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05 20:54

  一、发病原因

  1.前庭系统性眩晕 ①周围性:A.耳源性;B.神经源性。②中枢性:A.脑干病变;B.小脑疾病;C.大脑疾病。

  2.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①眼性眩晕。②心血管疾病。③全身中毒性代谢性疾病。④各类原因的贫血。⑤头部外伤性眩晕。⑥颈椎病。⑦精神性头晕(psychiatric vertigo)、神经官能症等。

  二、发病机制

  人体平衡与定向功能有赖于视觉、本体觉及前庭系统(合称平衡三联)的协同作用来完成,以前庭系统对躯体姿位平衡的维持最为重要。前庭系统包括内耳迷路末梢感受器(半规管中的壶腹嵴、椭圆囊和球状囊中的位觉斑)、前庭神经、脑干中的前庭诸核、小脑蚓部、内侧纵束、前庭皮质代表区(颞叶)。

  现代研究表明,前庭系统中神经递质在眩晕的发生与缓解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外周和中枢前庭回路中,已证实均存在胆碱能、单胺能和谷胺酸能突触。谷氨酸是前庭神经纤维主要的兴奋性神经传导递质,它可能通过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影响前庭代偿功能。在脑桥和延髓中发现乙酰胆碱M受体,涉及头晕的受体推测主要是M2型。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传导递质,它存在于二级前庭神经元和眼球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处。在中枢前庭结构中发现有组胺弥散分布,组胺能受体定位于前庭细胞突触前和突触后,H1和H2两个亚型均影响前庭效应。去甲上腺素主要调节前庭兴奋作用的强度,也影响前庭的适应性。近来发现多巴胺对前庭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正常时,前庭感觉器在连续高强频率兴奋时释放神经动作电位,并传递至脑干前庭核。单侧的前庭病变迅速干扰了一侧紧张性电位发放率(tonic electric potential firing rate),从而引起左右两侧前庭向脑干的动作电位传递不平衡,导致眩晕。

  眩晕的临床表现、症状的轻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起病的快慢、单侧或双侧前庭损害、是否具备良好的前庭代偿功能等因素有关。当病变刺激或损害一侧前庭时,由于左右两侧正常的前庭平衡系统被打破,严重的前庭失衡导致迅即出现眩晕。若起病急骤,自身的前庭代偿功能来不及建立,则患者眩晕重,视物旋转感明显。稍后由于自身调节性的前庭功能代偿,患者眩晕逐渐消失,故绝大多数前庭周围性眩晕呈短暂发作性病程。若双侧前庭功能同时损害,如耳毒性药物所致前庭病变,两侧前庭动作电位的释放在低于正常水平下基本维持平衡,故通常不产生眩晕,仅主要表现躯干平衡不稳和摆动幻觉;由于前庭不能自身调节代偿,症状持续较久,恢复慢。缓慢进展的单侧前庭损害,如听神经瘤,通常也可不产生眩晕,系两侧前庭兴奋传递的不平衡是逐渐形成和中枢神经系统代偿所致。

  由于前庭核与眼球运动神经核之间有密切联系,当前庭器受到病理性刺激时常出现眼球震颤。前庭诸核通过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及前庭-小脑-红核-脊髓等通路,与脊髓前角细胞相连接,所以,前庭病损时还可出现机体向一侧倾倒及肢体错物定位(指物偏斜)等体征。

  前庭核还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核等连接,因此损害时往往伴有恶心、呕吐、苍白、出汗,甚至血压、呼吸、脉搏等改变。前庭核是脑干最大的核团,对血供和氧供非常敏感。前庭及耳蜗的血液供应来自内听动脉,该动脉有两个分支,大的耳蜗支供应耳蜗和前庭迷路的下半部分,小的前庭前动脉支供应前庭迷路的上半部,包括水平半规管和椭圆囊,两支血管在下前庭迷路水平有吻合,但在前庭迷路的上半部则无吻合;此外,从耳囊到膜迷路并无侧支循环。因此,由于前庭前动脉的血管径较小、又缺乏侧支循环,故前庭迷路上半部分选择性地对缺血更敏感。所以当颅内血管即使是微小的改变(如狭窄或闭塞)或血压下降,均可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而出现眩晕。

眩晕症的发病原因相关文章
1.耳石症 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多就诊于耳鼻咽喉科。表现眩晕与头位有关,起病突然,开始为持续性眩晕,数天后缓解,转为发作性眩晕。但当头处于某一位置时即出现眩晕,可持续数十秒,转向或反向头位时眩晕可减轻或消失。可见显著眼震,其眩晕持续时间差别很大,发病后多数在几小时或数日内自行缓解或消失。 2.梅尼埃病 临床表现是眩晕呈间歇性反复发作,间歇数天、数月、数年不等。常突然发生,开始时眩晕即达到最严重程度
发布于 2024-09-07 02:42
0评论
在人的眼睛后方,鼻腔的上端,有一个腺体,叫做脑垂腺,可以分泌生长素,当腺体脑出现肿瘤时,会使生长素分泌过量,形成巨人症,生长激素的功能是促进身体组织之发育与成长,它可促进体内细胞的数目增加及变大,使身体各部分组织之器官变大,是每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成长过程的第二性征发育,若是生长激素分泌过量或过少会引起「巨人症」或「侏儒症」。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原因同时主要有垂体性和垂体以外的原因: 垂体性
发布于 2023-12-31 14:19
0评论
病因 遗传(25%): 未到老年的早期灰发或白色常有家族史,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见于某些综合征,如早老症(progeria),Rothrnund综合征和Werner综合征,Waardenbur综合征,肌强直性营养不良(dystrophiamyotonia)等。 疾病因素(15%): 严重性疾病,如恶性贫血,甲亢,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梗,外周动脉疾患,高血压,结核,伤寒,梅毒等可出现白
发布于 2025-01-15 08:30
0评论
眩晕俗称头昏,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症状。眩与晕又有所区别,晕仅是感到头脑昏沉,而眩则是在昏沉的基础上伴有身体及周围事务不断旋转的感觉。眩晕的本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自身空间位置或运动改变判断出现紊乱的主观感觉。提供人体自身空间位置或运动改变的信号主要来自三种不同来源的感觉系统,即视觉信号、前庭神经信号和颈部本体感觉信号。因而任何病因,只要影响其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感觉系统,均可引引起眩晕。在临床中我
发布于 2023-03-12 07:46
0评论
1.贫血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贫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2.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时饮食结构的不合理。 3.动脉硬化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
发布于 2024-04-22 21:03
0评论
由于眩晕的原因有很多,故护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将主要的情况列举出来,供参考: 1.眩晕者应保持安静,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等。饮食宜清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2.眩晕由颈椎病引起者,睡眠时要选用合适枕头,避免长期低头工作,要注意保暖。 3.眩晕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者,要经常测量血压,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饮食及血脂,饮食宜清淡,情绪要稳定。 4.眩晕由贫血引起者
发布于 2024-12-05 21:08
0评论
对焦虑症的起因,不同学派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并不一定是相互冲突的,而是互补的。 第一,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虽然不会是引起焦虑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是不是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很多研究集中在两个神经递质上: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很多研
发布于 2024-08-17 20:44
0评论
一、病因 饮食习惯(30%): 水氟的最适浓度主要又取决于当地的年平均最高气温,美国为0.7~1.2ppm;广州约为0.7ppm,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温相差甚大,因此不能只有一个适宜浓度,故我国现行水质标准氟浓度为0.5~1ppm应是适宜的。 食物中氟化物的吸收,取决于食物中无机氟化物的溶解度,以及钙的含量,如果加入钙的化合物,则氟的吸收就显著减少,动物实验证实:充分的维生素A,D和适量的钙,磷
发布于 2024-12-18 08:08
0评论
中医认为眩晕是因“摄生不慎,气血亏损,阴阳失调,或情志所伤,心气郁结,心火暴盛,或因风阳”而损害脑系。 现代医学则认为眩晕可能由疾病引起,比如脑动脉硬化、小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或者是脑部的肿瘤、脓肿、结核瘤、寄生虫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导致的脑组织移位、水肿,都可以引起眩晕。此外,变性和脱髓鞘疾病及某些炎症(如脑干脑炎等)也可引发眩晕。 眩晕是一种病症表现。许多疾病发作时,都可能引起眩晕。 通常有以
发布于 2024-04-23 11:09
0评论
引起头晕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 一、发热性疾病 通常一些伴有发热的疾病如病毒性感冒、肺炎等都会引起发热,从而产生头晕。因为发热会引起体内的代谢加速,造成全身的耗氧量增加,造成大脑供氧不足而引起头晕。 二、贫血导致头晕 贫血、血虚、血亏等会导致体内血液携带的氧气减少,组织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不能得到维持正常脑部运作的营养供给与氧气供应,因此常会头晕。 三、急性焦虑引起头晕 急性
发布于 2024-09-24 13:2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