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称Arnold-Chiari畸形,表现为大枕孔以下的小脑扁桃体楔形疝,主要是由于后颅窝结构的先天性异常所致。根据严重程度,可能伴有延髓下部和第四脑室下部向颈椎管内移位,导致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以及高颈椎端的脊神经受牵引而移位,严重者会堵塞大孔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受阻,出现脑积水。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受阻,脊髓中央管受到脑脊液的冲击,进而形成脊髓空洞。
临床症状:
1.延髓和高位颈髓出现压痛,感觉麻木,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大小便失调,胸闷。
2.后组颅神经和高位颈椎神经根受压,表现为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枕部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
3、小脑压迫症状,行走不稳,如醉酒。
4、脑积水、头痛、呕吐等。
临床检查:
亚显微脑疝畸形常由颅颈交界区MRI确定,但也需要做头颅MRI以排除脑积水,根据病人情况,还可能需要做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
治疗:
1.保守治疗(包括中医、中药、针灸等)目前不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甚至可能出现症状进一步加重。
2.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在枕部做切口,切口不大(约5-175px长),切除部分枕骨,切开小脑外的硬脑膜,用人工筋膜修复。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女性患者,14岁,学生。
主诉:颈部疼痛,双手肌肉萎缩进行性无力2年。
颅颈交界处MRI显示:双侧小脑下扁桃体疝气,位于枕骨大孔下30px,颅颈交界处蛛网膜下腔阴影消失,颈髓脊髓空洞形成。
术前诊断:小脑下扁桃体疝气畸形和脊髓空洞。
患者曾在外院接受过针灸、口服中药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手术名称:枕下后正中入路--后颅窝减压及硬膜扩张修复术。
手术体位和切口:左侧卧位(头架牢牢托住头部,允许颈部回缩),切口长约150px,约四指横切。
三个月复查后,患者的颈部疼痛消失,手部力量有所提高。
术后颅颈交界区MRI显示下疝小脑扁桃体回缩,后颅窝空间增大,脊髓空洞较术前明显缩小。
病例2
女性患者,49岁,颈部疼痛1年,四肢麻木1月。
检查:双上肢疼痛和痛觉减退,双上肢肌肉萎缩。
术前MRI显示小脑扁桃体楔形疝入颈椎管,脊髓空洞明显。
术后颅颈交界处的MRI显示疝下的小脑扁桃体回缩,后颅窝空间增大,脊髓腔明显小于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