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4 05:34

  1.遗传

  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2.神经递质

  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学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5-HT)假说,但尚没有哪一种假说能完全解释ADHD病因和发生机制。

  3.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

  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发现患者额叶发育异常和双侧尾状核头端不对称。功能MRI还发现ADHD患者存在脑功能的缺陷,如额叶功能低下,在额叶特别是前额叶、基底节区、前扣带回皮质、小脑等部位功能异常激活。

  4.环境因素

  包括产前、围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亲吸烟和饮酒、患儿早产、产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与ADHD发生有关的儿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脑膜炎、脑炎、头部损伤、癫痫、毒素和药物。更多存有争议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与饮食相关的致敏反应、过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剂的饮料或食物、儿童缺铁、血铅水平升高、血锌水平降低与ADHD发生有关,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5.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

  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母亲患抑郁症,父亲有冲动、反社会行为或物质成瘾,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小儿多动症是怎么回事相关文章
概述 根据一些育儿专家的经验来看,专家们普遍建议父母不要过多的去限制孩子的性格发展,认为过多的限制会影响孩子性格的独立发展,不利于孩子形成全面的个性发展,而社会上有个性的认识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宝宝妈妈都尽可能的不过于管制孩子的生活,但是有时候孩子过于好动被说是多动症患儿,请问医生,什么是小儿多动症? 步骤/方法: 1、 您好,目前医学上对小儿多动症是而同期常见的心理障碍,多
发布于 2023-01-02 03:59
0评论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注意力,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儿童做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妈妈们对多动症还有不了解的,可以在线咨询鸽子医生。 4、中枢神经兴奋
发布于 2024-06-21 19:29
0评论
1、对于患有小儿多动症的患儿要进行个别心理治疗:利用学校特殊的课前、课后和课间休息时间,对个别学生的情绪障碍,进行心理治疗。 2、根据病情需要,配以少量药物。 3、对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以复习一周内课程为中心,采用培养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为重点,使这些智力正常的孩子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能适应学校环境及克服心理卫生问题。 4、对家长进行集体咨询,或进行家庭治疗:主要是指导家长,掌握儿童
发布于 2023-03-09 12:22
0评论
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有人认为,多动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住处不能及时传递而造成的一种病态。脑内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 而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服药后,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使患儿动作减少,因此,多动症患儿必须服药治疗。脑组织器质性损害大约85%的患儿是由于额叶或尾状核功
发布于 2024-06-17 21:01
0评论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1.遗传 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2.神经递质 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学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5-HT)假说,但尚没有哪一种假说能完全解释ADH
发布于 2022-12-24 13:08
0评论
很多爸妈对“多动症”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大家对“多动症”这个词的了解往往仅限于字面意思,而多动症并不仅仅是爱动,小朋友都是精力充沛,活泼爱动的,而多动症是和脑神经递质系统紊乱有关,由于后期成长环境的影响也容易诱发儿童多动症,所以看着自己长串下跳的娃发愁的爸妈,赶快跟妈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多动症的成因吧,看看你家宝宝是否有多动症的趋向。 大约85%的多动症患儿是由于额前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 多动症:多
发布于 2023-01-09 14:19
0评论
1、患儿的母亲常在孕期或围产期有较多并发症,常有大量吸烟或酗酒史。 2、遗传因素,如:患儿的血缘兄弟、父亲等有较多多动或注意不集中表现;双生子中单卵双生子的患病率高达51%~64%;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及癔症者也较多。 3、神经递质、酶的研究结果虽然常互相矛盾,但不失为对本症病因的一种研究途径。 4、严重的铅中毒可产生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痴呆等神经系统损害,但轻微铅中毒是否可产生多动症,至今
发布于 2023-03-04 18:36
0评论
1.遗传 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2.神经递质 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学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5-HT)假说,但尚没有哪一种假说能完全解释ADHD病因和发生机制。 3.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 结构磁共振成像(
发布于 2022-12-04 11:15
0评论
一般多动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样毫无顾忌地上跳下窜,看电视也要扭来扭去。如何辨别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多动症呢?下面是小儿多动症的家庭自测法。 表现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
发布于 2024-06-17 21:21
0评论
1、孕妇要注意陶冶性情 在怀孕期间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尤其不要随便乱服药物,以免使患儿一定程度上患上小儿多动症。 2、做好宝宝的防护工作 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可能,应尽量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比例较高。 3、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宝宝出生之后,要注意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度过童年。家长们切勿
发布于 2023-01-09 14:1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