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01 11:55

  Ascher(阿歇尔)氏综合征,又称双唇综合征,甲状腺肿和双唇综合征;眼睑松弛综合征。1909年,Laffer首先报道1例双唇和眼睑松垂患者,1920年布拉格的眼科医师Ascher发现了第3个症状――非毒性甲状腺肿大,故也有学者称上述三联征为Laffer-Ascher综合征,Ascher综合征,或双唇、眼睑松垂、非毒性甲状腺肿大三联征。若三联征均存在,则称为Ascher综合征完全型。无甲状腺增大者称为Ascher综合征不完全型。
  1、病因:

       Asch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复习文献,目前全球有文献报道的仅有几百例。其确切病因仍不清楚。2007年,Kamran等认为该病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于许多报道的病例多发生于青春期,故一些学者推测该类患者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但是Papanayotou曾报告1例患者测量的17-OH、17-KS值却均在正常范围内。同时,郭丽丽等报道有的患者游离T3和T4、超灵敏TSH、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雌二醇E2、睾酮均正常。故而该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本疾病的发病机制。Fuehs等也曾报到一例患者于热天下河游泳后发病,认为该病的病因是血管神经机制反应。他推测不适宜的冷热刺激诱发引起内分泌系统或神经血管异常反应,导致该症发生。
  2、临床特征

       Ascher综合征多发于青春期。眼睑反复水肿是其主要特征,并常做为第一个临床症状或与口唇肥厚同时发生,80%病例在20岁之前出现进行性眼睑水肿,以后眼睑萎缩变薄松垂,主要累及上睑,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严重者可影响下睑,很少单眼发病。许多患者有精神或身体创伤病史。有的病例表现为进行性水肿,但无急性恶化。发作的次数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多数处于相对静止阶段,反复水肿可使眼睑组织受损害,表现为肥大或者萎缩,眶隔变弱使脂肪脱垂,眼睑显得饱满,萎缩者(弛缓性)眼球显得凹陷,继发明显的脂肪萎缩,造成假性内眦赘皮。慢性病例上睑皮肤呈淡红色,菲薄,表皮下可有扩张的毛细血管。上睑松弛常合并泪腺肥大或脱垂,在上睑外上方可触及质地较硬的扁椭圆形肿块,可向眶内还纳,以眼球下转时较明显。脱垂原因主要是泪腺增生肥大,由于眶窝体积不变,眶内其他组织体积不变,肥大的泪腺因其它组织的排挤和重力作用向下方移位,同时由于眼睑皮肤血液淋巴循环障碍,久而久之出现退行性改变导致眶隔及泪腺支持韧带松弛,并逐渐变薄向下脱垂。在临床上表现为上睑外上方可触及粗糙不平肿块。个别病例由于继发内眦部韧带断裂致眼裂狭小,晚期韧带和眼睑组织间失去固着,眼裂出现水平向明显的缩短,外眦角亦成环形畸形,上睑皮肤显得过多,可影响视力。
  本病第二个典型临床表现为双唇症:初发时可有反复性,以后转为持续性上唇肿大,偶尔累及下唇或上、下唇同时发病。由于上唇粘膜过多而膨出,移行部粘膜下垂,形成水平方向的双弓形,称为双唇症。具体表现为上唇或下唇明显臃肿,唇部粘膜干燥、皲裂,多发生于上唇,当进食、说话和发笑时,靠近唇红的内面又出现一条唇红,故也称之为重唇。闭口时重唇部分首先与下唇接触,上下唇不能正常接触,需用力闭口方能使重唇畸形消失,患者习惯作吸吮动作,有时伴唾液分泌明显增多。
  第三个典型临床特征是甲状腺病变,出现较晚或不出现。仅表现为轻度肿大,眼球不突出,一般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肿的中毒症状。此症状通常在眼睑病变发生后几年出现,基础代谢正常,偶尔有轻度增高,多发生于20~30岁。有的患者面部皮肤可伴有色素沉着或半侧颜面轻度萎缩等临床表现。
  3、病理学特点:
  用各种组织染色法做活检:发现眼睑皮肤表皮厚度正常或中度萎缩,基底部色素沉着并有各种程度的空泡样变,皮肤区有松散的胶原纤维,不呈束状,毛细血管扩张,数目增加,血管内皮增生,弹力纤维成碎片,并明显减少或缺如,胶铁染色证明,在病灶的表皮中可见粘多糖酸增加,炎细胞浸润。在组织细胞及网状真皮中常见有轻微或中度的黑色素。唇粘膜上皮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唇部小涎腺异常增生肥大。唇粘腺体组织炎性水肿,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大量唾液腺之间有灶状血管扩张充血。
  4、诊断和鉴别诊断:

       4.1诊断:
  Ascher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来进行,多发于青春期。眼睑反复水肿常做为第一个症状或与口唇肥厚同时发生, 眼睑的水肿可呈进行性发展。还可合并非毒性甲状腺肿大,但较少见。有学者认为第三个症状――甲状腺肿大并不是该病诊断所必须的。
  4.2鉴别诊断:

       4.2.1上睑松垂应与眼睑下垂及眼睑松弛症进行鉴别,眼睑下垂者皮肤正常,无松弛和皱褶;眼睑松弛症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或老年退行性改变,上唇粘膜不增厚。上睑皮肤红肿应与上睑的血管瘤、淋巴管瘤相鉴别;上睑泪腺增生或脱垂者应与涎腺移位相鉴别:前者位于眶隔脂肪后方,呈暗红色,由多个小叶组成, 可向眶内还纳:后者位于眶隔脂肪前方,不能向眶内还纳,病理诊断为其鉴别依据。
  4.2 双唇粘膜畸形,需与慢性唇炎、唇部肉芽肿、淋巴管瘤、血管神经性水肿、神经纤维瘤病、橡皮病、复发性丹毒、梅毒、结核、利什曼病、淀粉样变性等引起类似的唇部组织增厚疾病相鉴别。
  5、 治疗眼睑松弛前出现水肿时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眼睑松弛及上唇肥厚引起功能障碍时,可行整形外科手术治疗。上眼睑主要行常规上睑松垂矫正术,手术过程无特殊要求。若合并有泪腺增生和脱垂者,手术的关键就是缩短眶隔组织,加固眶隔。

       对泪腺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为还纳脱垂泪腺;另一种是切除部分泪腺。眶部泪腺一般较易分离和还纳到眶外上方的泪腺窝。睑部泪腺位于横向的节制韧带下方,可做适当的分离,尽量使之还纳入泪腺窝。对水肿明显或泪腺已脱位至睑板附近,不能完全还纳的泪腺组织,可行部分泪腺切除术。切除一般不超过睑部泪腺组织的1/3,注意勿损伤泪腺管主支,以免影响泪液分泌。为避免此情况应在其最下部,逐个小叶切除,不可整块切除。重唇部手术同样按照整形外科的原则进行治疗。甲状腺肿大者可服用碘剂进行治疗。

阿舍尔氏综合征的介绍相关文章
瑞氏综合征即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患者综合征,是由脏器脂肪浸润所引起的以脑水肿和肝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因1963年由Reye首先报道而得名。本病多发生在6个月~15岁的婴幼儿禁忌或儿童,平均年龄6岁,罕见于口腔成年人,我国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临床特点是在前驱的病毒感染后,出现呕吐、意识障碍和惊厥等脑损害症状以及肝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病因不明,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也可能与黄曲霉素、水杨酸
发布于 2023-03-28 16:56
0评论
(1)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普罗帕酮、洋地黄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维拉帕米、普蔡洛尔、美西律、利多卡因等。 (2)抗精神病药物:吩唾嚓类(氯丙嗦、奋乃静等)和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嚓、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 (3)抗寄生虫病药物:锑剂、氯唆、奎宁、依米丁(吐根碱)、毗喳酮、硝硫氰胺及呱嗓等。 (4)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①拟交感胺类药物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
发布于 2023-08-26 10:55
0评论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肾小球微小病变、局灶节段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主要是指激素抵抗、激素依赖及经常复发。激素抵抗是指足量糖皮质激素(1mg/kg/d)治疗12-16周不缓解;激素依赖是指最初缓解后于减量过程中复发或停药2周内复发;经常复发是指最初缓解后6个月内复发2次或一年内复发3次者。重度肾病综合征是指血浆白蛋白小于25g/L,血管容量下降,血浆渗透压显著下降,
发布于 2023-01-05 23:46
0评论
概述 HELLP综合征是妊高症的严重并发症,我国来说该病发病率约2.7%,对于多产妇、>25岁和既往不良妊娠史者来说,发病率更是较常人高,由于本病对患儿及母亲的危害让我们不得不重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HELLP综合征的治疗。 步骤/方法: 1、 积极治疗妊高症以解痉、镇静、降压及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为治疗原则; 2、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肝功能等各项参数改善从而平均动
发布于 2023-02-07 18:27
0评论
(1)感染: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形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使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甚至诱发败血症。 (2)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脂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容易发生冠心病。有人报告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比正常人高8倍。冠心病已成为肾病综合征死亡原因的第三因素(仅次于感染和肾功能
发布于 2023-03-13 16:52
0评论
近段时间,不断有朋友报道说发生了心包积液-肝炎综合症(安卡拉病)的问题,并且引起的比较严重的后果,严重的死亡率高达80%,如此高的死亡率引起大家的恐慌,并引起广泛人群的高度重视。在此,我想就这个问题,作一下分析。 一、病原:本病经多方面的研究证实确定就是腺病毒感染。本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I亚群禽腺病毒)禽腺病毒C种血清4型(FAdV-4)。而对于腺病毒来说,在我们养鸡上以前接触的腺病毒主
发布于 2024-02-27 05:43
0评论
1、维持呼吸、循环等正常生理功能。 2、保证骨折固定效果,确保外固定满意。 3、缓解疼痛,减轻病人的痛苦。 4、科学地指导功能锻炼,使患肢功能恢复与骨折愈合同步发展。 5、照顾生活,满足生理、文化等生活需求。 6、合理安排营养饮食,保持机体营养代谢需要。 7、有效的预防全身及局部并发症。 8、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心理健康、并指导提高自我护理、自我照顾能力。
发布于 2025-01-17 14:36
0评论
长期仰卧者如行石膏固定,骨盆牵引,脊柱内撑开固定(harringtonrod),头颅一骨盆牵引(halo-pelviotraction),脊柱牵拉等均可引起肠系膜上动脉加重对十二指肠的压迫,继之引起肠系膜上静脉阻塞而产生急性胃扩张的症状。
发布于 2025-01-17 14:13
0评论
1.卵巢肿瘤左右侧发生率无明显差别,据统计卵巢纤维瘤患者中1%~40%可并发腹水。 2.胸腔积液可以发生在卵巢肿瘤的同侧,也可以发生在对侧,其中62%见于右侧胸腔,11%见于左侧,24%见于双侧胸腔。虽反复行胸腔及腹腔穿刺抽液,但液体仍迅速生长。肿瘤切除后,胸腔积液、腹水自行消失。 3.有腹水的患者,不一定同时并发胸腔积液,有部分病例仅有腹水而无胸腔积液,或者曾有过胸腔积液,但后来消失。 4.胸
发布于 2024-11-27 10:40
0评论
病史及症状 大多数病因不明,约30%病例能找到病因,本病一般起病缓慢,临床有肝脾肿大及压痛,进行性大量腹水,轻度典疸等表现,如下腔静脉梗阻,则下肢水肿明显,胸腹壁静脉曲张,少数病人急性发作,常患有其他疾病,如肾癌,原发性肝癌,血栓性静脉炎等,呈现腹痛,呕吐,肝肿大,腹水及黄疸,可迅速发生谵妄,昏迷,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一,体检发现 肝脾肿大,腹水,黄疸,腰背及胸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均向上,部份
发布于 2025-01-08 23:1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