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一般指葡萄糖尿,偶有乳糖尿、戊糖尿、半乳糖尿等。在正常人,肾小球滤液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但绝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到血液中,故正常人尿中只含极微量葡萄糖,一般常规检查测不出来,所以尿糖定性是阴性。因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有一定限度,当血糖超过这一限度时,肾小球滤液中就有部分葡萄糖不能被吸收,而随尿排出产生糖尿。尿中是否出现葡萄糖取决于三个因素:①血糖浓度;②肾小球滤过率(肾脏对血糖的滤过能力);③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即肾糖阈。正常人血糖超过 8.9~10.0毫摩尔/升时,即可查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则称为肾糖阈值。
肾糖阈就像一个“堤岸最高点”,而血糖值就好比“水”,水满则溢。肾糖阈可随着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葡萄糖重吸收率的变化而变化。当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可导致肾糖阈升高,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则可引起肾糖阈降低。在老年人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血糖超过10.0毫摩尔/升,甚至11.1~16.7毫摩尔/升时,却不出现糖尿,这是肾糖阈升高所致。相反,在妊娠期或肾性糖尿患者,血糖低于8.9毫摩尔/升,却出现糖尿,这是肾糖阈降低所致。据统计,当糖尿病空腹血糖<11 2="" 75="">11.2毫摩尔/升时,16.5%的尿糖阴性。由此可见,尿糖不能真实地反映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