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06 02:51

  血常规能区分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答案是不能。国内外,很多问题是全球各族人民共同纠结的,比如面对一个咳嗽发热的病人,如何准确区分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
  一些出版时间久的、经典的医学教科书,比如2005年出版的《牛津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手册 第2版》里说“感染时白细胞经常升高,例如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而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增高(但是并非总是如此)”。关键就是括号里这句话很有意思。10年前,当时的我比较年轻,比较意气风发,于是经常在想:“并非总是如此”该怎么把握呢?就是说有时候这个不靠谱?,可是并没有更多人讨论这个, 于是我当时毅然忽略这几个字。但实际上痛苦一直延续,确实“并非总是如此”。
  以前认为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传统的判断患儿是否为细菌感染的筛查工具,但近来研究证实单独应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作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筛查工具既不敏感,也非特异,通俗的说就是不靠谱。因此对于患儿,不能单独应用二者来预测细菌或病毒感染,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此外,就算是轻度的普通肺炎患儿无需常规进行C反应蛋白(CRP)指标检查;需要住院或有肺炎相关并发症的患儿应做CRP检查,结合临床可评估对治疗的反应。红细胞沉降率(ESR)、CRP或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也不能单独或联合用以区分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使用这些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去区分细菌及非细菌病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难以得出一个折点标。这一段通俗的说就是:用“ESR、CRP或PCT浓度来准确区别病毒还是细菌感染也是不靠谱的。
  以上这些已经被国外的医生普遍认同了,因此国外医生很少为了区别病毒还是细菌,要求初诊患者检查血常规和CRP。但是,绝大多数中国国内的医生们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巨大差别。
  但是为什么国内外的差别这么大呢?
  首先,国内的医学教育学习总让人感觉遗憾,对待血常规的认识教育没有与时俱进,ESR、CRP或PCT浓度的认识过于简单、刻板。医学老师并没有教好学生。
  究其原因,从各国的疾病谱的变化来说,中国在细菌感染传染病的阴影下压抑的过久了,于是这种和细菌死磕的劲头被沿袭下来。有句谚语,当你总觉得自己是锤子的时候,你眼里到处是钉子。同理,当中国医生总觉得自己是抗生素的时候,他们睁开眼时,瞳孔里就条件反射的浮现出细菌的影子,把细菌揪出来彻底干掉的斗争思维是血常规检查成为必须检查以及抗生素滥用的主要原因。可是问题在于,中国疾病的种类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非细菌感染、免疫紊乱、代谢障碍等等疾病已经成为主流。绝大多数的呼吸道感染就是病毒引起。从概率上说,不要说检查血常规,就算是一个不学医的人,面对100个发热的病人闭着眼睛说他们是病毒感染的准确性不会低于90%。相反,国外的医学理念相对与时俱进得更合理,医学教育标准统一,反正几乎都是非细菌的疾病,血常规不查也罢。
  其次,中国医生绝大部分追求名医的光环,患者醉心于立竿见影的奇效,再加上比较不堪的医疗制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生和患者普遍焦虑,医患之间的联系不忠诚,没有足够的跟踪观察时间,医患之间的复诊安排总是靠运气。所以初诊的时候,医生就恨不得拉网检查一遍,成就一批神医;患者恨不得瞬间查出病因即刻康复,造就一个传奇。失去了耐心的有计划的医学观察,血常规和CRP自然就成为了主角。
  最后,国内外的医生面临的压力也是天壤之别。国外的医生有完善的医疗整体服务体系,相对而言不惧怕风险,只要对大多数人有利,为了准确判断病原可以选择延时等待,等待精准的指标出现。国内的医生,面对个人难以化解的矛盾压力,为了避免少数的风险,在有限的观念的指导下,选择集体检查、吃药。
  最后的最后再说几点:
  1、中国的医生道德水准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一些挣黑心钱的伎俩不体现在绝大多数中国医生的身上。
  2、作为本文作者的我也是国内医学教育的产物,对血常规的认识,对细菌和病毒的区别认识也是一路跌跌撞撞,但是和我样有一颗渴望与时俱进之心的大有人在,我们这类医生愿意和患者一起成长,请给我们一个和谐的空间、时间。
  3、准确识别细菌和病毒还是有一些办法的,但是耗时费力,大多数时候还是一言难尽。
  4、尽管不能准确区分病毒和细菌,血常规和CRP的其他医学意义还是很重大。

血液检查能否区分细菌或病毒感染?相关文章
以前认为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传统的判断患儿是否为细菌感染的筛查工具,但近来研究证实单独应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作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筛查工具既不敏感,也非特异,通俗的说就是不靠谱。因此对于患儿,不能单独应用二者来预测细菌或病毒感染,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此外,就算是轻度的普通肺炎患儿无需常规进行C反应蛋白(CRP)指标检查;需要住院或有肺炎
发布于 2022-09-25 11:50
0评论
概述 自从白血病被查出来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血常规的检查了,血常规检查也叫作血细胞分析,它是通过化验血液,来诊断身体各个组织细胞的情况,及时的发现是否是病变引起的状况。据说ed病毒是可以从血常规化验中发现的。那么它在血常规中的表现有那些?eb病毒感染血常规表现需要注意那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ed病毒都是怎么样从血常规确诊的吧。 步骤/方法: 1、 血常规如何确诊eb病毒。如果患有eb病毒,
发布于 2023-03-16 11:02
0评论
这个问题?和当前网上出现的“中医脉诊是否能诊断怀孕?”类似。有网友问我:你认为中医是否能诊断怀孕?我答:这是个好问题,正如单凭或主要以血常规区别细菌病毒感染不靠谱(注意是“单凭或主要”),脉象判怀孕也是,它也有概率性,且个体差异大。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血常规,脉象,甚至作为中医不科学的理由。精细数据为证据的是实证理论是科学,模糊逻辑,模糊学也是科学,大数据时代更重视后者,更重视个体化诊治。
发布于 2022-12-06 02:46
0评论
本检查常作为妇女怀孕期生殖道感染的常规检查项目。1、弓形虫感染弓形虫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猫与其他动物是传染源。后天感染轻型者常无症状,但血清中可查到抗体;重型者可引起各种症状,如高热、肌肉或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通过胎盘宫内感染者可引起死胎、早产,出生后可表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眼、内脏的先天损害。2、风疹病毒孕妇感染风疹多在怀孕1~6周时,除可致流产、死亡外,所生婴儿还可发生先天性
发布于 2023-03-15 21:11
0评论
上下尿路感染的区分:由于感染的部位不同,反复发作的性质、预后及治疗方案均不同,因此区分上、下尿路感染,即鉴别尿路感染的部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观点是以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鉴别感染部位的依据。如仅有尿路刺激症状和真性细菌尿者被认为是膀胱炎;有尿路刺激症状、真性细菌尿、肾区压痛及叩击痛,或伴有腰痛和发热者就认为是肾盂肾炎。 这种方法既方便简单,又实用性强。但临床上,有不少肾盂肾炎患者以尿频、排尿不
发布于 2024-07-06 07:16
0评论
概述 生殖器疱疹又称为阴部疱疹或者是疱疹二型,它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第一型以及第二型感染而引起的,生殖器疱疹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就是性交传播,患者患上生殖器疱疹之后大概有5-6天的潜伏期,患者患了生殖器疱疹之后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以确诊自己是否患病。首先患者要进行一个细胞学检查,这个时候要从患者疱疹的表面或者是溃疡面吸取少量的组织进行检查。 步骤/方法: 1、 这个检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于疱疹的诊
发布于 2023-08-19 07:42
0评论
事实上,单纯从血常规化验单是不能确定被检查者是患有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只能从血常规白细胞是否升高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白细胞在机体内起着消灭病原体,保卫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4-10)×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1、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
发布于 2023-04-14 02:28
0评论
一些做过血常规检测的朋友坑能会好奇,为什么医生能从化验单中看出自己所会上的病毒是什么,那么血常规化验单真的能看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吗?这两种感染是通过哪些方面展示出来的呢?我们就跟随妈妈百科看一下。 事实上,单纯从血常规化验单是不能确定被检查者是患有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只能从血常规白细胞是否升高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白细胞在机体内起着消灭病原体,保卫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4
发布于 2023-08-26 09:03
0评论
       细菌感染易引起急性肾炎!细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只有及时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才能让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更幸福。 细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病原微生物自伤口或体内感染病灶侵入血液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引发急性肾炎的
发布于 2024-04-28 06:51
0评论
细菌感染的指南针――降钙素原引起发热的众多原因中,细菌感染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从诸如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支原体感染、药物热等诸多发热疾病中鉴别出细菌感染,一直是困扰临床大夫的一个难题。近年来,一种生物标记物――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逐渐进入了众多临床医生的视线。由于其对细菌感染有着的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感染科医师的青睐。PCT是一种糖蛋白,为降钙
发布于 2022-10-01 05:1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