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1.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脑血管意外,脑萎缩,脑脊髓肿瘤,侧索硬化等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
2.手术:如前列腺切除术,膀胱颈部手术,直肠癌根治术,子宫颈癌根治术,腹主动脉瘤手术等,损伤膀胱及括约肌的运动或感觉神经。
3.尿潴留:前列腺增生,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等引起的尿潴留。
4.不稳定性膀胱:膀胱肿瘤,结石,炎症,异物等引起不稳定性膀胱。
5.妇女绝经期后:雌激素缺乏引起尿道壁和盆底肌肉张力减退。
6.分娩损伤: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等引起的括约肌功能减弱。
(二)发病机制
老年人尿失禁正常的排尿和随意控制与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性反应有关,随着膀胱充盈,膀胱壁牵张感受器向骶部脊髓发出信号,膀胱容量达临界值时,脊髓反射(排尿反射)刺激膀胱排空,排空过程由逼尿肌节律性收缩及尿道外括约肌松弛来完成,排尿随意控制由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回路抑制排尿反射来完成,随意控制需要个体注意膀胱排空阈值,避免在达到阈值前排尿,形成尿失禁,也就是说,要感觉膀胱充盈的程度,抑制反射性收缩,直到需排尿的程度,在无抑制的膀胱收缩或咳嗽,喷嚏引起的压力骤增时还需闭合尿道以防止尿失禁,随意排空膀胱的能力在维持随意控制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以上各环节在适当时候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即可出现尿失禁,常见的尿失禁类型有:
①急迫性尿失禁,膀胱收缩不受抑制;
②压力性尿失禁,一过性压力增高时不能有效地防止尿液流出;
③充溢性尿失禁,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尿液自长期充盈的膀胱流出;
④功能性尿失禁,生理反应正常,但由于其他原因如有情绪或运动障碍,不能去厕所或应用便器,约1/3的功能尿失禁是由尿路感染或使病人精神或运动障碍的急性病引起的暂时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