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这个时代,物质生活可谓比较丰富,人们不再为衣食犯愁,但对多数人来说,精神世界的空虚是前所未有的。“郁闷”、“烦躁”已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也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字眼。过去熟人见面问“您吃了么”,现在则多是问“心情怎么样”。甚至近年来流行这样的民谚:“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为了高兴,人们不惜千金买一笑,于是,各种娱乐行业的各项服务层出不穷。遗憾的是,无论酒醒何处,总是春梦无痕,短暂的放松之后,焦虑、抑郁的情绪依然挥之不去。人生苦短,知音难觅。因此,悄然之间,心理咨询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应运而生,特别是这些年来,大有蓬勃发展之势。 如何看待心理咨询和心理医生呢?社会如此之大,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一些观点是很常见的。
观点一:“心理咨询就是让人倾倒心理垃圾的地方。” 这自然是心理咨询的功能之一。潜在的话题可能是,“心理医生就是心理垃圾桶。” 正像许多心理医生一样,我们经常遇到的这样的关心: “您做这行,心理素质肯定特高!要不然,天天面对那么多负性的东西,早晚有一天也要崩溃吧?” 初入行者听了不免毛骨悚然,“您到底是关心我,还是威胁我呀?” 一些入行久的同仁倒不在乎,“反正您花钱买乐儿,我倾情奉献,公平交易。没有免费的心理垃圾桶,您呐,就交我卫生处理费吧!”这些同仁有时也会自比为“性服务者”,都是服务社会嘛! 更有自强不息的同道称:“我们不是垃圾桶!我们是马桶!因为第一,我们的皮很厚很硬,撑不破;第二,我们的壁很光滑,挂不上脏东西;第三,我们下面有个洞,有啥漏啥。”调侃之余,不难感受到从业者的一丝无奈。 个人的经验不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很喜欢这个工作。在其中,我的收获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回馈(当然是符合规定的)。求助于我的人每次见面都比前一次快乐,并且都更愿意和我分享这种快乐。这始终很让我受用,做起来也越来越有干劲儿。快乐是可以增值的,是在分享中实现增值的。原因是,心理咨询的双方都是活人,人是灵活的,互动中产生的劳动价值――快乐自然也是灵活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既然是活水,为什么要把它当成“垃圾”呢?古人说得好:“君子不器。”我不是垃圾桶,更不是马桶,不是容器,我是人!
观点二:“心理咨询就是让大师指点迷津的地方。” 咨询之后,豁然开朗是一种常见的感觉,更有接受咨询后大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慨者。于是心理医生有时给人的感觉是无所不能的“大师”,他的一颦一笑甚至都能生杀予夺。 同行中,确实有不少人认同这种观点。他们满怀“济世救人”之心,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不遗余力的拯救着水深火热中的求助者。一旦成功的帮助了对方,成就感不可言喻,大有“一言兴邦”的功德。于是头上的金光有多了几重,身上的头衔又加了几级,脚下的神坛又高了几层。久而久之,不免既像专家,又像神仙。如果没有神仙那么神,就姑且做个半仙。 如果人人都这样一直走运,倒还可喜。遗憾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人欢喜百人愁。心理咨询行业里,如果人人都成大师,世道不乱才怪!更常见到的是,不少同仁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半途而废,跌下神坛,做回普通人。没有金刚钻儿,不揽瓷器活儿。我真心祝福他们!有些人痴心不改,不成功则成仁。打肿脸充胖子,结果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不能接受自己不是大师的事实,以身殉职,义无反顾。大师救不了别人,却害了自己,可叹可怜! 这样的心理医生,您敢让他治病吗? 我不是专家,也不是大师。陌生人如此称呼我,我只能勉强一笑,谦虚的还礼。如果熟人、同行这么称呼,对不起,您还是直接骂我吧!如果有披着大师外衣的专家出现在面前,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撩起他/她大师的外衣,看看下面穿了什么,会不会是皇帝的新衣呢?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观点,不胜枚举,限于篇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