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出来的精神病
你可能奇怪能喝出精神病来?什麽东西有如此魔力?告诉你,是酒。你可能不信,酒是司空见惯的物质能使人患精神病?给你讲两个真实的故事就明白了。
牛某,男 42岁,原来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原本不喝酒的他因工作关系,应酬较多,经常陪领导吃饭、喝酒。开始并不感觉喝酒是好事。两年后已成习惯,每每在家也要饮上3―4两。由于工作努力、人缘好,被提升为公司下属一饭店的经理。有了便利条件,牛某每日饮酒,一年后发展到不饮就难受,饮了就醉的地步。
每日做在办公桌前手不离酒,终日酒气熏天,脾气暴躁行为怪异,不能胜任工作。被家属、领导强迫送住院戒酒治疗,约两个月后牛某情况好转,春节回家探视。前3―4天尚可坚持不饮,到第五天不顾家人反对,再次豪饮致跌伤,造成脑出血死亡。
刘某,男 50岁 一名淳朴的农民。自小在父母的影响下,偶尔少量饮酒。成家后为解疲劳每日2两白酒,持续20余年后感到每日2两不解劲逐增量。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更多的钱买酒,爱人又反对其大量饮酒。刘某则找各种机会买酒,以至说谎、借钱、赊帐。村里的人大多被借过钱,总是不还,一弄到钱就去买酒喝。
怕家人发现,就把酒藏在床下、棉鞋内或村外的坟地里。家人总闻到酒气,就是找不到酒。如此2―3年,刘某已不能胜任劳作,出现幻觉、看到鬼影,妄想、总感到有人对他不好,要谋害他。一次饮酒后感到有人追杀他,无路可逃,在坟地上吊自杀。
饮酒已有几千年历史,形成了酒文化。酒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疲劳时喝一点,高兴了喝一点,聚会喝一点,忧愁时喝一点,总之,总有理由喝一点。大众心中还有酒可养身、祛病观念,作为保健品每每饮之。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酒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饮酒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大多仅知道饮酒的好处,对其危害知之甚少,或根本就不愿意知道。其实不恰当的饮酒会对身体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以致生命。
笔者从医20余年,接触诊治过大量由于长期饮酒造成的各种躯体及精神疾病者,大多有着共同的饮酒经历。从青少年起,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开始偶尔少量饮酒。初始可能并不感觉到饮酒是件多麽好的事情,如:苦辣、胃烧焖感、话多、头晕、脸红等等。
随着饮酒经验不断增加对酒的耐受性随之提高,其不舒服的感觉逐渐被接受,也就习惯于饮酒了。成年工作后,由于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加之工作环境的影响,为解疲劳、为应酬、为工作、为亲朋好友,随时赴约,逐渐发展到习惯饮酒,即每日必饮,少则1―2两多则半斤不等。
由于形成习惯,每日必饮,其酒精对身体的影响逐渐显现。首先是耐受性增加,就是原来1―2两可以起到的作用,现在可能需要3―4两才能表现出来,这是由于肝酶的作用所致。经过若干时间后,饮酒者会有一个时期的无节制饮酒阶段,就是说豪饮不醉、来者不拒。此时预示着慢性酒精中毒的开始。
从经验上看,无节制饮酒阶段最多维持2―3年,此后饮酒量会逐年下降,此时依赖中毒已十分明显不饮则乏力、手抖、口齿不清、走路蹒跚、失眠纳差、烦躁不安等。小饮后则精力大增,象换了一个人似的,但维持时间不长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则再饮再消失,往复循环,致每日少量多次饮酒。
此时饮酒者除躯体上发生明显变化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变化,对工作不关心、对家人无责任感,除酒以外的兴趣都明显降低,不能胜任工作,中心活动是饮酒。为饮酒可以说谎、旷工、到处借钱、赊帐,以致偷窃犯罪。
由于长期饮酒对躯体的损害作用,导致脑力不足、记忆力下降、思考能力不足,智力受到影响,性功能下降,影响夫妻生活,最后造成离异。严重者出现大量精神症状、幻觉、妄想、行为障碍、焦虑抑郁等。最终导致躯体及精神残疾或死亡。
一般而言,从偶尔饮酒到习惯性饮酒到酒依赖,再到慢性酒中毒及酒精性精神障碍平均7―11年。短则2―3年,长则20―30年。其中,开始习惯性饮酒的年龄十分重要,年龄越小,其自制力差,发展越快;其次,饮酒量大,易在短期内形成酒依赖、慢性酒中毒。
除酒精对心理上造成的危害外,长期饮酒还可造成躯体方面的直接损害或诱发诸多躯体疾病。如:酒精性肝炎、胃炎,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维生素B1缺乏症、银宵病、营养不良等等。
从临床上看,酒依赖、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有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笔者曾见到最小的一位自14岁在父母及同学的不良影响下开始饮酒,到19岁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躯体损害及精神病性症状,记忆、智力严重受损,丧失工作能力。
由于酒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完全禁酒简直是天方夜谈。做为医生只能告戒大家:不饮酒,少饮酒,饮酒有度,不贪杯。以50度白酒为例:男性每天不得超过100毫升(2两),女性不得超过50毫升。控制在此范围内是相对安全的,超过此量,无节制的豪饮则易形成酒依赖,产生慢性中毒,此时应该戒酒了。
北京回龙观医院正在开展新的药物戒酒治疗。通过包括心理支持等综合疗法,80―90%的患者都可在10―15天内戒掉酒瘾。但复发率较高,易复饮。因此,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是减少复发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