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的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血胆红素通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至17.1ummol/L。这包括直接胆红素(正常值为0至3.42 ummol/L)和间接胆红素(1.7至13.68 ummol/L)。
引起黄疸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血液中红细胞的破坏会产生大量的血红蛋白,最终形成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在肝脏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直接胆红素,然后通过胆管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被重新吸收进入肝脏。因此,这一途径中的任何部分出现异常都会引起黄疸。临床上常见的原因如下:
1.溶血性黄疸: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的间接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它的特点是间接胆红素升高。这种情况多由内部疾病引起,特别是血液病的可能性。
2、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严重损伤而引起的黄疸。特点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会升高。其病因主要是内脏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败血症和其他可能损害肝脏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这种情况。
3.梗阻性黄疸。肝内小胆管或肝外总肝管或总胆管的阻塞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胆汁通过障碍,使胆汁中的胆红素回流入血,引起黄疸病。从特征上看,直接胆红素主要是升高的。它可能伴有皮肤瘙痒、尿液变黑、大便颜色变浅等症状。胆管的结石、炎症和肿瘤是常见的原因,大多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