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中医对肝病的认识:
积聚、鼓胀、症瘕、症癖、黄疸、肝积、痞满等
二、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单证)包括实证与虚证两部分共8种基本证候。
实证包括气滞证、血瘀证、热证、湿证,虚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
1、气滞证:①胸胁脘腹胀满,②痛无定处,③情志抑郁或喜叹息,④嗳气或呃逆,⑤脉弦。
2、血瘀证:①胁下积块,②疼痛固定不移,③面色晦暗或唇甲青紫,④肝掌或蜘蛛痣或青筋暴露,⑤舌质紫或见瘀斑、瘀点或舌下络脉曲张,脉涩。
3、热证:①发热,②口渴或口苦或口臭,③大便干结或小便黄(赤),④舌红或苔黄,⑤脉数。
4、湿证:①腹水或胸水或下肢水肿,②身目黄染,③头身困重,④苔腻或滑,⑤脉滑。
5、气虚证:①神疲乏力,②纳呆或食后脘腹胀满,③大便溏薄,④舌淡且胖或舌淡伴齿痕,⑤脉弱。
6、血虚证:①面白无华或萎黄或唇甲色淡,头晕眼花,③心悸或少寐,④舌淡白,⑤脉细。
7、阴虚证:①口干,②盗汗,③潮热或手足心热,④舌嫩红或少苔或裂纹或剥苔或无苔,⑤脉细且数。
8、阳虚证:①畏寒肢冷,②小便清长,③夜尿频数。在气虚证基础上见任1项即可诊断阳虚证。
三、原发性肝癌病基本证型(复证)归纳出5种:肝郁气滞型、脾气虚型、肝血瘀阻型、肝胆湿热型、肝肾阴虚型。
肝郁气滞型:临床表现胁肋胀满疼痛,情志抑郁不舒,或喜叹息,或急躁易怒,以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多见。
肝的定位证候:胁肋或少腹的异常感觉,脉弦。
气滞气郁定性证候:胀,胀痛,闷,隐痛,窜痛。
肝血瘀阻型:临床表现为胁肋肿块刺痛拒按,面色晦暗,肝肿大,可见肝掌、蜘蛛痣,女子经行腹痛,经水色暗有块或经期延迟,舌暗红或有瘀斑,舌底静脉增粗,脉弦细或涩。
肝的定位证候:胁肋、少腹异常感觉,情志抑郁,脉弦。
瘀血定性证候: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肌肤甲错,口唇暗,面色晦暗,指甲紫暗,脉涩。
脾气虚型: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脘腹胀闷,便溏不爽,或肢肿或有腹水,舌淡胖边有齿痕,脉弦滑或濡缓等。
脾的定位证候:脘腹不适,面色萎黄,腹泻。
气虚定性证候:食后腹胀,舌淡边有齿痕,脉缓。
肝胆湿热型:临床表现为身目发黄,且色泽鲜明,或虽无黄疸,却舌红、苔黄腻、脉象多见弦滑数,恶心,甚则呕吐,胁肋胀或胀痛,小便黄,口干苦。
肝胆的定位证候:胁肋或少腹的异常感觉,情志抑郁,脉弦,肝掌或蜘蛛痣,黄疸指数升高。
湿的定性证候:面色橘黄或巩膜黄染,或皮肤发黄,黄疸指数升高,苔腻。
热的定性证候:舌红,苔黄,脉数,小便黄,口干苦。
肝肾阴虚型:临床表现胁肋隐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少寐多梦或失眠,形体消瘦,午后潮热或盗汗,男子可有遗精,女子可有经少或经闭,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
肝的定位证候:胁肋或少腹的异常感觉,情志抑郁,脉弦,肝掌或蜘蛛痣,黄疸指数升高,头晕,目眩。
肾的定位证候:腰或膝酸软等异常表现,男子见遗精等生殖行为改变,女子见经少或经闭等生殖行为改变,耳鸣。
阴虚定性证候:消瘦,舌体瘦小,脉细,午后潮热,盗汗,苔剥。
四、原发性肝癌的治则
1、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2、软坚散结、和胃消导、补养肝肾,
3、清肝利胆、补肾健脾、滋阴清热、益气养阴、利湿行水
五、常用方剂
一贯煎、逍遥散、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膈下逐瘀汤、柴胡疏肝散、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香砂六君子汤、茵陈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知柏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四逆散等。
六、常用中药
健脾益气:太子参、党参、黄芪、甘草、白术、山药。
疏肝理气:柴胡、枳壳、八月扎、川楝子、陈皮。
活血化瘀:丹参、当归、赤芍、莪术、郁金、桃仁、丹皮、穿山甲。
利水渗湿:茯苓、薏苡仁、茵陈、猪苓、泽泻、车前子、大腹皮
清热解毒:栀子、半枝莲、大黄、蛇舌草、龙胆草、黄柏、黄芩
养阴补血:鳖甲、枸杞子、白芍、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龟板、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