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唐高宗永徽年间即公元650年,怀川地带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药王孙思邈闻讯,迅速赶到这里查看疫情,并用这里的四大怀药配制屠苏酒,很快便遏止了瘟病的流行。孙思邈在当地长期的摸索中用采来的地黄、山药再加上其他四味草药配制成了一种丸药,用于补肾强身健体,据说这就是今天的六味地黄丸。这六味地黄丸具有极高的药效,且没毒副作用,所以常年可服用。药王的徒弟们,人人学会了炮制方法,都会制这种丹药,并把它广传开来,很受世人欢迎,一直流传至今。药王孙思邈用四大怀药制屠苏酒的故事在当地县志有准确的记载,而关于六味地黄丸来源的说法只能归于野史。
要论起六味地黄丸的真实来源不能不提及宋代名医钱乙。公元1079年,钱乙被召到汴京,治好了太子病,受到了皇帝的重用和赏赐,顿时声名大噪,许多太医嫉妒,不服气。一天,钱乙及其弟子阎孝忠正在为患者治病,一位赵姓太医带了钱乙开的一个儿科方子来“讨教”。他略带嘲讽地问:“钱太医,按张仲景《金匮要略》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你这方子好象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遗忘了吧?”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这个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稚阳之体,阳气旺盛,故减附子、肉桂辛热燥亢之品,制成六味地黄丸,免得孩子吃了过于暴热而流鼻血,你看对吗? ”这位太医听了,连声道:“钱太医用药灵活,酌情变通,佩服佩服!”其弟子阎孝忠将之记载,后又编入《小儿药证直诀》,流传至今。
后来,明代中医有一派非常推崇“肾”的作用,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时间,很多名医倡导补肾,比如明代名医薛己最善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金匮地黄丸。薛己的实践为许多后世医家认可,他倡导的补肾观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名六味者,有二种意思:一是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等六味药组成;一是方中酸苦甘辛咸淡六味俱备。
钱乙制作六味地黄丸的初衷原不过是用于治疗小儿的“五迟”(即今人所说的小儿发育不良)之症,但是他远远没有想到,六味地黄丸会在以后日子发扬光大,成为滋补肝肾、养生保健的千年良药。从其流传年代的久远,惠及人群众多的效果来看,能出其左右者恐不多见。它是中医方剂里面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方子,因此六味地黄丸是经典名中药。
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酸温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甘平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之阴而成“三补”。泽泻利湿泄浊,防熟地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之健运。三药渗湿浊,清虚热,平偏盛以治标而成为“三泻”,均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为:方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故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六种药物如此配伍组方,形成了“三补三泻”、相反相成之势,使得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之症,极为有效,并且补而不腻,很少出现一般滋补药品产生的“上火”现象。
究竟是出现了什么样的症状才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呢?主要是在肾阴虚的时候,服用效果最好。六味地黄丸主要是治疗那些肾阴虚的人,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囱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坚持服用六味地黄丸则一定能收到理想效果。
那么,如何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呢?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再要看舌头脉搏,舌头的状态是舌质红、舌苔薄。脉搏,肾阴虚的脉搏的特征是细数。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阴虚还是阳虚二者最显著的差别:阳虚怕冷,阴虚发热。
原方熟地黄八钱,山茱萸四钱,干山药四钱,泽泻三钱,牡丹皮三钱,白获苓三钱。上为未,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圆。现代参考用量及用法:熟地黄24g,干山药12g,山茱萸12g,泽泻9g,获苓9g,丹皮9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6~9g,每日2~3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也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本方煎服名六味地黄汤,作用强于六味地黄丸。
本方经变化可更适用各种不同疾病。本方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动,骨痿髓枯,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疼痛,遗精等。加枸杞子、菊花,滋肾养肝明目,治疗肝肾阴虚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本方加上麦冬、五味子为麦味地黄丸(原名八仙长寿丸)能滋补肺肾,主治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本方加五味子为都气丸,能滋肾纳气,主治劳嗽肾虚气喘,或呃逆之证。上述四方均为六味地黄丸加味而成,均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其中知柏地黄丸偏于滋阴降火;杞菊地黄丸偏于养肝明目;麦味地黄丸偏于滋肾敛肺;都气丸偏于滋肾纳气。
本方加肉桂名七味地黄丸,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本方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治相火不足,虚赢少气。本方加杜仲(姜炒)、牛膝(酒洗)治肾虚腰膝酸痛。本方去泽泻,加益智仁,治小便频数。本方用熟地二两、山药、山茱、丹皮、归尾、五味、柴胡、茯神、泽泻,蜜丸,朱砂为衣,名益阴肾气丸,治肾虚目昏。
临床使用能够治疗哪些疾病呢?六味地黄丸有补阴方药之祖之誉,能滋阴补肾,对肾阴不足所致诸般虚症,均有良效。据统计,在各种文献报道中,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症涉及137种。最常见的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所以很多人把它当作保健药品在长期服用。同时,作为治疗药品,它在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疗的疾病有:内科类: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前列腺疾病、肿瘤、白细胞减少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食管上皮细胞增生证、肾阴亏损性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衰弱以及老年性痴呆、顽固性失眠、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手术后顽固性呃逆、萎软(格林巴里综合症)等见六味地黄丸症候者。外科类:骨结核、男子乳房发育、食道癌手术后复发、脱发、皮肤皲裂、小便不快等。妇科:更年期综合症、黄褐斑、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儿科:小儿发育不良、抽动-秽语综合症等。眼科: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青光眼、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外伤性角膜溃疡、睫状体炎、慢性葡萄膜炎等。五官科:复发性口疮、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喉痹等。使用六味地黄丸还可增强化疗效果,辅助治疗肿瘤、癌症,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但六味地黄丸并不是包治百病,那么,什么人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呢?
第一,是有湿热的人,这种人舌苔厚,舌苔黄腻(不是在吸烟和饮橙汁后),胃肠里面胀闷,大便不成形,这些是体内有湿热的人的诊断指征,需要排除。
第二,阳虚的人,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许多因肾阳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还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就会“雪上加霜”。他们应该选择治疗肾阳虚的药物。
第三,脾胃功能弱的人,本方药性偏于滋腻,对于脾虚泄泻者慎用。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间断吃,影响不大;长期连续服用的话,就不可取了。必要时可以用砂仁一个,捣碎,泡开水,用这个水来冲服六味地黄丸,这样砂仁的芳香之气可以振奋脾胃,就化解掉了熟地的滞腻之性,同时砂仁还可以引药气归肾经,一举两得。
第四、健康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
第五、服用两周后如果效果不明显,可能是选药不对症,可以找一位中医大夫对身体的症状进行诊断,对症选药。如与六味地黄丸相同功效的知柏地黄丸,还能治疗火旺,如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舌尖红,有清热作用。
第六、有的药理研究者,把六味地黄丸相关成分提纯后进行动物实验,也引起动物中毒,不代表六味地黄丸有这样的副作用。六味地黄丸的毒性很低,远远低于我们生活中很多常见的调料。
第七、要使用地道药材。六味药材的选择地道不地道,对药效也是相当重要的,所谓“药材好、药才好”。比如同仁堂古方六味地黄丸要求使用出自河南的怀地黄和怀山药(四大怀药)。怀地黄则要求第一要大,第二要熟,只用三等以上的高品质原料,再将生地黄以黄酒泡透蒸熟,遵循古方“酒蒸酒制;而山萸肉除采用道地药材“杭萸”,含核量控制在1%以内;丹皮只用安徽地产“凤丹皮”等。名方之所以有名有效就是从源头用好材制成。
另外《准绳-女科》卷四亦有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黄4两,山茱萸肉2两,山药2两,牡丹皮1两5钱,白茯苓1两5钱,泽泻1两,香附米(童便浸3次,炒)1两,蕲艾叶(去筋,醋煮)5钱。主治妇人经事不调,即非受孕,纵使受之,亦不全美;肾经虚火致妊娠吐衄。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白沸汤送下。
有患者问,我近来总耳鸣,能吃六味地黄丸吗?六味地黄丸是非处方药吗?可以药店购买吗?耳鸣的原因很多,只有肾阴虚的效果才好,再者,肾阴虚耳鸣,可以应用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加灵磁石)更对症。六味地黄丸是非处方药,可以药店购买,但不能乱服。
有患者问,因为糖尿病,医生给我开了六味地黄丸,但我还要服西药降糖药,六味地黄丸能和降糖药一起吃吗?可以,但要分开吃,隔一个小时为佳。
有患者问,我是年近五十的女性,经常潮热汗出,吃了医生开的六味地黄丸,潮热症状好转,但又总上火,医生给换了知柏地黄丸,上火的症状就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阴虚导致火旺太重了,采用六味地黄加知母黄柏,滋阴同时降火的力量就大大的增强了。比单用六味地黄丸效果要好得多。可见中医治病也要从细微处入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六味地黄丸实在是一个好方子,古代医家对其推崇备至,它在调整人体的功能方面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但不能乱服,要走出盲目服用六味地黄丸的误区。希望它能够为各位的健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