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瘘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被称为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痔,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可能与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
大部分肛瘘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因此内口多在齿状线上肛窦处,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处形成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由于外口生长较快,脓肿常假性愈合,导致脓肿反复发作破溃或切开,形成多个瘘管和外口,使单纯性肛瘘成为复杂性肛瘘。瘘管由反应性的致密纤维组织包绕,近管腔处为炎性肉芽组织,后期腔内可上皮化。肛瘘多为一般化脓性感染所致,少数为结核性感染。其他特异性感染如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等特异性炎症、恶性肿瘤、肛管外伤感染也可引起肛瘘,但较为少见。由于主要症状是从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疮口内不断地向外流脓和脓血,就像破房子经常漏水一样,我们的祖先就把这种病命名为“瘘”。专家总结说,肛瘘发作一般有如下症状:
1. 流脓。肛瘘的初期流脓较多,色黄而稠,粪臭味重。久之,脓液逐渐减少,时有时无,稀淡如水,如果过于疲劳,则脓液增多,可有粪便流出。有时瘘管外口可暂时封闭,但不久病人又会出现发烧、局部肿痛,封闭的外口可再度穿破,待脓液流出后症状才逐渐消失。
2. 疼痛。肛瘘畅通时一般无疼痛感,仅有局部坠胀感,但也有因内口较大,粪便流入管道而引起疼痛,尤其是排便或有炎症时疼痛加剧。
3. 瘙痒。因脓液不断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肛周瘙痒症,也可伴发肛周湿疹。
4. 全身症状。急性炎症期或慢性复杂性肛瘘,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消瘦和食欲不振等。
首先要清淡饮食,吃一些流质食物,易消化,应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青菜、竹笋等。少食鱼、虾、蟹等发物及油煎熏烤的食物;宜多食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及新鲜水果和新鲜蔬菜。
休息
必须休息,避免过劳,休息对减轻术后出血及肛门局部症状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建议患者适当休息。
保持清洁
注意肛门部的清洁卫生,坚持便后坐浴。还要保持肛门周围清洁,术后创口应严格按照外科护理常规每天换药,7-9天拆线;否则创口感染、延期愈合。
锻炼
坚持肛门功能锻炼,提肛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肛门功能锻炼方法,具有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的双重作用。
复查
出院后门诊随访,半月内定期复查,定期来作检查,至于来院检查的次数,依疾病的轻重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院时医生会有所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