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10 09:23

关于小脑下扁桃体疝畸形的发病机制,比较公认的理论是枕骨发育不良导致先天性后颅窝发育不良,正常发育的大脑后部过度拥挤,使小脑下扁桃体蚯蚓疝入椎管。尽管存在多种理论来解释脊髓空洞性积水的发病机制,但核心内容是小脑下扁桃体疝导致颅腔和椎管内脑脊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脊髓中央管的扩大和积水。

手术是治疗Chiari I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性积水的唯一有效方法。手术的关键步骤是完全释放大枕孔区的狭窄,并适当扩大后颅窝的容积。近年来,较小的骨窗(甚至是1.5厘米×2厘米)已被证明能产生良好的减压效果,这使得利用微创技术治疗Chiari I型畸形伴脊髓空洞性积液成为可能。

神经外科脊髓和脊柱专业组应用神经内镜照明、观察术野和内镜下鞘外操作进行寰枢椎减压手术治疗Chiari I型畸形伴脊髓空洞症,手术效果满意。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枕部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为3-14天,平均住院时间为6天;住院费用约为35000元。

术后对患者进行了随访,所有的患者都得到了改善。随访时复查了MRI,大多数患者的脊柱空腔较前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内窥镜手术治疗Chiari 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相关文章
脊髓空洞多是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Chiari畸形的发病机制,可能发生于胎儿的第3个月,胚胎时期,由于中胚层体节枕骨部发育不良,导致枕骨发育迟缓滞后,而小脑、脑干发育正常,使出生后正常发育的后脑结构因后颅窝过度挤压而疝入椎管内。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流体动力学说;颅内与椎管内压力分离学说;脑脊液脊髓实质渗透学说;与枕大孔区脑脊液流出道异常有关。
发布于 2022-10-10 14:43
0评论
取决于引起脊髓空洞症的原因,一般需外科手术。 与小脑扁桃体疝有关的脊髓空洞症有后颅窝减压治疗,通常包括枕骨下露骨切除术、上颈椎板切开术及硬脑膜移植替换术等。近年来发展的微创手术应用微创器械,切口小(长约4-6厘米),骨窗小(2×3厘米大小),在显微镜的辅助下完成硬脑膜内的各种操作,如分离小脑扁桃体与脑干之间的粘连,解除第四脑室中间孔的梗阻。术中损伤周围重要结构的可能性较小,降低手术风险。 如第四
发布于 2024-01-02 17:24
0评论
脊髓空洞、Chiari畸形1、什么是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受多种致病因素影响,病理特征为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缓慢进行的脊髓病变。2、病因有哪些?分为先天发育异常性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两类。前者多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后者常由外伤、肿瘤、炎症等引起。后者少见,是指继发于脊髓肿瘤、外伤、炎症、颈椎病、椎管狭窄等脊髓压迫症。先天发育异常所致者,有以下几种学说。一、先天性脊髓神经管闭锁
发布于 2022-12-02 17:11
0评论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称为Arnold-Chiari畸形,主要由于后颅窝结构的先天发育异常,表现为小脑扁桃体向枕骨大孔以下疝入呈楔形。根据严重程度可伴有延髓下段、第四脑室下部移位至颈椎管内,导致舌咽、迷走、副神经以及高颈端脊神经受牵拉移位,严重时枕骨大孔蛛网膜下腔堵塞,脑脊液循环受阻,出现脑积水。由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受阻,脊髓中央管受脑脊液冲击,进而形成脊髓空洞。临床症状:1、延髓及高位颈髓受
发布于 2022-12-27 16:50
0评论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Arnold-Chiarimalformation),又称Chiari畸形,是因后颅凹中线脑结构在胚胎期的发育异常,小脑扁桃体向下延伸,或延髓下部甚至Ⅳ脑室,经枕大孔突入颈椎管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发病机制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意见不一,多认为下疝是在胚胎期后颅凹中线结构脑组织过度生长延伸,加之后颅凹的容积缩小,更促使其向下穿经枕大孔疝入颈椎管内。有的甚至降至枢椎或更低,以至
发布于 2022-12-22 01:00
0评论
夏科氏关节病(Charcotjoint,CJ)是由各种感觉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关节病变的统称。由脊髓空洞引起者的典型病例较少见,因此误诊率较高。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由脊髓空洞引起CJ患者3例,治疗效果较好,现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病例1:女,60岁,因右侧肩关节肿胀伴习惯性脱位10年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肩关节肿胀,无痛,伴有习惯性脱位,复位后给予制动
发布于 2022-12-02 22:01
0评论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分为先天发育异常性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两类,后者罕见。 1.先天性脊髓神经管闭锁不全本病常伴有脊柱裂,颈肋,脊柱侧弯,环枕部畸形等其他先天性异常支持这一看法。 2.脊髓血液循环异常引起脊髓缺血,坏死,软化,形成空洞。 3.机械因素因先天性因素致第四脑室出口梗阻,脑脊液从第四脑室流向蛛网膜下腔受阻,脑脊液搏动波向下冲击脊髓中央管,致使中央管扩大,并冲破中央管壁形成空洞。 4.其他
发布于 2024-01-02 17:10
0评论
发病年龄31~50岁,儿童和老年人少见,男多于女,曾有家族史,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有三方面,症状的程度与空洞发展早晚有很大关系,一般病程进展较缓慢,早期出现的症状多呈节段性分布,最先影响上肢,当空洞进一步扩大时,髓内的灰质和其外的白质传导束也被累及,于空洞腔以下出现传导束功能障碍,因此,早期患者的症状比较局限和轻微,晚期症状则表现广泛甚至出现截瘫。 1.感觉症状根据空洞位于脊髓颈段及胸上段,偏于
发布于 2024-01-02 17:17
0评论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产生进行性脊髓病的脊髓空穴样膨胀,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节段性肌肉萎缩和传导束性运动、感觉及局部营养障碍。病变累及延髓者称为延髓空洞症。发病率约25~34/10万,高发年龄31~50岁,儿童和老年人少见。自MRI广泛应用于临床后,国内外报道病例数均明显增加。 交通性和非交通性两大类:交通性脊髓空洞症意指空腔与脊髓中央
发布于 2024-01-02 17:03
0评论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脊髓损伤后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是在原有症状的基础上又逐渐产生了受累节段的分离性感觉障碍、长束传导功能障碍、下运动神经元障碍和营养障碍。一、临床表现分离性感觉障碍主要表现在躯体的痛、温觉减退或缺失,最初可为单侧的痛、温觉减退,若累及前连合则可有双侧手部、臂部尺侧或颈、胸部的痛、温觉丧失,但触觉及深感觉存在。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肌力下降和肌肉萎缩,伴有上肢深
发布于 2022-12-14 02:5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