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压达标”更要应时
气温下降时,人体为了保持体温恒定,减少散热,毛细血管会收缩,交感神经也随之兴奋,这会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同时,气温低,人出汗少,加上秋冷之后,人的食欲会自动增加,人们往往进食过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这些食物会同时增加水分的摄入及保留,致血容量增加,这也是血压升高的基础。所以,在天气变冷时,让“血压达标”更显得有意义。
“血压达标”是今年高血压日的主题,之所以提出这个主题,和我国高血压病的治疗现状有很大关系。我国1991年的普查显示,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的知晓率城市仅为36.3%,农村为13.7%;高血压的治疗率城市为17.4%,农村5.4%;高血压的控制率(经治疗收缩压<140,舒张压<90mmHg)仅2.9%(城市4.2%,农村0.9%)。而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标准判断,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一些临床试验也为此提供了证据。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治疗,根据我国4项临床试验的综合分析,收缩压每降低9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4mmHg,脑卒中可减少36%,冠心病减少3%,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可减少34%。因此,为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青年、中年人或糖尿病人应降压至理想或正常血压(<130/85mmHg),老年人至少降压至正常高值(140/90mmHg)最妥。这不仅是"中国高血压指南“的标准,也是美国、欧洲采用的共同标准。
二、血压达标"是为了保护重要器官
由于高血压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经成为重要的死亡原因,但是这个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疾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其实有个数据非常让人震惊:慢性心衰的5年内死亡率甚至高于癌症,而心衰就是高血压病导致的后果之一。但是人们可以谈癌色变,但对恶果并不比癌症小的高血压,却没得到应有的“待遇”。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和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误区有关:很多高血压病患者只有轻微的症状或者几乎没有什么症状,他们觉得自己可以不用降压,这是绝对错误的。血压是血流对血管的侧压,是通过测量得到的,不能用症状的有无或者严重程度来衡量血压的高低。有些患者症状很轻甚至没有症状,但是他的血压升高就必须要接受治疗,而且要使血 压达标。因为无论是有症状或者是没有症状,凡是血压高,就会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这些关键器官的衰竭的后果绝对不在癌症之下。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治疗高血压病人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三、中医药的优势在于预防高血压和改善症状
必须客观地说,和疗效肯定、剂量准确、指向明确的西药降压药相比,中医药的优势更多的在于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改善症状,以提高高血压病及其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一向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比如在进入春季传染病高发季前,服用清热去瘟的中药。对于越来越高发,越来越年轻化的高血压病来说,通过中医药改变高血压病危险人群的体质非常必要也应该是可能的。
根据目前的调查显示,高血压病的发生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所以西医的预防已经从控制每日的盐摄入,控制体重和适度锻炼开始了。错误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体质的偏颇,从中医的角度看,可以出现肝肾阴虚或者肝阳亢盛的体质,这类人可能目前还不是高血压,但已经有脾气急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等症状,按照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这种体质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高血压病。所以中医药预防高血压病是从改变体质入手。
在我们即将开始的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资助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将结合北京人的流行病调查,筛查出高血压病的危险人群,通过给予补益肝肾、平肝潜阳的中药,辅助针灸及气功锻炼,以期改善高血压病危险人群的易患体质,减少或者延缓高血压病的发生。事实上是将防治高血压病的中医药“防线”前移,通过中医药的综合干预,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
有不少高血压病人在服用西药降压药物之后,血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仍然感到头晕头痛,腰酸腿软,失眠多梦等不适,甚至有些病人血压高时无明显不适,相反血压降至正常后反而感到不适应,这时候如果加用中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这也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个优势。
四、高血压患者的常见误区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认为西药降压药物副作用很大,因此对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有很大的担心。事实上,因为到目前为止高血压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所以高血压病患者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物,而如果血压不能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的话,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都经过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其疗效是非常肯定的,如果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其副作用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避免的。
还有些病人希望以中药代替西药降压药物,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客观地讲,降低血压水平不是中医药的优势,在这点上无法与西药降压药相比;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发生疾病,是由于失去了内在的平衡,中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全面地调整人体的失衡状态,使机体能够在一个新的水平上达到相对的平衡。因此中医、西医治疗各有优势,西药降压疗效肯定,起效迅速,针对性强,中药改善症状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会起到互补的作用。对于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如果没有其他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可以考虑单独应用中药调理;对于重度高血压病特别是具有较多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用西药降压药物之后症状仍没有改善,或应用多种降压药物后血压仍较波动的患者,可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改善症状,稳定血压。而对于高血压病的易患人群,如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血压目前处于临界水平等,除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外,中医药的预防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
如何治疗高血压
发布于 2022-12-09 12:07
如何治疗高血压相关文章
糖尿病高血压是糖尿病多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首先应该特别重视人群中一级综合预防,尤其是对于具有遗传倾向的个体,要消除和控制与本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养成良好饮食和卫生习惯。提倡“二高三低’饮食,即低盐、低热量、低脂肪和高钾、高纤维素饮食。对糖尿病临界高血压和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子女应采取二级预防措施,进行严密的随访观察,控制饮食质量,避免精神刺激,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辅以临床治疗。
对已患糖尿病或糖尿病高
发布于 2022-12-25 23:39
0评论
1.头晕:头晕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头晕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严重的妨碍思考、影响工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当出现高血压危象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症状。
2.头痛:头痛亦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起床活动及饭后逐渐减轻。疼痛部
发布于 2023-03-11 11:15
0评论
怀孕期间的高血压属于妊娠高血压,不要随便吃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建议可以按照医生的遗嘱服用降压药和维生素,使血压尽快降到正常,因长时间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较大,容易危及生命,建议最好是服药期间密切监测血压,一有不适应立刻就医。
发布于 2022-11-09 08:30
0评论
1临街高血压的血压范围为130-139/85-89mmHg,这种临界的高血压是不会引起其他方面的疾病的,而且还是属于正常范围的高压,处于这种临界高血压的朋友们只需要多注意锻炼就好了。
2但是从临界高血压转变成为高血压I期,情况就要相对来说严重一点了,高血压I期的血压范围是140-159/90-99mmHg,这种情况下配合正常的饮食习惯还有可能会完全恢复正常的血压范围的呢。
3但是如果变成了高血压
发布于 2023-04-08 02:03
0评论
1.心脏并发症如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2.脑卒中如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3.大小动脉如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
4.高血压性肾损害如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5.眼底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改变
发布于 2023-06-20 21:02
0评论
高血压患者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时候,合理安排饮食及生活方式,是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这时期,如果高血压患者采取一些食疗方法,对控制病情是大有益处的。那么高血压的食疗方法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1、海带。海带丝可以与草决明一同煎水服用,也可以搭配玉米须煎水作茶饮。还可以与绿豆一同熬制成粥,对降血压都有很好的疗效。
2、新鲜葵花叶用水煎服;葵花籽剥壳吃或碾碎冲服,或是配芹菜汁,都能起到治疗高血压的
发布于 2023-06-18 01:24
0评论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发布于 2023-06-11 00:39
0评论
概述
高血压是生活中中老年人常见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体型肥胖的人,更易患上高血压.我老爸就是一个高血压患者.有六七年时间了,之间曾出现过两次险情,就是睡到半夜时发觉脑勺后湿湿的,一摸才发现是血,之后赶紧去医院稳定血压.现在经过几年对这个病也摸透了一点,知道怎么去调节了,所以平时老爸都从生活日常中多加注意,现在血压一直很正常,再没出现过意外情况了.下面我把老爸关于怎么保持血压正常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发布于 2024-01-17 01:48
0评论
1、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高血压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因颇令人苦恼,故常成为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2、肢体麻木
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酸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
发布于 2024-04-04 06:05
0评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成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病死率高。至今病因不明。70年代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儿童血压流行病学的纵向研究,发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血压有轨迹现象,即个体血压在一定期间内持续在相应的百分位数不变的现象,推论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从儿童时期开始,同时提出应在儿童时期进行干预,以预防或推迟高血压的发生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儿童高血压的评定标准目前倾向于用百分位法。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值超
发布于 2024-07-20 05:4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