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07:32

  并不是所有人都容易感染丹毒,丹毒出现是有其原因, 丹毒的病因:

  1、病原茵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2、丹毒的病原菌为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偶有C型或c型链球菌所致。

  3、其他如营养不良、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等皆可为丹毒的促发因素。

  4、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抠鼻、掏耳、足癣等因素常成为丹毒的诱因。

  5、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蕴,郁阻肌肤而发;或由于皮肤粘膜破伤(如鼻腔粘膜、耳道皮肤或头皮破伤,皮肤擦伤,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臁疮等),毒邪乘隙侵入而成。

  凡发于头面部者,挟有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挟有肝火;发于下肢者,挟有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

丹毒病因相关文章
红斑丹毒丝菌(以前称隐袭丹毒丝菌)是一种革兰阳性,无荚膜,不形成芽胞,不活动的微嗜氧杆菌,分布于全世界。它主要是腐生性的,然而它可感染各种活的动物包括昆虫、贝壳类动物,鱼、鸟和哺乳动物(特别是猪)。人的感染主要是职业性的,典型的是用手操作可食或不可食动物,如感染的动物尸体,提取的产品(油脂,肥料),骨,壳时被刺伤而感染,非皮肤感染罕见,通常有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发布于 2024-12-14 17:51
0评论
丹毒会造成持续性的水肿出现,最后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也可造成部分位置的出血性坏死,对于该病的治疗需要注意,选择青霉素进行治疗,疗程一般在十到十四天,如果过敏就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对于出现损伤的部位应该使用抗菌的药物,同时利用减压治疗来减轻水肿的情况,能够有效的预防丹毒复发,若果对于这些治疗都没有作用并且持续性的水肿情况,就需要到整形外科中去进行治疗。 3对于丹毒应该要积极预防。找到可能会诱使
发布于 2024-10-05 06:33
0评论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中医学认为,丹毒多因血热内郁,外感毒邪,侵犯肌肤,或因肌肤破损,感染毒邪,毒邪乘隙而入,郁蒸血分所致。 丹毒却并不是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所以相信大家有了对丹毒的初步了解,就会明白丹毒是不会传染的。
发布于 2024-06-19 16:12
0评论
丹毒的原因: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属于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抠鼻、掏耳、足癣等因素常成为丹毒的诱因,病原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还有营养不良、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等皆可为丹毒的促发因素。 丹毒多见于春秋两季,是一种急性的皮肤热毒病症,以皮肤患处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
发布于 2024-07-11 08:07
0评论
潜伏期2~5天。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常见近卫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结炎。也可出现脓疱、水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好发于小腿、颜面部。 丹毒的复发可引起持续性局部淋巴水肿,最后结果是永久性肥厚性纤维化,称为慢性链球菌性淋巴水肿。乳癌患者腋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由于淋巴淤滞
发布于 2024-08-27 20:18
0评论
丹毒的治疗方法 1、中成药 可选连翘败毒丸、蒲银散、活血消炎丸、大黄蛰虫丸、养血荣筋丸。。 2、局部治疗 也可用新鲜白菜帮或鲜马齿苋或绿豆芽洗净捣烂,调上药外涂。或取仙人掌、芭蕉根、马齿苋、大青叶,任选1-2 3、基本方药 解毒清热汤加减: 蒲公英15克、野菊圌花15克、大青叶15克、紫花地丁15克、蚤休15克、丹皮10克、赤芍9克、板蓝根10克等。 4、如果红肿热痛明显,或有寒战不适,应系统应
发布于 2024-10-05 06:20
0评论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意见建议:1.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
发布于 2024-10-05 06:13
0评论
1.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 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3.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 疾病预
发布于 2024-10-05 06:06
0评论
1、生姜9克,蜂蜜少许。将生姜焙干研细末,与蜂蜜调匀涂擦患处。本方有祛风燥湿之功效,主治风热、湿热之邪发为丹毒。 2、紫苏叶、葱白、鲜凤仙花各50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2次。 3、鲜油菜叶60克,大米100克,煮粥服食,常食有效。 4、干姜末适量,用蜂蜜调匀涂之立愈。本方适用于五色丹毒遍身散行。 5、新鲜南瓜藤连花150克,捣汁内服,每日2次。 6、豆腐250克,鲜丝瓜根120克,炖汤服食,连服
发布于 2025-01-02 07:39
0评论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中医学认为,丹毒多因血热内郁,外感毒邪,侵犯肌肤,或因肌肤破损,感染毒邪,毒邪乘隙而入,郁蒸血分所致。 丹毒却并不是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所以相信大家有了对丹毒的初步了解,就会明白丹毒是不会传染的,丹毒大家可以用%#徐清宣堂蒲银散#%治疗。 丹毒的食疗方法 生姜9.克,
发布于 2025-01-14 11:3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