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03 00:40

  首诊:2016-2-22女性,72岁,失眠5年,加重并严重盗汗2月。
  患者失眠多年,近2月加重,仅能眠2-3小时,并盗汗严重,可睡衣全湿,口干舌燥,凌晨头痛。
  自诉上热下寒十余年,如服凉性药则会大便失禁。
  四诊:体瘦,憔悴,口唇疱疹,舌红台薄白,脉沉弦细数实。
  辩证:肾虚肝郁,阴阳两亏,病属厥阴。

       分析:老年肾阳亏虚,肝气升达不利,郁热伐阴,蒸而汗出,阴火在上,不能下济,心肾不交,夜不能寐。少阳不达,凌晨头痛。
  治则:温补肾阳、达肝透热,养阴清热。
  方药:乌梅丸合酸枣仁汤以及小柴胡汤。
  乌梅20g 制附子30g 桂枝6g 干姜10g 党参12g 当归15黄连6g 黄柏6g 细辛6g 炒枣仁25g 知母10g 茯苓20g川芎25g炙甘草20 砂仁12g 柴胡12g 防风10 黄芩6g白芍20g龟板15g二诊:上方七付后,复诊,睡眠好转(中间虽醒,可以再睡),盗汗和口干已经明显减轻。尚凌晨头痛。上方加羚羊角粉0.3克冲服。
  四诊:今天(2016-3-14)为第四次来诊,睡眠良好,可达5-6小时,盗汗消失,头痛、口干也已经明显减轻,能够缓解多年的失眠,言“特别高兴”。
  分析:老年失眠中,上热下寒者比例较多。病机集肾阳虚、肝气郁、化热伤阴于一体,治疗就要标本兼顾,燮理阴阳,使升降有序。再加上丙申猴年,大运水太过,不利于心肝升发透达,六气少阳司天厥阴在泉,风火相煽,化热耗阴,故此本案例老人春节前后进入丙申猴年失眠加重,并出现严重盗汗。方案中除了温补肾阳、达肝透热,养阴清热之外,同时符合五运六气:桂枝、茯苓、附子、细辛温阳化水对治水运太过,柴胡、乌梅通达少阳厥阴;芩、连、柏清上中下三焦之火;枣仁、白芍、当归养阴敛汗;龟板咸平,滋阴潜阳。全方符合内经“抑其运气,赞所不胜。必折其郁气,先取化源,暴过不生,苛疾不起,故岁宜咸辛宜酸,渗之泄之,渍之发之,观气寒温以调其过。” 病机清晰,对治明确,所以对于患者失眠、盗汗、头痛、口干等主要症状有明显效果。

老年失眠盗汗中医治疗成功案例相关文章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停止”为特征的。中青年“盗汗”与小儿血钙偏低引起的“盗汗”发病机理不同。冬春转季是中青年“盗汗”的高发期,原因多为病人“阴虚”所致,用通俗的话讲,即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储存在人体内的“精气”已不足,当体质下降时,就会出现盗汗症状,如潮热颧红、心烦盗汗、失眠、乏力等现象。而中青年人群,面临工作、家庭压力较大,体力、精力透支明显,极有可能导致人体
发布于 2023-01-05 09:15
0评论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盗汗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症。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中医认为盗汗多为肾阴虚所致。 病因病机 1、肾阴虚:虚则阳盛,虚热内生,阴气空虚,睡则卫气
发布于 2022-10-08 22:06
0评论
夜间人睡后自觉汗出,醒后汗自止者,称为盗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盗汗多属于阴虚内热,患者会出现夜寐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等症状。,什么是盗汗,阴虚盗汗,盗汗的原因盗汗的原因百事通建议夜间经常盗汗朋友:睡前饮用牛奶加蜂蜜,原因是出汗会流失营养,所以牛奶和蜂蜜会给于一定的补充。其实当您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后,您会发现一种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所以还请您慎重考虑,如果方便去医院看
发布于 2023-10-19 16:39
0评论
    “我又失眠了”一句话道出多少感慨与无奈。失眠了,睡不着,睡不踏实,这一是件让人很痛苦的事情。失眠了我们该怎么办?中医将失眠归因于五脏,不同症状的失眠是因为五脏受了损伤。找到失眠原因,中医就可以帮你找到有效治疗失眠的方法。1、太烦躁而时睡时醒是因肝若您的症状为时睡时醒,精神欠佳,乏力面白,眼干,舌淡等,就属于肝血亏虚,虚烦失眠,可选用酸枣仁汤缓解。滋养之道:通过食疗也可以有效预防失眠。比如
发布于 2023-03-21 02:21
0评论
产后盗汗是月子病的一种,是产妇在分娩之后,常常在睡觉的时候大量出汗的一种现象。如果只是在产后一周内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那么还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这样的出汗是产妇体内多余水分排出的过程。但是如果盗汗时间持续较长时间,那么就可能是病理性的产后盗汗。这样的产后盗汗问题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通过饮食或按摩来治疗,不然很可能会引发重大妇科疾病。在治疗之前,首先要确定产后盗汗的原因。 西医无此诊断病名,因
发布于 2023-05-11 19:11
0评论
1.产后盗汗是月子病的一种,是产妇在分娩之后,常常在睡觉的时候大量出汗的一种现象。如果只是在产后一周内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那么还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这样的出汗是产妇体内多余水分排出的过程。但是如果盗汗时间持续较长时间,那么就可能是病理性的产后盗汗。这样的产后盗汗问题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通过饮食或按摩来治疗,不然很可能会引发重大妇科疾病。在治疗之前,首先要确定产后盗汗的原因。 2.西医无此诊断
发布于 2023-06-27 21:55
0评论
概述 中医对于神经衰弱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很多的验证,患者需要重视神经衰弱疾病的积极调养,神经衰弱的患者还要注意积极的调养,在饮食、生活习惯,日常作息和用药等方面都应该要均衡的发展,这样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来缓解神经衰弱带来的各种不适感,中医在治疗神经衰弱方面,也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来进行调理,除了每天服用中药治疗以外,还要注意理疗也非常的有必要,今天我们来了解神经衰弱失眠中
发布于 2022-10-23 00:55
0评论
空气干燥、冷暖不均,很容易导致失眠多梦。我们知道,偏方治失眠的方法主要有中医按摩、食疗治失眠、中药治疗失眠多梦等。为了及早克服失眠的困扰,介绍几则中医偏方治失眠的方法。失眠的人常常难以诱导师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其实早期的轻度失眠,经过自我调理的办法就常可得益。 工具/原料 丹皮栀子饮: 组成:丹皮、栀子、当归、炒白术、大枣、青皮各15克,柴胡、薄荷各10克,白芍30克,龙骨、牡蛎各60克,酒大黄
发布于 2024-05-14 22:45
0评论
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①与睡眠环境如空气流通状况、被褥的厚度与透气等有关;②有些原发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淋巴瘤等恶性肿瘤,都可能会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③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亢的患者,以及有精神障碍、自律神经等功能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晚上大量出汗;④小儿入睡前活动量过大或进食,均可造成入睡后最初2小时之内出汗较多。 夜间盗汗的中医分型,主要分两类:①阴虚火旺,主要表现为夜间盗汗、五心烦热,
发布于 2024-04-30 12:53
0评论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即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肾阴虚:虚则阳盛,虚热内生,阴气空虚,睡则卫气乘虚陷入阴中,表无护卫,肌表不密,荣中之火独旺于外,蒸热,迫津外泄则汗。醒则气固于表,玄府密闭而汗止阴。中医认为:肾主五液,入心为汗。由于房事
发布于 2022-09-30 22:09
0评论