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0-13 16:37

  1.情志不遂,气郁化火

  (1)证候病起生气或与人争吵后,证见胁痛,嗳气,吞酸吐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两目干涩或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2)治则滋阴清热,疏肝理气。

  (3)主方一贯煎加减。

  2.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

  (1)证候病起温热病后,证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手足蠕动或痿软,舌红少津,脉细数。

  (2)治则滋阴降火,育阴潜阳。

  (3)主方大补阴丸加减。

  3.肝肾不足,水不涵木

  (1)证候头目眩晕,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脉细。

  (2)治则滋补肝肾。

  (3)主方左归丸加减。

  总而言之,肝阴虚属于一个证候,可表现诸多症状,同时常有一定的诱因所致。在治疗上首先也需要辨明原因,从病因入手;肝阴虚也常常伴随着化火、阴不制阳所导致的肝阳上亢,阴虚引起的气滞血瘀等,往往虚实夹杂,在治疗上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准确的辩证施治。

肝肾虚辨证施治相关文章
1.肺阴虚证 证候:干咳,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咽喉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养阴润肺,佐以清肺热。主方: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常用药:沙参、麦门冬、百合、玄参、天花粉、玉竹、白扁豆、桑白皮、浙贝、桔梗、太子参 2.心阴虚证 证候: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心悸,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滋养心阴,佐以清心热。主方:天王补心丹。常用药:天冬、生地、玄参、丹参、酸枣仁、远志、茯苓、当归、淡竹叶;
发布于 2024-04-30 14:07
0评论
①脾虚气陷型: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脉象缓弱。治以补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少食纳呆可加鸡内金6g,炒稻芽、麦芽各12g,恶心呕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汤。 ②虚实夹饮型:脘腹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脉象沉细小滑。治以温阳化饮、和
发布于 2024-12-14 14:32
0评论
1.主证 (1)疳气证①证候形体略瘦,或体重不增,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纳呆少食,腹胀,性急易怒,大便干稀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指纹淡。②治则调脾助运。③主方资生健脾丸加减。④方药党参、豆蔻、黄连、白术、莲子、神曲、茯苓、橘红、焦山楂、甘草、广藿香、炒麦芽、山药、砂仁、桔梗、薏苡仁。 (2)疳积证①证候明显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或面白无华,腹胀膨隆,腹有青筋,纳呆,烦躁易怒,揉眉,挖鼻,疲倦
发布于 2024-01-17 19:12
0评论
1.肝经火旺 证候: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嗳气,口干,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治则: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主方:左金丸。方药:姜、黄连、吴茱萸。 2.肝火灼肺 证候:咳嗽痰中带血,痰质浓稠,咯吐不爽,心烦口渴,颊赤,便秘,舌苔黄,脉弦数等。治则:清热化痰,止咳止血。主方:咯血方。方药:青黛、瓜蒌仁、山栀、诃子、海蛤粉。 3.肝火郁结 证候:目赤肿痛,易惊多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者。治则:
发布于 2024-05-11 15:59
0评论
1、肝郁脾虚 主证:多愁善感,悲观厌世,情绪不稳,唉声叹气,两胁胀满,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分析:本证因情志不遂,肝郁抑脾所致,情志所伤,肝失条达,脾虚气结,思虑太过,情绪不稳,悲观厌世,唉声叹气;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故两胁胀痛,肝郁乘脾犯胃,则出现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肝郁脾虚之象。以多愁善虑廉见善太息,胸胁胀满,腹胀腹泻,身倦纳呆为辨证要
发布于 2024-12-14 21:38
0评论
1、中医治疗肛瘘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消法 中医治肛瘘常用的方法是用消散的药物,使初起的肛周痈疽和炎性外痔等得到消散,免受溃脓和切开之苦。此法适用于没有成脓的肛周痈疽、炎性外痔、血栓外痔和肛裂等病。但具体用法是极其灵活的,因为各种疾病的病因不同,病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所以,治疗方法也必须因病而异。如有表邪者宜解表,里实者宜通里,热毒蕴结者应清热解毒,寒邪凝结者应温通,气滞者要行气,血瘀者要活血化瘀等。同
发布于 2023-09-23 18:28
0评论
1.心血不足 证候:常表现为心慌不宁,面色少华或萎黄,夜寐不安,或多梦,胆小善惊。治则: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主方:归脾汤加减。 2.心气虚弱 证候:常感心慌气短,动则出汗或自汗,面色晄白、倦怠乏力、胃纳减少,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治则:补益心气。主方:五味子汤加枣仁、茯神等。 3.阴虚火旺 证候:经常心慌而烦,咽痛口干,手足心热,夜寐不安而烦躁,或有盗汗,舌红少苔。治则:滋阴降火安神。主方:黄连
发布于 2024-03-28 09:48
0评论
概述 胃溃疡这种疾病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疾病,几乎人人都有所耳闻,胃溃疡是一种很常见的胃部疾病,这种疾病多数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者患者的胃粘膜炎症引起的,胃溃疡疾病的主要症状就是患者的胃部糜烂溃疡,胃部疼痛,之前我的一个朋友就患上了这种疾病,原因就是他不按时吃放,冷的、热的食物一起吃,所以,就患上了胃溃疡,请问中医怎么治疗胃溃疡? 步骤/方法: 1、 胃溃疡疾病发生之后不仅要配合做好中医药治疗
发布于 2024-04-13 10:18
0评论
概述 很多的过敏性结膜炎会选择用中医治疗,那么,中医如何治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我们并不陌生,一般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患上过敏性结膜炎危害非常的大,需要患者引起重视,及时的接受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过敏性结膜炎是会进一步恶化的,当急性过敏性结膜炎变成慢性过敏性结膜炎后,治疗的难度就大大的提升了。最后受罪的是自己,因此一旦发现过敏性结膜炎症状时就需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检查,接受最有效的治疗。
发布于 2024-08-30 23:49
0评论
中医一般把溃疡分为证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肝胃郁热型、瘀血阻络型、脾胃阴虚型,下面是一些治疗溃疡病的中药介绍。 1、肝胃不和型: (1)十香止痛丸:成人每次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服成人量的1/3。 (2)柴胡疏肝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胃得安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脾胃虚寒型: (1)良附丸:每次3.6g
发布于 2024-10-07 01:3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