了,是怎么形成的呢? 步骤/方法: 1、 胆囊息肉就是依附着我们胆囊生存的一种病了,会长出像肿瘤一样
发布于 2024-06-11 09:14
0评论
增生性息肉 在大肠中较为常见,发生原因不明,多出现在中年以后,在尸解标本中可有25~80%的发生率。绝大多数表现为在黏膜表面上呈丘状或半圆形隆起,一般较小。直径约0.5cm左右。常为多个。病理结构为黏膜肥厚增生。临床上可无症状,多是在做内窥镜检查时偶然发现。这种息肉不会癌变,故不需处理。 炎性息肉 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
发布于 2024-04-20 14:17
0评论
息肉是指黏膜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胃息肉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两大类,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而后者有很高的恶变倾向。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再生性)
发布于 2023-11-18 05:51
0评论
  B超检查方法灵活,准确,无创伤,可重复,价廉,易为众多患者接受,能准确地显示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囊壁的情况,B超典型的表现为胆囊壁有点状,小块状,片状的强或稍强回声光团,其后多无声影,可见到球状,桑葚状,乳头状及结节状突出,甚至可显示出息肉的蒂,是一种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  三维超声成像可使胆囊具有空间方位的立体感,透声性好,有直视胆囊剖面的效果,可弥补二维显像某些不足,不仅可观察胆囊息
发布于 2022-10-04 11:29
0评论
①摘除息肉后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出血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呕血、便血、有无腹胀、腹痛及腹膜刺激症状,咽部有无水肿、疼痛、有无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改变。 ②胃、十二指肠息肉摘除术后应禁食6小时,6小时后进流质饮食1天,继而进无渣半流质饮食3天。大肠、直肠息肉术后即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周内忌粗糙食物。 ②保持术后大便通畅,可用适量番泻叶冲泡代茶饮,同时采用拇指按中皖、天枢、足三里、丰隆
发布于 2024-03-06 09:1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